2011最新婚纱照发型新一代喜剧人们,用比前辈们快得多的速度进入了影视圈,并先后拿下一系列非喜剧的重要角色。
传统喜剧人一般的路径是“综艺/电视节目-春晚-影视”,背靠在电视端积累的国民度,再到影视圈打开新市场,
而不管是《一年一度喜剧大赛》的“喜人”,还是脱口秀演员,包括德云社走出来的一批“综艺咖”,新一代喜剧人的共同点是只有“综艺选秀-影视”的垂直过程,而没有全国舞台的曝光。
相较于传统喜剧人,他们往往还没有形成喜剧的表演惯性,而且大多都有多年的话剧表演经验,反而能在演绎角色时带来惊喜。
二是他们担任主演的剧集,很多都出现了口碑尚可、热度平平的现象。比如《故乡,别来无恙》豆瓣评分8.2,但播出效果一般;“喜人”全员出动的《狗剩快跑》,网络端自来水不少,但终究热度天花板不高。
这也反映在这些演员自身的属性上,“喜人”和脱口秀演员们在没有出圈作品之前,受众仍以综艺观众为主,主要是都市白领为主的年轻人群体,下沉空间很小,
三是影视资源目前还集中在少数活跃演员身上,即原本在节目里就人气较高、且大部分都是话剧演员或影视小演员出身的;而以实验类演出为主的伍六七、王梓或脱口秀演员们,在向影视转化的时候也会出现水土不服,比如《七时吉祥》里杨笠、杨蒙恩等的客串。
相较于沈腾、马丽、贾冰等上一代综艺出身的笑星,理论上,这批新一代喜剧人转型影视的难度,似乎应该是更大的。
“演员的素质,一是能力,有表演的准确性;二是魅力,有让观众喜欢的亲和力。不是所有演员都能演喜剧,但喜剧演员演正剧,只要不是和本人形象差距很大、或者很没有敬业精神的,基本都能成。”
首先,他们本来就不是只能演喜剧,比如‘喜人’基本只是通过喜剧综艺来出个圈,都是老演员了,甚至有现在顶级话剧团的台柱子;其次,过去喜剧人是从舞台到屏幕,现在是屏幕到屏幕,他们的喜剧表演也没有那么舞台化,真的没什么转型门槛。”
事实上,在两届《一年一度喜剧大赛中》不乏已经在影视圈崭露头角的演员,蒋龙曾出演《逐梦演艺圈》更成为节目老梗;第一季结束后,王皓、史策的“皓史成双”CP就官宣了电影《透明侠侣》,张弛出演了《满江红》且之后片约不断。
目前各种类型的剧集都希望加入轻喜剧风格,这就给这些喜剧人提供了相当多的机会。
而剧集的轻喜剧化更已经成为潮流,“所以你看这些喜剧人演的角色,其实往往也是有带动这方面内容的。”
缺,也不缺。要说选角,casting(选角部门)随时能给每个角色拉个备选单,”老陆表示,“但平台内容升级之后,对演员的要求比以前要高很多,好配角就成了稀缺资源。”
在偶像剧方面,年轻角色依然是流量型演员加持,但一些大配往往希望选择大众认知度高的戏骨,来提升整部剧的口碑指数,这也是为什么王劲松、张志坚、吴越、高曙光等片约不断,大多数每年都有至少三四部剧的拍摄工作。
如果要在20、30多岁的演员里,选公认能力很强、大众还有认知的配角,选择其实非常有限。而《一年一度喜剧大赛》和《脱口秀大会》这种,等于是批量输出了这样一批人才。”
据彤彤介绍,过往这个年龄的演员,如果没有经纪公司做流量运营,大部分依然是走递简历、跑组的传统路径,而在平台、主角的公司都会附带推荐配角的情况下,给他们开放的机会非常有限。而这也形成了一定程度的人才输送问题。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