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光的夏天演员表对很多人来说,老武昌的印象恐怕还停留在一些大面积的拆迁或是一处好吃的小吃里,没什么特别之处。但当你深入了解它时,才会发现,这里一些未被改造迁移的地方,才是纯然的武汉市井滋味。
的确,这条看似斑驳杂乱的市井街道,却是条已有600多年历史的老街,巷道悠悠、红砖青瓦,狭长的道路旁,是繁忙热闹的集市,排排民国初期的屋舍,隐现在一些近现代建筑之中,厚重却又显生气。
这里的集市非常繁忙,老式的裁缝铺子、旧书铺子、纸画铺子,也在各自的节奏中兀自旋转,这里就是老武昌市民们生活的日常。
得胜桥在不少喜欢探秘城市的人中可以说是大名鼎鼎,但是与之紧密相连的一条老街,却听上去默默无闻,但其实从得胜桥中段穿出,紧连的那条碧树参天的街道,便是火炬路。
位于解放路与中华路之间,西边连着著名的红色街道都府堤,北临武昌廉政文化公园,与相连的得胜桥和不远处的粮道街相比,这条街听上去默默无闻名声不响,但里面深藏的故事和美味却丝毫不逊于前者。
即便周边的部分平房换成了高楼,但是大多数的原住民却仍没变过,骨子里仍有那股老武汉的气定神闲。从得胜桥出来,火炬路似轴线一般连接了司门口两条最主要的道路,高大的树木下洒下斑驳的光影,混着绿草的香气,是老城区特有的味道。
路边你还可以遇到一些水果摊子,苹果、樱桃、香瓜......都是这个季节时令的水果,在阳光下漏出明晃晃的诱人色彩。
旁边的街坊们带着孩子,吹着午后的微风,和卖水果的大姐聊着家常,这画面让人内心说不出的平静。
这里曾是武昌的城北老区,细逛能发现很多古迹和故事,而生长在这里的一代一代人,也都有自己的记忆。
“路口的火炬路浴室,洗澡经常要排队,做完一天的活计,就三五成群的去浴室泡澡,在大浴池泡完澡后,和人聊聊天就像过去的茶馆,特别休闲。”
火炬路34号,武昌实验中学的所在地,原址是明洪武年间的贡院,南临黄鹤楼,北枕凤凰山,门前毛主席书写的“惟楚有才”的牌坊一立就是许多年。
7港9、烤串、方脑壳......那些年总是和同学一起,顺着校门把整条巷子吃遍,而火炬路,也养胖了一整个实验中学。
封记面馆、愚翁塘、老王烧烤,这些店总会在学生们的菜单上占有一席之地,一份热气腾腾的口味烧烤,配上一杯7港9奶茶,绝对是实验伢的专属记忆。
说到吃,这里有3家店不能不提,店面都不大,但是十来年如一日的美味,靠着顾客的口口相传,也成了不少人心中的正宗武汉口味。
阿德鱼湾在这一块儿也开了十来个年头,在附近居民的口口相传中,这家店也慢慢吸引了不少远道而来的吃货。每天的宵夜时分,这里总是座无虚席,奶白色的酸汤鱼是这里的招牌菜,基本到店的每一桌客人都会点上一份。
远不同于四川的酸菜鱼,满满的一碗都是炖的乳白的鱼汤,完全看不到酸菜,所有的酸味都被埋在浓厚的鱼汤之下。四五斤重的胖头鱼大火熬成奶白色的鱼汤,酸豆角、酸菜打底,吃起来酸,却看起来不算。
里面的鱼肉也非常嫩,打底的豆角和酸菜也非常的开胃。除了酸汤鱼外,干煸藕丝、红烧鱼桥也都是店内的好菜,都是实在的家常味道,分量大,味道也好。
玉琬儿麻辣烧烤在火炬路也算的上头牌了,店内的烧烤不同于很多烧烤店的是,所有的食材全未经过腌制,全部都是新鲜上炉,味道全把控在师傅的手中。都是多少年的老师傅,火候、盐、孜然、辣椒,这些作料的拿捏都十分到位。
作为一家小有名气的小店,这家店可以烤的种类非常多,烤牛杂、鸭掌、烤饺子、烤丝瓜、烤苦瓜,各种新奇的食材,有猎奇的盆友可以去试试~
写入招牌的烤虾球一串四个。肥肥的肉是裸眼可见的饱满,独门的秘方腌制出的虾子,鲜香入味。
烤馒头是砂糖烤馒头,每个都烤得脆脆焦焦,热乎乎的还撒上了白砂糖。一个人就能吃好几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