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春堂美国是个文化大熔炉,在这里有着来自世界各地的美食,其中,中式美食更是遍地开花。
在美国各地,分布着4万多个中餐厅,比如一些露天购物中心和林荫大道上都能找到中餐馆。据说,美国的中餐馆数量可能比麦当劳、汉堡王和肯德基加起来还要多。
像纽约这样的国际大都市,美式中餐厅已经深深融入了它的文化里面。比如圣诞节这样的盛大节日,很多美国人都会选择去吃中餐(一开始只是犹太人的习惯,后来成了流行的趋势)。
现代美式中餐的基础是在1800年代中期,当时因为淘金热,大量的中国移民涌入加利福尼亚,这些移民主要来自广州。
移民们开始开设餐厅,后来因为铁路的扩张中国人逐渐在美国其他地区定居。这也是美国各地唐人街的由来。
不过一开始的时候,由于极端种族主义和对华人的一些不友好谣言,美国人并不想和中国人一起用餐。尤其是1882年通过的《排华法案》,不仅限制了中国人踏上美国国土,而且让在美华人的待遇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更别说中餐的发展了。
1943年,美国边境重新对中国人开放,加上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新一波的中国移民涌入美国,带来了新的中国美食,尤其是川菜和湘菜。不过有趣的是,这些移民主要是来自香港和台湾,他们根据美国人的味蕾改良了川湘美食,出现了大量油炸和甜辣的菜肴。
1950年代开始,中餐外卖成为美国都市生活的一种流行趋势,后来扩展到了郊区。传统上用于运送牡蛎的折叠纸盒转而变成了中餐外卖盒,里面的内容变成了炒杂碎和蒙古牛肉等。而这一现象一直延续至今。
1972年,尼克松总统访华,美国人从电视上看到了尼克松中国行的直播,尼克松吃北京烤鸭的画面让他们对中国美食有了新的认识,中餐在美国掀起了新的风潮。
到2000年代初期,提供亚洲其他地区食物的餐馆激增,比如越南、韩国、泰国和日本餐馆大量涌入美国主要城市。
这对于中餐厅来说是很大的挑战,因此近些年来新一代的美国华裔厨师们开始对原来固定的菜式进行了改良,融合了高品质的食材和专业化的技术,把中餐提升到了新的高度。
美式中餐厅的名字一般都很“吉祥”。 比如你能看到大量跟财富、幸运、幸福的文字,这些都是带着朴素的美好寓意。比如“金”、“运”、“元”之类的字。
比如水晶球、弥勒、装满金元宝的碗、招财猫之类的。这些装饰当然不仅仅是装饰,还带着点“迷信”的意味,总而言之,是为了招财。虽然,我们也会发现其中一些元素根本不是来自中国。
美式中餐厅通常会提供两种菜单:一种是针对中国人的菜单,另一种是针对美国人的菜单。但是随着中餐越来越流行,美国风味的菜单开始占据主导地位。
如果中国人想要在美式中餐馆里点菜单以外的菜肴怎么办?唯一的秘诀就是说中文。所以即便你到了美国想要吃地道的中国菜,你也可以直接用中文去咨询服务员。
美国的中餐厅其实也有各自的地区差异。这就跟美国不同地区的汉堡差别一样的道理。在美国人口味的基础上,不同地区的中餐厅也会有发明一些更美国化的“中国”食物。
比如费城有芝士牛排卷,新英格兰有炒面三明治。即便是担担面这种常见的中式美食在纽约和洛杉矶的烹饪方式也完全不同:在纽约,面条的豆酱比例更高,且略带甜味;而洛杉矶的担担面使用了更多的辣椒油。
对了,各个中餐厅还喜欢互相“复制”。中餐厅不像麦当劳这样的国际连锁快餐店那样有固定的品牌标准,而中餐厅的系统却是开放又融合的。中餐厅们有自己的传播和学习渠道,比如《中国餐厅新闻》这类的行业刊物,或者是各个州餐厅的员工们口口相传的。
就像上文所说的,美式中餐厅的食物主要和中国几个地区有关,比如广东、福建、四川、湖南等。总的来说,有很多中国的地方风味是绝大多数美国人接触不到的。例如安徽菜,他们的毛豆腐和臭鳜鱼在西方国家几乎是吃不到的。
而有很多在美国受欢迎的“中餐”在中国本土是找不到的。举例来说,美式中餐里奶油芝士馄饨,而实际上,传统的中国美食里几乎不会出现奶油和芝士这些乳制品。
除此之外,很多美式中餐的美食都是在美国本土发明的创新或者改良食物,例如炒杂碎或西兰花牛肉。炒杂碎是19世纪的旧金山厨师发明的,一堆食材被炒在一起,却掀起来美国美食界的热潮。
这些中式菜肴里的许多美食都是使用本土可用的食材制成的,主要是一些蔬菜:芥兰被换成了西兰花,芥菜或香菇换成了胡萝卜、豌豆和白蘑菇等。
另外也会为了吸引美国人改变口味。通常很多美国中餐厅的食物会更甜,而且大量使用鸡肉以及油炸的烹饪方式。
传统中餐里有很多带骨头的菜肴,比如各种方式烹饪的排骨。而美国人不喜欢吃骨头,所以美式中餐厅几乎不会出现骨头类的食物。因此去骨了的凤爪在美式中餐馆就很受欢迎。
还有一种叫幸运饼干的食物,它可以说是美式中餐馆的标配。实际上,这种里面带小字条的饼干在中国本土是没有的,它是来自一种叫“辻占煎饼”的日本甜点。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幸运饼干特别受欢迎,等到了1950年代后期,美国每年消耗2.5亿个幸运饼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