绀野理莉作者从财政的角度分析古代中国的治乱兴衰,通过财政的视角探究各王朝的兴衰起落。书中写王莽儒家的改革、写唐德宗、写元朝四万亿的故事都很精彩,是很有意思的视角和叙事。
《北平无战事》给了我财政何以亡国的思考,《告别百年激荡》给了我三大过剩危机、成本转嫁论的意识,这本紧接着加深了我对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理解。
古代帝国一直在财政和货币的死胡同徘徊。税基理不清,税制来回变。即便偶有轻徭薄赋,稍有战事或挥霍无度,税负总会变大。为了征税,官僚膨胀,以权谋私,与民争利,加重人民负担。GOV用土地税和人头税控制农业,用盐铁等专卖制度控制工商业,抄家、灭佛、卖官鬻爵,收铸币税……无所不用其极。
这种反复出现的历史循环归根结底是中央集权的缺陷造成的:权力腐败、官僚扩张、社会贫富分化和社会板结,结果是衰退、反抗和推倒重来。
“在任何一个即将崩溃的朝代,如果揭开它的财政膏药,就会发现下面已经溃烂成蛆。”
帝国王朝衰亡,也必然是财政危机引起的失衡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才会发生。我读这本书的时候,强烈的感受,中国古代这些中央集权制帝国都有一个“明斯基时刻”,即一个关键的财政拐点,最终走向总的崩溃。
所谓明斯基时刻(Minsky Moment),是指美国经济学家海曼·明斯基(Hyman Minsky)所描述的时刻,即资产价格崩溃的时刻。明斯基观点主要是经济长时期稳定可能导致债务增加、杠杆比率上升,进而从内部滋生爆发金融危机和陷入漫长去杠杆化周期的风险。
具体到这本书,历代王朝为了保持大一统王朝,就要不断的用各种办法搞到钱,钱不是在GOV手里,就是在权贵手里,牛逼的时候GOV从人民那把钱都搞出来了,不好的时候钱被权贵搞走,最终社会承担掠夺的成本,然后人民是一直没钱,没钱到一定程度,人民造反内忧外患王朝灭亡,而新的王朝建立重复这一基本进程~所以: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而新的千年循环也许又开始了,这次是什么样的又是什么结局,似乎是注定的,只是细节可能我们看不到~读历史以知兴亡,在2022年这个大时代拐点上读完此书,让人感慨良多。
这本书从财政的视角切入,围绕着“国有企业、公有土地制度及发钞权”这社会主义三大基础特征展开,梳理了中国从秦汉到清代的历史变迁,由此将中国历史上的帝国时代划分为三个时期,逐个评论其中财政政策的变革和成败。
作者的核心观点是说财政政策决定了帝国的走向。财政政策决定了民间的繁荣、税收效率,决定了国家和军队的实力和稳定性,进一步决定了国家对外扩张或者防守外侵的成功和失败。
所有的改革始终没有办法触及中国经济的三大底线,这就是:国有企业不放弃、公有土地制度不触及,以及政府控制发钞权为代表的金融体系。 古今中外,对于一个集权制政府来说,只有两件事是它最关心的:第一,如何创建一套复杂的官僚制度,控制住社会;第二,如何从民间经济中抽取足够的财政收入,来养活这个官僚体系。 不管是国有企业、公有土地制度,还是垄断货币发行,都是政府筹措财政的一种手段。当正规的税收不足以养活庞大的官僚机构时,政府就会想办法开辟这些新方法来获得收入。所以,所谓的三大基础,实际上是三大敛财手段。
站在中国三千年的中轴线上,王朝经历着一次又一次土地公有制,山海国有化,金融垄断化,不断盘剥民间财富,最终财政崩溃的轮回往复。
国家的发展不能只靠贤君良相,也要考虑税收、货币等等制度,否则纵然有抱负也难以施展,或者纵使施展了抱负也消耗了整个国家;一项改革也不能只着眼于表面上出台的法令,而要分析其中的经济利弊。
作者从财政角度来解读历朝历代的财政政策和影响。但是有一点,从上帝视角俯瞰历史得失的话,光从经济一个视角难免会有失偏颇。
影响一个朝代的因素有很多,财政固然很重要,但是并不是唯一的因素,将其他因素忽略并简化为财政唯一一个因素,似乎有过度简化的问题。(等读完作者的中央帝国三部曲后看能否找到答案)
“谈论一个制度要重视其“时代性”及“地域性”、制度是随时地而适应的、不能推之四海而皆准不能行之百世而无弊、讨论中国的历史制度不能把我们的时代意见来抹杀当时的历史意见、必须重视中国历史的特殊性。”
作者在后记中总结了一句话:“关于中国历史上最深层的脉动,我认为是和平时期看财政,战乱时期看军事,维稳必须靠思想控制。”
所谓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只是老生常谈,对现象最粗浅的笼统概括而已。但是具体到每一个场景,操作者面临的挑战都不一样,大部分人都无法突破历史的局限性,只能在现有泥潭中辗转腾挪,少部分人甚至开历史的倒车。
当下也跳不出这个框架。一个国家的财政支出,就如同一个人的支付宝痕迹。你仔细研究琢磨,真能琢磨出很多东西来。
关于作者:绿皮火车,阅读症深度患者。这里有我的读书、电影、生活分享。不端、不装,做一个内心充盈的乐天行动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