狠狠哭伴奏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因素增多的时期。国际局势的变化和我国社会发展的需要,对世界史学科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4月9日,由东北师范大学主办的第三届“日知世界史奖”颁奖典礼暨中国世界史学科发展高端论坛在京举行,与会专家学者以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界史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为宗旨,围绕文明史比较研究、区域国别研究等主题进行了深入研讨。
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是使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真正屹立于世界学术之林的必然要求。历史研究是一切社会科学的基础,如何建构中国自主的世界史知识体系,是学界关注的焦点。东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兰恒斌表示,东北师范大学设立“日知世界史奖”,不仅在于表达对我国著名历史学家林志纯(笔名日知)的景仰与怀念,更为重要的是传承前辈学人的精神风范,鼓励当代学者潜心治学,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建构中国自主的世界史知识体系添砖加瓦。
一代代学人的持续耕耘,令我国世界史研究硕果累累。在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钱乘旦看来,历史学家吴于廑提出的“整体世界史观”在国内外史学界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建构中国自主的世界史知识体系,要继续发展“整体世界史观”,将世界历史发展的纵向和横向两个坐标结合起来。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研究员于沛认为,加强中国世界史的学术史研究并从中获得启迪,是建构中国自主的世界史知识体系的题中应有之义。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刘北成建议,开展中国世界史的学术史研究,不仅要关注我国既往的世界史研究成果,还可以从世界其他国家对历史学科的学术史研究中汲取经验。
“在各国前途命运紧密相连的今天,不同文明包容共存、交流互鉴,在推动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繁荣世界文明百花园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3月15日,习主席在中国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提出全球文明倡议,深刻阐述了文明交流互鉴的重大意义,进一步丰富和拓展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路径。
世界文明史,是世界史研究的重要内容。在东北师范大学原副校长韩东育看来,如何从学理角度阐释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世界文明史研究的重要任务。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郭小凌表示,从世界文明的视野出发,我们才能更好理解中华文明的独到价值及其对世界文明的巨大贡献。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黄洋认为,在世界文明史研究中,世界史学者要与中国史学者积极合作,立足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弘扬中华文明蕴含的全人类共同价值,进一步打破“欧洲中心论”,提出中国学界独立的见解。
区域国别研究一直是我国世界史研究的重点领域。2022年,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印发文件,“区域国别学”正式成为“交叉学科”门类下新增的一级学科。在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刘新成看来,这是世界史学科发展的机遇,相信通过多学科联合攻关,我国的区域国别研究覆盖面将更加广泛。兰恒斌建议,世界史学人应与全体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一道,倡导共同发展、合作共赢的理念,通过对世界史特别是区域国别史的深入研究,促进文化多元性的相互理解和交流,为实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作出更大贡献。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构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文明研究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是习对全体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殷切嘱托,更是广大世界史研究者义不容辞的光荣使命。在国际关系已明显步入扑朔迷离状态的时期,学者们主动发挥“学术戍边”作用,自觉承载起维护国家主权和区域安全的学术责任和职能担当,显然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同时,中国世界史研究应坚持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和全球文明倡议为指导,以深化区域国别研究为基础,以推动不同文明交流互鉴为使命,积极发挥世界史研究在融通中外文化、增进文明交流中的独特作用,为促进世界文明百花园姹紫嫣红、生机盎然,提供新动力、作出新贡献。
据悉,“日知世界史奖”是我国世界史研究领域的首个全国性专业学术奖项。在第三届“日知世界史奖”评选中,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刘新成的著作《英国议会研究(1485—1603)》荣获一等奖;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李政的著作《赫梯条约研究》、华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易建平的著作《部落联盟与酋邦——民主·专制·国家:起源问题比较研究》、上海大学文学院教授郭丹彤的著作《古代埃及象形文字文献译注(上、中、下卷)》荣获二等奖;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周施廷的著作《信仰与生活:16世纪德国纽伦堡的改革》荣获青年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