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你不知道的历史名词 |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3/6/3 12:59:38 | 【字体:小 大】 |
一品楼巴山夜雨一、家庭出身:是指本人取得独立经济地位前或参加革命工作时的家庭阶级成分。1927年国共分裂时期,为了明确谁是敌人,谁是同志,划分阶级的论点由此提出。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结束,城市人口也被定为各种不同的阶级成分。至此,全国人民有了一个重要的身份标签:阶级成分。1979年,中共中央做出决定指出,除极少数坚持反动立场至今还没有改造好的以外,地、富、反、坏分子一律摘掉帽子,享受与其他社员一样的待遇,阶级身份体系也逐渐开始消失。1984年,人事管理从手工向计算机过渡,急需形成资源共享网络。作为人事管理信息系统指标里重要一项的《家庭出身代码》由此产生,其中包括:工人1;社员2;农民3;雇农4;贫农5……2004年,《家庭出身代码》国家标准被废止,本人成分和家庭出身两个历史名词从此消失。
二、深挖洞: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中苏对峙时期,中共中央发起的一场全民备战运动。上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出于对国际形势的严重估计,主席强调要突出备战问题,要挖防空洞,要修工事。据此精神,1969年8月,中共中央正式决定成立人民防空领导小组,群众性的挖防空洞和防空壕的活动在全国广泛展开。虽然正值困难时期,但从1972年开始,国家仍决定每年用6亿元来搞人防工程建设。同年12月,主席指示,国内建设要切实做好战备工作,要进一步控深挖好防空掩体。这一指示的提出,把我国的战备热潮推向高潮,使中国经济的战略重点全面转向了备战方面,几乎各单位和部队都挖了各种防空洞。据统计,当时全国挖洞的总长度超过了万里长城,挖掘土石的体积也超过了长城的土石方总量。虽然预想中的大战并没有打响,但在中苏两国对峙中,深挖洞成为一种更具象征意义的威慑性力量。
三、的确良:是流行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一种面料。1976年至1979年,中国大量进口化纤设备,引发了国人在穿衣上的革命。的确良最早由广州引入,是英文decron的音译,广州人称为的确靓,由于当时粤语不够普及,北方人弄不清靓是什么意思,就改成了的确良。1976年之前,人们穿的盖的都是全棉制品,随着进口化纤设备的引进,挺阔不皱、结实耐用的的确良开始走俏。改革开放之前,在暗色一统天下的中国,自由张扬的人性追求也在计划经济里被压抑。改革开放的劲风一朝刮起,最先变革的便是人们身上的色彩。这让可以印染出鲜艳颜色的的确良面料更加风靡一时,虽然价格不菲,但仍挡不住人们对它的追求。在当时,的确良是精致生活的标志,也由此成为那个时代的代名词。
四、零敲牛皮糖:是抗美援朝时期提出来的一种战略方法。它是集中优势兵力打小歼灭战的一个形象化的提法,是毛主席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措的歼灭战思想在战争中的运用和发展。即通过小歼灭战,不断歼灭敌人有生力量,积小胜为大胜,逐渐转化战争形势之目的。这种战法,对敌,可以打击其士气,消耗其力量:对己,则可取得经验,为打大的歼灭战打下良好基础。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我军自转入战略防御,尤其是在坑道工事形成之后,依托坑道工事积极开展了小分队狙击活动,打击敌人的嚣张气焰,到1952年秋,发展到能够更有组织性和更带全线;的成排、成连、成营地歼灭敌人,至1953年夏季反击战役时,仗越打越大,发展到金城以南地区一次突破敌人四个师、歼灭五万余人的巨大成果。零敲牛皮糖这种由小到大的发展过程,是符合弱军战胜强军的客观规律,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
五、大锅饭:是对分配方面存在的平均主义现象的一种形象比喻。1958年,人民公社化运动兴起,按规定,农民的口粮由公社、生产队掌管,不得自己家里吃小锅饭,而要到公共食堂吃用一个大锅煮的饭。但是,这种制度严重影响了劳动者的积极性,最终于1961年停止实施。不过,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极端的平均主义问题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引申到国企:一是企业吃国家的大锅饭,即企业不论经营好坏,工资照发;二是职工吃企业的大锅饭,即企业的职工工资分配存在严重的平均主义。为彻底根除这一弊病,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党中央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到1987年,全国已有80%的企业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企业内部也广泛开展了以厂长(经理)负责制为主要内容的改革。打破大锅饭制度,是我国城乡经济体制改革的起点,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先声。
六、铁姑娘: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对中国女性去性别化行为方式的称誉性评价。在男女都一样、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妆爱武装思想的影响下,妇女作为现代工业化的人力资源被动员起来加入劳动大军,女性被鼓励进入以前由男人从事的重工业、重体力劳动行业,如:三八钻井队、女炼钢炉长、女子架桥班、三八搬运班、三八掘进班等。代表人物有女劳模李秀奂、吕玉兰、郝建秀,第一代知青邢燕子、侯隽,大寨铁姑娘郭凤莲等。她们梳双辫或留短发,大嗓门,结实有力,身着蓝色工装,神态活泼开郎,从不在乎自己的容貌,忌讳个人情感,一副肩膀两只手,一根扁担两条腿,在生产劳动中誓叫大地换新颜。在当时的特定环境下,这种通过组织妇女做超出她们体力的重、累、脏、险活的方式,实际是计划经济下统一调配劳动力造成某些局部、暂时的性比例失调,以妇女从业方式来缓解的方法。
以上的这些叫法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而逐渐的消失在大众的视野中,虽然它们已经没有了,但是确真实的发生过。
|
|
栏目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