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求20001927年冬天,一位老人从宁波霞浦镇的长岗山上走下来,他满脸肃穆,手上还沾着灰土,这是他刚刚为自己的儿子和儿媳在山上修了一座衣冠冢留下的。
这位老人名叫张爵谦,在1927年年末的一个午夜,他的儿子张人亚突然归来,悄悄地回了家,这也是这位老人见自己二儿子的最后一面,没过多久,老人就对外人宣称,自己的二儿子在“四一二”中不幸去世了。
村里人都知道张人亚在闹革命,对此事深信不疑,只能惋惜这么年轻的一个孩子就这么没了。
而为儿子亲手修了坟墓的张爵谦老人,大概是太痛心儿子英年早逝,从这座坟建成之后的二十多年里,老人就一直默默地守护着这座坟墓。
直到1951年,已经年过八旬的张爵谦老人却突然让在上海工作的三儿子帮忙在报纸上登起了寻找张人亚的寻人启事。
尽管他不明白缘由,还是按照父亲的吩咐,在报纸上刊登了寻人启事,老人也常常询问三儿子是否有消息了,得到的却都是否定的答案。
一晃数月,老人觉得自己的身体已经一天不如一天了,他也没办法再等下去了,便将三儿子叫回了家。
老人带着三儿子来到二儿子坟前,颤颤巍巍地冲他摆摆手,说:“跟我一起把老二的坟挖开吧。”
三儿子虽然满腹疑问,但还是遵照父亲的吩咐,甚至叫来了村里的几个年轻人,带着一些工具过来帮忙。
没过多久,坟墓就被挖开了,黄土中掩着一口黑漆漆的棺材,人们将棺材打开,已经做好了看到白森森的骨架的准备,可是定睛一看,这里面根本就没有白骨,只有一个黑色的箱子。
老人捧起那个已经尘封多年的黑箱子,将箱子打开,小心翼翼地从里面拿出了两个被又大又厚的油纸包裹着的东西,郑重地交到三儿子的手里,说道:“去北京,把它交到政府手里!”
知道这其中的东西有多重要,三儿子没有细问,连忙赶去北京,将这些东西交到了政府手里。他们经过鉴定,确定这其中共有34件文物,这些东西现在都被分别存放于中央档案馆、国家博物馆和一大会址纪念馆。
随着这些珍贵文物的重现,国家对于张爵谦老人与儿子张人亚背后的故事也进行了了解。
张爵谦老人和老伴都是霞浦镇霞南村的普通农民,他们文化水平不高,靠着地里的收成过日子,过得十分清贫,可不管家里多艰难,他还是咬着牙将孩子们送进了学堂念书。
1898年,二儿子张静泉出生了(参加革命之后改名为张人亚),张静泉在上学期间就是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张爵谦也十分欣慰,觉得自己的这个儿子有出息。
张静泉上到中学毕业,家里实在供不起他念书了,张静泉就只能与同乡一起去上海谋生路,他进入法租界,在一家银楼里成了一名制作金银饰品的学徒。
张静泉还在这里遇到了妻子古玉娥,他们一见如故,很快就在一起了。后来古玉娥因病去世,两人连孩子都没有,张静泉悲痛了一段时间,最后只能更努力地工作,缓解心中的痛苦。
1921年,中国历史上发生了一件开天辟地的大事,党组织在这一年成立了,张静泉在上海这个新潮思想汇聚的大城市里,一直渴望改变自己的命运,加上他日积月累地受革命影响,便选择加入党组织,成为一名党员,并改名为张人亚。
他可以说是上海最早的党员之一了,1922年,党的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上级将大会通过的章程和其他决议案打印成册子派发,作为党员参加的张人亚也得到了一本,这次大会的召开是历史性的会议,因此这本册子也一直被张人亚小心收藏着。
随着1927年大革命的失败,在上海设立关卡,严密搜查员的下落,张人亚虽然已经做好了投身于革命的决心,可他担心手中的珍贵资料也被夺走,这些东西如果落入反动派手中,对我党来说是个致命的打击。
在这样危机的情况下,张人亚做出了一个决定。1927年的一个深夜,张人亚悄悄回了家,避免被人认出来,他还给自己简单乔装了一下。
张人亚为了革命,已经许多年没有回过家了,这次回来,他甚至都来不及问候父亲几句,只是将冒死带回来的珍贵资料交给了父亲。请求父亲将这些资料藏起来,千万不能被人发现或者搜出来。如果他没有回来,之后要将这些资料全部交给党员。
说完这些,张人亚就离开了,他要继续将自己投入革命中,这次相见也是父子两人的最后一次相见。
张爵谦知道这些东西很重要,觉得不管藏在哪里都不安全,为了保证万无一失,他干脆谎称二儿子身亡了,当时革命动荡,很多工人都遇难了,村里人也并没有多想。
张爵谦便为儿子和儿媳在离家不远的山坡上修了一座合葬墓,给张人亚修的是衣冠冢,然后将这些资料用油纸包好,封存在墓中。
为保证万无一失,他故意将墓碑刻成“泉张公墓”就是害怕有人认出张人亚就是张静泉。
将这些珍贵的资料交给国家之后,张爵谦老人一直以来的心事终于了结了,可他还有一个心愿,就是想要找到自己的儿子张人亚。可惜直到老人去世,都没有张人亚的消息。
一直到2005年,张家的后人们在一张1933年版的报纸上看到了关于张人亚的悼词。
他们才知道,张人亚于1932年的12月23日病故在了瑞金前往汀州的路上。
这位英雄一直将自己奉献在前往革命的道路上,直到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他的生命已经结束,但他的精神永不终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