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最新婚纱样片随着备茶方式的变化,人们不断对茶具进行改进与筛选,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对器形做出适于备茶方式的改造,并逐渐向艺术化的方向发展。本期我们就来一探究竟。
由唐至宋,茶壶从广口、粗颈、短流转向清秀挺拔,尤其是壶流变得细长,更宜把握注水的流量和角度,适合点茶。
元明之际,斗茶之风不再,散茶成为主流,相应的便出现了有利于衬托散茶绿色汤汁的“白瓷”及素淡雅致的“青花瓷”。
明清时期,茶汤青翠透明,茶盏追求“莹白如玉,可试茶色”。明代张源的《茶录》中也写道:“茶瓯以白磁为上,蓝者次之”。
茶罐材质的多样适用于盛放不同的茶叶。陶、瓷、铜、锡、玻璃等不同材质、方、圆、高、矮不同造型,茶罐因茶之形态、品种不同变化丰富。
在琳琅满目的清代茶具中,康熙年间的盖碗开了一代先河,延续至今,是当时饮茶器具的一大改进。盖碗中的康熙豆青釉五彩盖碗和雍正粉彩盖碗尤为精良。
与明清时的“景瓷”茶具相互辉映的是江苏宜兴生产的紫砂陶壶,称为“宜陶”。紫砂茶壶色泽丰富多彩,但都古朴淡雅,有一种低调奢华的大雅之气,返璞归真,很有文化韵味,因而备受文人名士的青睐。
爱茶更甚的古人,还会给不同茶具取上颇有意蕴的名字,或指代、或相关、或拟人、或喻物,例如:煮茶罐称为“鸣泉”;茶壶称为“注春”;茶匙称为“撩云”;茶碗称为“啜香”;竹扫帚称为“归洁”,甚至抹布也被冠以“受污”的雅称。
这些雅称使得单纯实用的普通器物被赋予灵动悠远的非凡气质,散发出浓重的茶文化气息。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