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化吧知乎上有个热议问题“父母对孩子的三观形成起到多大影响?”,有超过1700万的浏览量,共2355个回答。
习惯性自卑、讨好型人格、逃避型依恋……这些近年来年轻人挂在嘴边的术语,其实都和原生家庭有关。
在摆脱原生家庭的过程中,有些人尝试过,但是失败了。但是更多的人,很好的完成蜕变。分别就是,你是否有辨别能力,可以自信地做出选择。
如果你也有过不尽如人意的原生家庭,或者家有小学生,推荐读一读这本《岩石堡上的孩子们》。
作者是英国作家—娜塔莎·法兰特,是卡内基与布兰福德·布斯奖的入围作者。这本《岩石堡上的孩子们》也被里兹图书奖(9-11岁)英国主流媒体评价:“不容错过的经典”。
和一般的儿童冒险小说不同,这本书的小主人公,是个名叫艾丽斯的12岁女孩。在幼年丧母之后,她一直跟随父亲和姑姑生活。父亲是个演员,所以经常飞来飞去而缺席家庭生活。
机缘巧合下,小女孩被送进了苏格兰的一所寄宿学校。学校坐落于与世隔绝的大自然中,校长是一名善于发现孩子天赋的“上校”。
在学校里的生活,也并非一帆风顺。不打不相识之后,艾丽斯与“死脑筋”的杰西、“调皮鬼”弗格斯成为了好友。在父亲的一封神秘来信之后,三人组决定开始一场别开生面的冒险之旅。
最后的结局,也十分出人意料。艾丽斯坚守住了底线,让父亲独自承担了“做贼”的后果。
和一般孩子相比,艾丽斯肯定知道,这样做的后果是什么。但她还是做出了正确的选择。也用自己的行动,帮助寄宿学校渡过难关。
杰西身处在多子女家庭,优秀的哥哥们给他很大的压力。弗格斯虽然是独生子,但是父母感情不和,经常忽视他。
在《岩石堡上的孩子们》一书中,我们可以深刻感受到,不同原生家庭对于孩子的不同影响,尤其是性格养成方面。
不过,如果亲情有残缺,我们也依旧可以通过友情,引导自己如何面对内心,思考“我”可以成为怎样的人,实现思想的成熟和心灵的成长。
如果人生是一场牌局,天生好牌固然令人艳羡。但依靠自己努力,把一手烂牌打好的,是不是更令人欢欣鼓舞呢?
世界科幻文坛zui高奖“雨果奖”亚洲首位得主、《三体》作者刘慈欣献给广大少年儿童的科幻故事!
大刘的文笔了得,作品中科学知识与精彩故事有机结合,潜移默化启蒙孩子科学知识。能激发孩子想象力,还能为孩子种下科学的种子!家长们都爱支持~
第一辑销量超80万册,第二辑(共5册)也是一上市就被疯狂抢购。我是在孩子们放假前的囤下的,为他们的假期存口粮。
书到后我也拿起一本来看,发现刘慈欣老师真的很会写!我这种不爱科学的人,看了他的一篇短短的序言都被深深吸粉,大刘老师那种深深地人文关怀通过文字都能从纸面映出来。
这套书的插图是由电影《流浪地球》美术组出品,精心地为孩子们呈现了不一样的审美与视觉冲击。这套书也获得了中国电影史上票房第二的《流浪地球》导演郭帆的倾情推荐。
第二辑一共五本,包含《流浪地球》,还有《赡养世界》《天使时代》《中国太阳》《全频带阻塞干扰》。均为刘慈欣的经典作品,其中多篇小说曾荣获中国科幻“银河奖”。
从这些作品中能看到后来《三体》的影子。为了适合少儿阅读,作者重新对这些作品进行调整和修订,兼顾了文学性与科学性,对于培养孩子的科学精神、激发其想象力、拓展视野和知识面,都很有益。
这本书分两部分,前半部分是孩子们喜欢的航海冒险故事,后面的“财富机密”用来满足光靠故事投喂无法满足对经济学求知欲的宝。
比如我大女儿(12岁)每次就是先读后面部分,我很惊讶于现在的孩子财商启蒙真是早,我看了看这部分内容,虽说作者写的尽量让孩子能懂,但那些毕竟是经济学知识啊~
对于财富观正在觉醒的中国家庭来说,这套书不可或缺。因为它传递给孩子健全的财富观,用孩子喜欢的方式解析经济学的运作规则,是打开孩子财商教育的正确方式。
这套书的作者张帆是中国行业报协会首席财商教育专家,财商记者。专注于青少年财商教育,喜欢用故事的形式把这些见解讲给孩子们听。
这套书不只限于低龄的读者,高中生读也会有所收获,能学到不少经济学常识与思维方法。也适合亲子阅读,书中关于资源配置、理性抉择、财富增长、感恩回报的话题,很适合全家人一起讨论。
作者马伊姆·拜力克,《生活大爆炸》艾米扮演者,神经科学家,曾被许多青少年梦寐以求的学校——哈佛大学和耶鲁大学录取,但是最终她选择了进入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取得了神经科学博士。
这本《别只叫我女孩》可以说是马伊姆·拜力克为女孩们绘制的心理成长路线图。告诉girl们:当下你为自己做的每一个决定,都是一级走向未来独立的台阶。
我们小的时候没有看过这类书。生理知识除了在学校的心理健康课上了解到一知半解,我的大多数相关知识都来自于道听途说——从姐姐们那里听的。
我大女儿看了看这本书之后,对我说她感觉有点怕怕的。因为她怕自己到了青春期会流血会疼。 =͟͟͞͞(꒪⌓꒪*)其实没看过这类书的我,曾经年少时也是怕,怕生理期、怕生宝宝……
但这本书不但告诉女孩们青春期是什么?有哪些表现,还会告诉她们该怎么做!这很关键。
我女儿虽说已经马上步入初中,即将要成为七年级的大姐姐了,儿童文学小说类十几万二十万字读起来也无障碍,但是她仍然喜欢有插图的书籍。
除此之外,我女儿她也喜欢看哲学书,写作类。看书这件事,还是要根据孩子兴趣来,不要抱着一种功利心,哪种书有用让孩子看哪种。只有孩子爱看,这本书才会对她真得有用!
很久以前我就想过一个问题,如果我有一个女儿,我会将她培养成怎样的人呢?直到后来我真的拥有了一个可爱的女儿,虽然她还很小。除了一日三餐,吃饱穿暖之外,我给她买了很多很多书,有些适合她自己年纪的绘本,可以拿点读笔自己看,有些字比较多,略有难度的书籍,我会每天晚上固定时间按章节边读边解释给她听。最近我们家看的这套《胡椒罐大楼的小侦探》其实是适合上小学7-12岁的孩子读的,也非常适合题主的要求。
在入手这套书之前,我就被它的鼎鼎大名震撼过,不用说它的作者是著名的英国儿童文学桂冠作家克里斯•里德尔,荣获过雀巢童书奖、红房子童书奖、科斯塔童书奖、凯特•格林纳威大奖等各类奖项,光是奥巴马曾专门购买这套书送给女儿萨沙这张照片就足以让人信服。什么样的书能够进入总统女儿的书单呢?《胡椒罐大楼的小侦探》激起了我足够的好奇心。
《胡椒罐大楼的小侦探》目前有四册,分别是红色的《大黄猫的秘密》、紫色的《不可思议的学校》、蓝色的《奇妙的挪威之旅》、绿色的《紫狐狸的午夜奇遇》。
所谓桥梁书就是图画和文字1:1,专门为学龄后识字量还不够多的同学准备的一类过渡型书籍。《胡椒罐大楼的小侦探》堪称桥梁书的典范,它的文字风趣幽默,俏皮可爱,它的画作精美绝伦,维多利亚风格发挥的淋漓尽致,是图画,也是线索。各类世界名画或是艺术史上经典的形象穿插其中,让人会心一笑的同时又不得不心悦诚服。
克里斯•里德尔绝对无愧于上文中提到的那些奖项,英国的《卫报》说他的画作是“精致漂亮的插图”,《星期日泰晤士报》说他的作品“每一页的设计都充满了古典美”,《星期日电讯报》说这套书“也许是出版史上最容易令人着迷的书”。
问题回到开头,如果我有一个女儿,我会将她培养成怎样的人呢?就是《胡椒罐大楼的小侦探》的主角欧杜琳这样的女孩子。独立、聪明、冷静,充满爱心,充满耐心……欧杜琳的父母是著名的收藏家,经常远赴重洋在外旅行。
欧杜琳和她最好的朋友——芒罗先生——一个挪威的绒毛沼泽小矮人一起住在胡椒罐大楼243号公寓。欧杜琳有一本自己的手册,在上面记录着自己的设计构思和破案想法。经常灵光一闪,欧杜琳又想到一个新招。欧杜琳经常在地下室的洗衣机洗衣服,因为不隔音的缘故她能听到很多邻居的对话,在这些对话中她常能找到一些蛛丝马迹,比如对案件有帮助的关键信息,又比如在这过程中她遇到了一头拿她袜子的大熊。她并没有惊慌,而是冷静巧妙的方式化解了和熊的芥蒂,并将熊收入麾下,成为她破案队伍中的一员。
欧杜琳的父母派了很多专业人士来照顾她的生活起居(尽管名称非常搞笑),比如安乐窝专业铺床公司,笑笑龙专业叠衣公司,1000瓦强力灯泡替换公司……一个人居住,她将生活安排的井井有条。在需要破案的时候,又耐着性子让每个专业公司设置应有的陷阱。
芒罗先生是一个有点敏感的小矮人,从欧杜琳婴儿时期起他就开始照顾她。芒罗先生喜欢欧杜琳给他梳头发,这对于双方都是一种最好的解压方式。芒罗先生会协助她找到一切破案的蛛丝马迹,并且执行力强的连饭都不吃也要尽快完成,这一点连欧杜琳也曾经吐槽过好几次。但是芒罗先生依然是最了解欧杜琳的人,所以他也是欧杜琳最好的朋友和助手。
很多侦探小说都很精彩,但无外乎都有各类凶杀案。我小时候甚至都是不敢看的,尽管和柯南同星座的我也非常喜欢侦探推理的过程。而这套《胡椒罐大楼的小侦探》里没有任何血腥恐怖和骇人的故事情节和画面,有的只是惩恶扬善的精彩交锋,意想不到的破案揭秘。书中的每一张图,每一句话都不是白白存在的。各类形式丰富的信息来源,包括欧杜琳父母的明信片,欧杜琳写给父母的信件,路上的寻物启事,报纸上的新闻报导,各种手绘的地图……都藏着各式各样的信息,小侦探迷们一定不能错过蛛丝马迹,前后连贯思考才能恍然大悟哦!
连我上幼儿园的女儿,这段时间每晚都在津津有味的亲子阅读后,意犹未尽的入睡,第二天晚上又捧着书跑到我身边说:
十岁的女孩步入小学中年级,过渡于稚气未脱和风发少年之间,这段时期我们可以多给她们看一些明辨是非,善恶明晰,情节有趣,少于说教,符合她们年纪特点,充分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书。
《胡椒罐大楼的小侦探》拥有以上全部的优点,连我这个成年人看了都觉得爱不释手,所以我对这套书超级推荐,相信小朋友们一定会喜欢。
题主说是10岁的孩子,所以推荐纯文字书,当然,没有注音,但如果担心孩子阅读困难,建议亲子共读。接下来推荐的书是我自己给我8岁的女儿推荐的书,现在她是她的大爱,可以推荐给题主试试。
———————————————————————————————————————————
我承认这次我是标题党,但你还是会继续读下去,因为我吃准了你是个好奇的家长。本着不坑同类的原则,如果你家里也有个8、9岁的熊孩子,正在酝酿着如何挣脱你束缚;如果你很焦虑TA的各种幼稚选择,却又无法让TA重新对你无条件的信任……
———————————————————分割线————————————————————
接下来我会罗列出五个理由,让你相信,读完这本书你就能搞定家里的叛逆熊孩子。它能避免你在ta的18岁前,就被动的成为一个甩手掌柜、可怜看客或可恨且粗暴的干预者。
书名叫《蓝熊船长的十三条半命》,德国作家瓦尔特·莫尔斯1999年所著。它拥有众多粉丝,所以,如果你也是个蓝熊迷,那么,我们可以击个掌先。
>
(放出印数和版次的原因,只是想说,这次真的没有推荐小众读本,你如果还没读过,绝对不是我的错)
当然,如果你还没有读过这本书,我要先提醒你:这是一本有3厘米厚的文字书,全书絮絮叨叨的铺排,比塘舞还“啰嗦”,所以别以为打上儿童文学的标签就是它的全部。它所涵盖的信息,巨大到几乎囊括了你所知道个各种学科,而艰深程度可以这样来解释:只要你有和塘舞一样的偏执并懂得善用度娘,你可以从书中发现诸如超炫理论、黑格尔哲学、氟单质的制取、暗物质、微生物、量子电子学、答布效应……
总之,只要你愿意,你能从中获得诸多diao炸天的信息,当然,前提是你真的能够放弃正在热播的狗血电视剧、煽情综艺和永无宁日的朋友圈,并下定决心,放下手里的暴雪“炉石”或小马哥“开心消消乐”,真正从那些带给你轻松愉悦的精神麻药中走出来。
毕竟,这是一本3厘米厚,且从不考虑你的阅读舒适性的儿童文学文字书,没有决心,真的千万别尝试。
但这么不讨好你的一本书,为什么我知道你始终还是会忍不住成为它的读者呢?这就引出了它能帮你搞定叛逆熊孩子的第一个理由。
理由一:这是一本除了性和暴力之外,几乎无所不包的百科全书,里面充满了用来对付好奇宝宝们的致命诱惑,但它从来不主动取悦你,除非你自己上钩。
好多鸡汤都在告诉我们,孩子的逆反,是因为他们开始渴望成为你的同类,获得你的关注,他们想要“与众不同”,当然,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否定一切,否定你。
试试拿起这本书,一边饶有兴味的阅读,一边时不时出现在ta的视线里。千万别急着说:“来,咱们一起读,这是本有趣的书。”你要等待小虫子自个儿扑到你精心织就的网里。
有一天,ta会凑到你的跟前问:“你在看什么?”这时,你就可以像我先前对你那样,回答他/她:“这只是一本又厚又奇怪的书,你估计不会喜欢。”然后不经意的展露一下封面上的蓝熊主人公,轻描淡写地问ta:“你听说过有七个大脑的博士吗?他居然发明了一种可以让人潜入沸腾岩浆的火山服。”到此为止,熊孩子开始上钩了。
类似脑洞大开的例子,这本书里比比皆是:比如专门在铁山上打洞,且一辈子只睡一次觉的黑山虫;还有身高达2000米,即使放下自己的脑袋,仍能够行走的独眼巨人;以及身子透明,像一块晃晃悠悠布丁一样的2364号空间生物——明胶王子……
总之,这本书根本不缺诱饵。不用多久,你就会发现,这本书已经躺在了熊孩子的枕边或书桌上了。
但这毕竟是一本读起来有些费力的文字书,信息量绝对超负荷,所以,熊孩子上钩后,你又会开始担心半途而废的阅读可不是好事。那我想说,听完第二个理由,你就会明白:永远不要试图用成人的思维定势,去揣测孩子正在飞速成长的理解力。
理由二:这是一本揉碎你所有成人理性的书,它从来不考虑你的感受,但你只要忘记自己成人的身份,你就会真正爱上它,并在同一瞬间,唤醒你的童年。
“如果人们失足跌进了一个维度空间洞,那么他就会同时跌进所有的方向,上、下、左、右、北、南、东、西。此外,他穿过时间,并且以双倍的光速向后倒退,这时候,跌落的轨道则成所谓的纳赫蒂‘8’字。”
“在摄氏160度以上,甜戈壁上的糖沙会融化,开始沸腾,同时升起一种纤细的糖蒸气。如果空气的温度此刻突然下降(有时候会有一种下降风),糖浆会突然在空中凝固,如果这时候有一幅实际存在的某绿洲之城的图像正好映射在那面水晶般的糖分子墙上,那幅城市的图像便会紧紧地印在上面。”
“‘知识’,纳赫蒂教授大声吼着,同时把眼睛睁得像个小盘子似得,‘知识就是黑夜!’这是爱德特哲学物理学的一句定理,只有在夜校里有这门专业。”
是的,如果你始终用成人的理性,逻辑和经验来看待这本书,你会时不时涌出一种被它戏弄的感觉,因为全书里充满了类似案例:你觉得它在胡说八道,但又似乎让你领悟到很多丰富的正见;你觉得它逻辑混乱,但读完之后又感觉好像也挺顺理成章;你觉得它在跟你讲一个虚构的世界,却又充满了现实熟悉的命题;有一天你觉得好像终于读懂了它,但第二天你才恍然大悟,原来它根本没想让你明白。
但是,不妨换成孩子的角度来看这本书:没错,这本书讲的就是一只蓝颜色熊的生命旅程,里面充满了各种疯狂的奇遇。我爱它,仅仅是因为它与众不同,它充满无拘无束的想象,它总是给我很多新鲜的惊喜,我会不知不觉和蓝熊一起哭,一起笑,一起成长,一起回忆……我会爱上一个叫做查莫宁的世界,根本不想纠结它是真实还是虚幻。
理由三:当你和你的熊孩子,爱上了同一只蓝熊,你的成人理性就可以适当回归了。然后你会发现,你不再需要生硬的说教,蓝熊会成为你最贴心的救兵。
比如你可以从书中随手找到诸多片段,让你的孩子相信:当科学家真的就像当一个爱德特一样,炫酷奇妙帅。当然,如果你想像纳赫蒂博士那样,通过诸多奇特发明,逐渐发现宇宙的本质,就需要从现在开始,认真的上好每堂数学课。
再比如,面对无法控制情绪的熊孩子,你还可以正面提醒她:愤怒从来不能带给你解脱,只是为蜘蛛精敲打开饭的钟声。
还比如,当你的熊孩子,遇到各类成长的烦恼时,你们就可以展开如下的对话:当你以为你被坑道鬼骗走这辈子所有的信任时,你还会遇上微风,它将夺走你仅存的善意,接着你还会遇上黑山虫,教会你什么叫做绝望,后来,残留的好奇,让一首珍惜生命的诗,指引你找到独一无二的机会,机会后面却是万丈深渊和十二只眼睛的森林蜘蛛精,它们将取走你最后的信念,但是,就在你筋疲力尽,万念俱灰时,甜戈壁会伴随着新的希望,给予你全新的生命,一切从头开始,你依旧勇敢、善良,对生命充满美好的渴望。
理由四:最铁的朋友,是可以一起发疯、胡闹、脱轨、交换秘密、挑战世界的。读完蓝熊,你和熊孩子之间的友谊,真的可以有。
你们可以一起用查莫宁的世界观,对比托尔金的中土世界;你们也可以从纳赫蒂教授的百科书词条中,读懂j.k罗琳的魔法体系;闲极无聊的时候,你们还可以来一场亚特兰蒂斯的说谎决斗,用臆造的故事争夺“说谎大王”的桂冠;或者一起研究一下,如何才能打出723种不同的水手结……
没错,你们还可以一起用自编的音调,唱查莫宁国歌,让周围的人投来异样的眼光,然后假装在黑暗山夜校,一个扮演“无”,一个扮演 “水银”,享受同为异类带给你们的亲密无间。
有了这些以后,你们不再避讳交换各自的小秘密,如果有一天,你的熊姐妹告诉你,她喜欢上班里的某个男生时,你就可以认真的问问她:你确定当你一见他就这样大呼小叫时,他不会认为你是一只弗雷达一样的山妖?
理由五:一个高的起点之后,还想回到从前是不可能了,所以和你的熊孩子一起尽情的享受蓝熊为你们打开的世界,和它一起幻想、抒怀、讽刺、幽默、伤感、动情。
读过蓝熊之后,你不要再担心你的熊孩子会沉迷于某个包装过度的系列动漫,或某本缺乏诚意的畅销书中了,吃过营养大餐后,那些花花绿绿的零食,终究只能是零食而已。
而且,用“蓝熊”喂饱的熊孩子,恐怕已经跌入你的天罗地网,为了继续获得满足感,怕是只能不停阅读,再没时间动心思,如何折磨你,否定你,让你焦虑抓狂发疯了。
最后,我想说,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书是必须读的,除非你发自内心的愿意。因此,我个人非常排斥必读书这种说法。现实是,在我当妈之前,甚至于当妈之后的一小段时间里,凡是打着必读书旗号推荐给我的书单,我都坚定的拒绝。
不过现在,我和你一样,已经被现实锻炼的谦虚、焦虑而求知若渴,所以我也懂你。
当然与熊孩子的斗争,绝对不是一本书就能搞定的,读完蓝熊以后,我们都只是刚刚入了门而已。
十岁小女孩大概是小学三四年级吧,这时候正是从图画书阅读向纯文字书阅读过渡的阶段,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很重要。
如果是注音版的,我推荐一下新蕾出版社的国际大奖小说注音版吧,当当网上有5册套装。如果怕内容不合适,可以先买其中的一册,比如口碑不错的《一百条裙子》。
其实2014年我读到一本萧袤的《书虫和他的书》,故事非常有趣,插图的水准也很高,虽然没有注音,但我觉得对于小学中年级的孩子来说,阅读起来应该没有太大障碍,毕竟这本书就是明天出版社策划的金谷粒桥梁书中的一册。
这套书的目标读者是5~8岁的儿童,桥梁书是介于图画书和纯文字书之间的一种衔接图书类型。它具有针对儿童不同阅读水平的显著指向性,每个故事在用字遣词上都有细致周全的考虑,主题会自觉贴近孩子的生活经验,采取幽默有趣的童话故事形式,帮助适应了亲子共读的孩子渐渐脱离父母的阅读搀扶,逐步适应字数增多、篇幅加长、内容增量的文字书阅读。最后实现由“亲子共读”向“独立阅读”、由“图画书阅读”向“纯文字阅读”的转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