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网回报qdcaijing寒假将至,阅读是很多青少年的假期重要选择。该读什么样的书?怎样读书?不少家长和孩子面临这样的困惑。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强国家科普能力建设,深化全民阅读活动。华东师大校长钱旭红院士说,科普书籍不仅传递科学知识,更关注科学思维与科学精神。近年来,国内外科普作品大量涌现,全国首期“新发现·科普书单”也于近期在上海出炉。
如何让青少年理解科学、爱上科学,是科技工作者、老师和家长的共同责任。那么,怎样阅读科普书籍,从中汲取成长的营养呢?
讲故事比说教更有说服力。好的科普书籍很多都是通过讲故事、打比方的方式,在文化的框架里融进科学的精华。比如什么是黑洞?如果直接给个霍金黑洞温度公式,是不太适合中小学生学习的。意大利物理学家卡洛·罗韦利在其科普名著《物理学家的智性冒险》中是这样描述黑洞的:
一个穿着黑色衣服的男人,在一个昏暗的房间,同一个白衣女人跳华尔兹舞。我们虽然看不见,但知道有个他在那里。同样,如果我们能看到一颗明亮的星星在绕一个看不见的“它”在旋转,这个“它”就是黑洞。而如果把地球的全部质量压缩进一个直径1厘米的弹珠里,地球也就成了黑洞。
美国作家托马斯·纽柯克认为,叙事是人类思考、看待世界、表达自我最基本的方式。通过科普阅读,学会将科学知识、科学逻辑用讲故事、打比方等形式讲出来,是青少年传承科学价值观和科学思维的重要方式。
满月靠近地平线时会显得更大,一根木筷插入水中看起来像弯折了一样……通过阅读科普书籍,我们知道人类的思维可能会扭曲觉察到的事物。1877年,意大利天文学家乔瓦尼·夏帕雷利首先声称自己看到火星上的水渠,之后很多天文学家一直相信火星上存在运河。直到1965年,美国航天探测器“水手4号”飞近火星并拍下照片,才知道运河是个错觉。
人类思维的很多错误是出于神经学上的原因。我们的大脑讨厌含义的缺失,喜欢一些有秩序或有意义的模式,正是对火星上存在运河的期望及大脑中对随机图像强加秩序的倾向,导致我们“看到”了火星上的运河。认识到人类作为生物个体的局限性,通过科普阅读,培养对身边事物的观察力,加强日常经验的反思,才能培养一颗有创造力的心,懂得用全新的角度去观察、思考广为人知的现象和事物。
科普书籍告诉我们,人类的新知识都是从现有的知识中诞生的。电磁与牛顿力学难以完全调和,这就给爱因斯坦提供了机会;开普勒发现优雅的行星椭圆轨道与伽利略计算的抛物线不符合,这给牛顿提供了前行的钥匙。因此,科学知识不单是一种背景,更是形成科学认知的出发点或基石。没有笛卡尔的铺垫,就难说有牛顿的成就。爱因斯坦也经常从莱布尼茨、贝克莱和马赫那里汲取思想资源。
青少年应该努力构建自己的科学知识体系,夯实科学基础。正如意大利理论物理学家卡洛·罗韦利所说,科学家就像一群必须在大海中间重建船只的水手,无法从零重新来过。一根梁被拿走,另一根新的就必须马上被放在那里。通过逐步的重建,这艘船才能被塑造成一艘全新的船。
科普书籍还告诉读者,要做出大成就,最需要的是持之以恒、百折不挠的科学精神。哥白尼正是因为熟读托勒密的《天文学大成》,对其中的每一个细节都了然于心,才在它的“褶缝”中瞥见了世界的新形状。开普勒多年潜心研究天文学家第谷·布拉赫收集的数据,最终在这些数据中辨认出了椭圆轨道,找到了理解太阳系的钥匙。科学家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尝试再尝试,直到有一天,在最意想不到的地方,发现一个裂口、一条缝隙,从而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案。
青少年想要在未来面对复杂多变的世界有所作为,就要从小培养好奇心,通过阅读理解自我及外部世界,努力开发自我的潜能。精选科普书籍、报刊,开展科普阅读是提升科学素养的必由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