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汉v照片近年来,育婴嫂薪资待遇的节节攀升几乎到了让大家“醉了”的程度,记者在走访调查中了解到,金华市区育婴嫂月薪普遍在4500元以上,少数育婴嫂的月薪已飙升至12000元,是去年婺城区城镇居民人均月收入的3.76倍,农村人均月收入的8.8倍。然而,依旧有不少网友“灌水”惊呼专业的育婴嫂“千金难求”。育婴服务业在火爆之余,也逐渐将一个叫“育婴师”的职业新名词推进了大众视野,更掀起了业内的一股“考证风”。
在金华市区“妈咪乐”母婴护理部,负责人陈女士告诉记者,育婴嫂薪资看涨的背后是市场对育婴服务需求的持续走高,请育婴嫂的通常是80后、90后父母,大部分因为生育“一胎”时没有育婴经验,加之这一代父母多为独生子女,在婴幼儿期通常由爷爷奶奶照料,其父母也缺乏甚至没有育婴经验,“家里人都不敢带孩子,所以请育婴嫂来帮忙”。也有部分生育“二胎”的父母,尝尽了“一胎”时的辛劳和无措,请来育婴嫂,希望宝宝能得到更专业的养育,也希望自己能安心地调养。还有部分家长,将请育婴嫂作为调整婆媳育婴意见相左的一种缓冲策略。
可无论何种原因,都逃不过“宝宝金贵,应该得到更好的照料和教育”这相想法。由此,如何为“小太阳”挑个能干的育婴嫂,成为众家长眼中最重要的问题。陈女士告诉记者,家长选择育婴嫂的标准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熟人推荐,此类人一般会要定被推荐的育婴嫂;另一种是自主前来咨询,主要会问有没有“证”,认为有证的是经过系统培训的,比较专业,用着放心。
那么,这个“证”是什么证呢?一本是育婴师从业资格证书,另一本是母婴护理专项能力证书。
鲍慧英介绍,由于育婴服务业日渐兴起,而高校培养育婴专业人才的条件尚不成熟,2002年,国家人社部为了尽快提高从业人员素质,理顺中国早期教育市场,首次将主要从事0~3岁婴儿照料、护理和教育,指导家长科学育儿的人员,即“育婴师”作为一种社会职业来认定,分初、中、高三级。金华市自2009年起开始有育婴师从业资格鉴定,社会反应良好。其中,市本级2010年报考人数为366人,2011年就激增为1242人。4年来,市本级已有3929人通过了育婴师从业资格考试。
育婴师需要掌握哪些技能呢?鲍慧英介绍,育婴师需要对婴幼儿生长发育规律、日常照料事项、安全工作及相关法律法规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初级育婴师须熟练掌握婴幼儿喂养技能,能照料婴幼儿盥洗、排便、睡眠、安全出行,并进行环境物品清洁,掌握三浴锻炼及抚触、常见症状护理、意外伤害处理等方面的技巧,能科学训练婴幼儿动作、听说、认知等方面的能力。中、高级育婴师还须在此基础上,掌握婴幼儿习惯培养、生长监测、情绪情感及社会性行为培养等能力。一般而言,初级育婴师须有初中以上学历,在经各级人力社保部门审批、拥有育婴师培训资质的培训机构修满固定课时后,才能报考育婴师从业资格证,考试包括基础知识笔试和操作技能面试。
而母婴护理专项能力鉴定证书,仿佛是育婴师从业资格证的“替补队员”。鲍慧英告诉记者,在鉴定过程中,很多考生由于文化水平的限制,短期内无法通过理论考试。在市场需求的推动下,国家人社部设置了母婴护理专项能力鉴定。2012年,金华市开始设立母婴护理专项能力鉴定,三年来,该项目报考人数合计1991人,通过1972人。从历年报考数据看,育婴师从业资格证报考人员正逐年向母婴护理专项能力鉴定分流。2014年,市本级(包括金东、婺城人力社保部门鉴定)育婴师从业资格报考人数726人,母婴护理专项能力报考人数975人。
那么,是哪些人群在报考育婴师从业资格证呢?记者采访了金华健儿育婴师培训部负责人龚人伟。
龚人伟介绍,在去年培训的170名育婴师中,有近20名护士及幼儿园老师,都是应职称评定要求参加培训、报考专业资质;也有少数师范专业在校大学生为日后在早教中心从事相关工作而报考该项资质;还有1位妈妈为更好地照料孩子而参加培训,报考资质。其余近150名学员都是在育婴服务业有过一定工作经验的育婴嫂,在洞悉市场上客户“认证不认人”现象后,纷纷参加培训,报考证书。这类人多为45岁以上,基本为初中学历。
在培训及对学员职业生涯的跟踪调查过程中,龚人伟发现,受教育背景和年龄等因素影响,多数育婴嫂知识及技能接受能力都相对较弱。而大专以上学历、拥有护理等相关专业背景的年轻人,接受能力普遍较强,在实习过程中表现出的实践应用能力也更强,但面对当下“育婴师差不多等同于保姆”的社会认知,加之市场对年轻未婚学员的接受度很低,这批“优秀学员”很难跨出职业生涯“第一步”,由此造成了育婴师队伍整体底子比较薄的现状。同时,从不少从业学员的反馈中,龚人伟发现,社会及家庭对育婴知识的了解还比较欠缺,诸如育婴师引导1周岁孩子自主剥桔子以促进其精细化动作发展的现象,一些家长会认为“保姆”懒,由此引发教育分歧。
面对当下育婴师的尴尬现状,记者采访了各路专家,分别从培训、婴儿成长及育婴师职业发展角度,探讨破题之道。
龚人伟计划推出“套餐式培训”,请学员带着她所服务家庭的主要成员一同走进育婴师培训课堂,希望通过育婴知识的普及,引导双方形成共同认知,以此破解育婴师行业发展难题。
浙师大行知学院心理健康教育协会秘书长、金华心理卫生协会常务理事周大根认为,在隔代抚养现象之后,新生代父母希望通过聘请育婴师,让孩子得到更专业的教养,以及国家人社部针对育婴行业开设专业的职业鉴定项目,这都是社会育儿思想和育婴行业发展的进步。但是,我们也应该认识到,相关机构培训资质评定的标准,培训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育婴师的服务品质;育婴师对育儿理论的领悟程度也直接影响育儿实践的科学性。因此,标榜“科学育儿”的盲目自信和机械化教养只会适得其反。此外,育婴师服务不能替代亲子教育,父母应对此有足够的认识。
浙师政学院社会工作系副主任、金华市乐福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总干事李伟梁提出,当下,传统大家庭结构逐渐向“三口之家”转变,育婴经验的代际传承受到阻碍,家庭育婴将越来越依赖于社会服务,育婴师职业的出现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在科学养护的同时,孩子的心理发育和社会性发展应该得到充分重视,而“一个问题孩子的背后通常是一个问题家庭”。同样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离不开一个和谐家庭的培育,育婴师更适合与婚姻家庭咨询师、心理咨询师、社会工作者等组成相对完善的“家庭服务系统”。育婴师必须有能力敏锐识别家庭成员及家庭生活中出现的问题,“转介”给相关专业人员及时介入处理,共同引导家庭系统正向发展。而“家庭服务系统”可以“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家庭工作坊”等形式出现,可由政府购买的形式作前期引导,也可以由民间力量尝试推动,率先由公益活动及平价服务打开市场,同时以增值服务提供高层次消费,组织“沙龙”,引导孩子的父母加强育婴经验的同辈交流,增进社会对育婴师职业的了解。当然,一种职业乃至一个行业的发展和成熟需要一个过程,当下育婴师职业发展的尴尬一定会随社会变化、市场变化,逐步得到调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