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73手电筒“推动垃圾分类成为低碳生活新时尚。”习在给上海市虹口区嘉兴路街道垃圾分类志愿者回信中提出的希望,也给了上海垃圾分类工作明确的方向指引。
毋庸置疑,垃圾分类,功在千秋,其环保意义已为全社会所接纳、认同。如何更进一步将它深化为一种市民自觉、一种“时尚”,这需要我们全社会共育,特别是基层治理的创新推动。
狭义的“时尚”,每个人都不陌生。潮流的穿搭、个性的消费,都是时尚。垃圾分类虽不同于商品世界定义的“时尚”,它指向一种生活方式、一种文明表达,但培育的底层逻辑有相似之处。
首先,任何时尚剥开其绚丽外表,本质上还是价值表达。一些时尚商品之所以饱受市场欢迎,是因为消费群体相信,拥有了它,就拥有了某种标签,彰显出某种态度。信奉时尚的人,信奉的是某种价值观念。
早先笔者曾参加过一个旧衣物换绿植的线下活动。主办方讲述了一个闲置资源如何通过再加工、再利用,帮助山区贫困小孩的“好故事”,吸引了大批白领,抱着举手之劳传递公益的心态参与。
近年来上海不少街镇积极探索的“两网融合”工作,某种程度上也是在强化价值引导。在奉贤区的一个商品房小区,不少居民经常把家里的快递箱、易拉罐拿到“两网融合”点获取积分,再兑换成矿泉水、洗洁精等价值并不高的小物件。事实上,很多人并不真的缺这些东西。但是主动参与资源回收后的即时反馈,哪怕只有一瓶水,也会带给人满足感和成就感。
回到垃圾分类,如果人人从心底里认同这种行为的意义,是有利于全人类可持续发展的,而且更具现代性、更先锋,那么“时尚”的信念感也就随之建立起来了。
当然,时尚之所以成为时尚,还在于它形式上的标准化、低门槛、易追随。如果一种事物大家都认可,但学习效仿起来太困难,也没有统一的规则和标准,它就难以成为潮流。上海推进垃圾分类多年,已经形成了全市统一的分类标准。许多社区还在实操过程中,不断创新机制,解决了不少形式上的痛点。
例如,在垃圾箱旁配备洗手池,增设洗手液。别看这只是一个微小的细节优化,却大大增强了居民把湿垃圾倾倒后,再把垃圾袋扔进干垃圾桶的意愿。
不久前,记者还在黄浦区一个老旧小区看到一种可以自动开合垃圾箱门的装置,有效破解了寸土寸金市中心垃圾投放的“邻避问题”。一排垃圾箱干净整齐、箱门紧闭。如果居民带着垃圾过来,只需要根据不同的垃圾类型按键,相应的箱门就会打开,投放完成后又自动合上。垃圾箱满后还会在后台发出预警,方便收运人员第一时间到场。
可见,通过形式的创新、设备的改进、技术的支持,完全可以让投放垃圾这件事和脏、乱、异味脱钩,降低人们追求垃圾分类新时尚的现实成本。
时尚终究是要有人引领的。对垃圾分类而言,引领的主体是志愿者。正如在回信中所说,志愿者在基层治理中是有“独特作用”的,可以“带动更多居民养成分类投放的好习惯”。
眼下,我们在社区里看到的志愿者,大多还是上了年纪的退休居民。对于引领垃圾分类“新时尚”来说,这群“关键意见领袖”的身份属性就显得比较单一了。他们怎样在各阶层、各领域、各人群中发挥作用?这需要基层工作者做进一步的研究和实践。
更重要的是,基层应当在具体的实践中,掌握和调和各阶层、各领域、各人群的需求。举简单的例子,垃圾分类工作中的定时定点投放方案,如何才能照顾到各类群体的实际情况?解决这一问题,往小了说,是为了让垃圾分类工作更可持续;往大了说,它能真实透视出上海基层社会治理的能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