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仙墓立论包含定义、观点、标准、推论和价值这五个部分。怎么讲清楚却是个功夫。但是如果能避免几个坑可能就会好很多。几个坑是从谢宇老师那里学习的。
坑1:大段大段中立背景的介绍,是不折不扣的自杀行为,什么是中立背景呢?就是那些听完不知道是在证明正方还是在证明反方的背景,而且和你的证明也没有任何的关系。立论稿前四个字,是“谢谢主席”,从第五个字开始,每一个字每一个词都要为论证立场服务。
开头就是快速入题,只写对你来说最重要的背景,尽快交代定义、标准等和自己的立场直接相关的内容。但这还不够快,因为你还没有破题,所谓破题,就是讲清楚你看待辩题的角度,想要讨论的范围,最核心的逻辑。简单地陈述定义和标准并不能让听的人明白你的真正意图,等到分论点再开始陈述就太晚了。
来看这样一个例子:今天我方的观点是科技发展应该有伦理界限,科技是科学和技术,伦理是道德,界限就是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的标准,我方将从三个方面论证己方观点。你明白我想证明什么了吗?我自己也不知道。假如我们翻译了辩题,情况就大不相同。今天我方的观点是科技发展应该有伦理界限,科技是科学和技术,伦理是道德,界限就是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的标准,今天我方要论证的是,在科学研究和技术应用中,应该存在禁区,一旦在禁区内科技和道德发生冲突,科技必须无条件让步,而对方要论证不存在这样的禁区,也就是在任何情况下科技都不应该向让步。你看,这样是不是一下子就知道了正方想证明什么,也能把握住接下来听立论的重点。
切题破题之后,就要开始介绍分论点了,所谓分论点,就是你看待辩题,证明自己观点的不同角度,类似于高中议论文“总分结构”里的“分”。
当你开始介绍分论点,一定要记得,先写下引导句。什么是引导句,就是分论点的高度凝练和概括,让人一听,就能够在纸上记下关键词的那种。
比如,我方认为佛系标签对青年人成长弊大于利,第一,佛系标签对青年人正确自我认知弊大于利,第二,佛系标签对社会为青年人创造成长环境弊大于利;再举一个例子,我方认为武术成为奥运会项目利大于弊,首先,能够吸引更多资源,钱多好办事,其次,能够吸引更多关注,人多好办事。发现了吗?将一个引导句放在分论点的开头,能够让人马上明白你下面陈述的主线,抓住他的耳朵。不然,评委就会陷入深深的困惑,“他们到底想讲什么啊”,然后露出让你绝望的表情。
不过,还有些东西,要藏起来。你开心地说:我知道,就是传说中的“藏论”,有些观点我不说,省得被对方打。话这么说没错,可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你又不能一直不说,该被打还是被打。之所以藏起来,不是怕被打,而是卖个关子,留个包袱。
立论体系一般是个很庞大复杂的东西,在立论稿中,只呈现最主线的部分就可以,第二层第三层的论证可以先不说,这样,在听你的立论稿时,对方和评委肯定有很多问题,别急,无论在场上还是生活中,讨论通常不是只看立论,后面还会有一问一答的互动和第二轮第三轮的陈词,到那个时候,你就可以把完整的立论体系层层展开,抵御对方一波又一波的进攻,解开评委一个又一个的心结,而且,这种环环相扣,层层展开的感觉,因为每次传达的信息量不多,会让人有更高的接受度,当你完成最后一块拼图时,会发生什么?评委会“哦!”或者“哇”的一声,然后把票投给你。
你可以先看看你比较喜欢哪种有气势的女辩手,比如马薇薇?然后去观察她的表达特点,去模仿。
当然因为我的场合不一样哈,我的正装都会稍显时尚一些,大学生可以大家统一简单症状即可。
眼神,自信且坚定,不能全程低头读稿子,所以你要对自己的稿件比较熟练。眼神和评委观众的交流会让人感觉你的游刃有余。
语音语调,不能太快,虽然我知道时间有限,你想说的又很多,所以想通过提高语速一股脑的压给评委和观众,但这样效果并不好。有变化有起伏,稍微淡定一些,才能让人感觉到你的从容。
手势,通常我们有一只手是拿着稿子的,那么另外一只手可以总动作吗?另外一只手拿着话筒的,跟我照片里差不多。
所以你能动的只有你拿稿子的那个手,那么说明肢体语言,尤其是手势这个部分,其实很难有发挥的空间,你就专注于内容和呈现表达的技巧会好一些。模仿一些你比较喜欢的选手。
金木水火土。金木水火土五个元素,对应了准备辩论赛的五个必要环节和各自的要求,分别是查找资料、集中讨论、构建体系、准备素材、寻求支持。
在大自然中,水滋养了万物,而在辩论赛中,滋养和支持你的就是资料。一场比赛必须有资料才能走得通,缺乏内容的、空手套白狼的比赛很难精彩。
在分配查资料的任务时,尽可能具体和细致一些,不要说“大家查一下国内外情况”,而是要说“一辩查一下中国的情况,二辩查一下非洲国家的情况,三辩查一下西方发达国家的”。
同时,任务的分配要更细致一些,不要说“你去查中国的资料”,而是说“你去查一下中国生育政策的演变,什么时候开始有的,什么时候做了调整,现行政策是什么”,也不要说“你去查查什么叫公平”,而是说“你去查一下社会学中关于公平的不同学派,代表人物是谁,主要观点是什么,有什么场景和例子,反对他的人怎么说”。
这样更加明确细致的分工,才会让查资料更加有效率,不然大家可能会无所适从。除此之外,在查例子的时候,要保留好原文和出处等细节,方便大家进一步补充,而不是复制粘贴了一段话来。
当然了,也不要把一大堆没有整理过的资料直接丢给队友,自己要先列好提纲。
跃动的火焰常常给人生生不息的感觉,准备比赛中的火,就是大家活跃的思想。在准备比赛的时候,讨论必然少不了,而要保证讨论效果,最重要的是提升大家的参与度,让人人畅所欲言。
大家拿着资料,坐在一起,开始头脑风暴。这事儿看起来很简单,但是要注意做好分工:
要有人专门记录大家的观点,有人控制讨论的进度和节奏,有人总结每次讨论的成果。
在讨论的时候,每个人都要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听到别人不一样的说法,先别急着反驳,而是先思考其中的合理之处,不然咱们就是一队“锤锤怪”,只会拆不会建。尤其对于新手来说,一开始说的内容,往往漏洞比较多,拆起来很容易,这个时候,就更要克制住自己反驳的冲动。
木材是重要的建筑材料,而在辩论中,如何从无到有地搭建起自己这一边的立论框架,是我们在查好资料、充分讨论之后,下一步要考虑的事情。
立论体系是比赛中最核心的部分。它就像茂密的森林,保护着你的立场,抵御着对方的攻击,勾勒出你们立论的样子。
而对于新手来说,在思考立论的时候,最重要的就是不要陷入“完美立论”的陷阱。
辩论赛中有两件事“说得对”和“说得好”,也就是内容和表达的平衡,新手常常会执着于“说得对”,恨不得自己读完立论对方就扔掉稿子认输,也就是所谓的“完美立论”。这种事有没有呢?也许有,但对于新手来说几乎是不可能,看似大家在追求“无懈可击的立论”,其实只是在白白浪费时间,所以,要把握好这个平衡,与其想在逻辑上完美,不如多花些心思想想怎么通过表达的优化让看起来的不完美变成听起来的完美。当然了,也不要只想着耍嘴皮子,忽视内容的充实,别让辩论沦为“话术”和“诡辩”。
就像战士去打仗需要金属制造的武器和弹药,辩论场上的你也需要武器和弹药。那么什么是辩论场上的“金”呢?就是你的素材和稿子。
素材自不必多说,你要用到的事例、数据、名人名言、诗词歌赋、逻辑反驳都是弹药,在赛前都要准备好,就像之前的课程说到的,一个例子本身不是弹药,表述成上场直接可用的语言才是弹药。这也是为什么许多知识渊博的人,未必能在辩论场上挥洒自如,原因就是没有将「原始素材」转化为「真枪实弹」。
当然,素材多多益善,但是要根据犀利程度分出个先后顺序。稿子也是如此,许多新手会觉得,写稿子也太傻了,高手都是没有稿子的,张口就来。那是你没有看到他已经对着稿子练了几十遍,也没有看到他打好腹稿不断琢磨,台上的“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其实是台下的“两句三年得,一吟泪双流”。
所以啊,无论是立论还是反驳,无论是质询还是结辩,最好都有个稿子,临场状态好了可以不用,但是不能打无准备之仗。
土是什么?是坚实的依靠,也是养分的来源,对于准备比赛来说,土就是外部支持。当你已经把前四步都扎扎实实地做好之后,就需要开始尽量寻求帮助。
可以请懂辩论的学长学姐来给你们做一些指导,当然了,不要迷信权威,保持独立思考,不然你就会变成教练的复读机,失去了自己的内容。特别提醒你,在寻求支持的时候,要拓宽思路,学长学姐、专业老师、圈内大神甚至是室友,都可以成为你养分的来源,但是不要光顾着问很多人,每一次寻求帮助,都要力求吃透搞懂,充分地吸收和消化,这样你的勤劳才有意义。
其中,水和火是一对儿循环,查找资料和集中讨论是交替进行、相互促进的,通过查找资料拓展对辩题认识的深度和广度,通过集中讨论明确查资料方向,才会有立论思路,也就是培育出了木,描绘你立论体系的广袤森林,水火循环越顺畅,木就越有生命力;而水在木的引导下,可以催生金,然后用火打磨,也就是以立论体系为主线,在资料中凝练上场需要的素材、弹药,在通过讨论不断完善,让它们更加具有攻击力,而土则无时不在无处不在,伙伴的支持,学长学姐的帮助,会持续地帮助你,为其他四个元素提供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