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紫欣家庭背景一开始我就是被电影的海报吸引,简单的纯色背景,只有男主角一人,色调干净舒服,是难得一见的“印度小清新”风格。
点开预告片,更是迎面扑来满满的韦斯·安德森style,满足强迫症审美需求的对称构图,梦幻且干净的复古色调,大量的定镜头,人物离开环境后,还停留1-2秒的留白,故事娓娓道来。
人物的台词十分简洁,新老演员们的表演风格也和宝莱坞夸张的表演方式不太一样,显得干净清爽,却也真实。
很难相信,这是一个发生在印度孟买的故事,这是一部印度电影,而且还是一部特别的小成本印度独立电影。
男主角的家,是典型的印度普通家庭,不算富裕,甚至有点贫穷,没有独立的房间,生活区域都只是用帘子简单隔开。
而在歌舞片中,繁华热闹的孟买滨海大道,在这部电影里,却显得安静,如同一个寻常的海滨公园,可以安静地散心,思考。
还有那些平民的街角、巷落,男主角就读的大学里的欧式建筑,房间内的特色摆件,都会能让人有种神游印度之感。
男主角赖朱(Raju,由 Moin Khan饰演) ,是一个工程学院的学生。赖朱成绩不好,吊儿郎当,一门考试考了4次都挂科,要准备他的第5次补考。
他的爸爸,在一栋公寓里做电梯工,每日工作就是帮忙按电梯,打扫电梯间卫生,这份工作,爸爸做了30年,年纪也到了,突然爸爸因为心脏问题,倒在工作岗位上,得在医院静养,至少三周。
在这栋公寓的电梯里,他遇见了不同的人,故事也由此展开,人物心境和彼此关系也在发生变化。
一开始,赖朱并不喜欢这份工作。能讲一口流利英语的他,自然而然地将自己定位为不一样的人,是“工程师”,而不是电梯工。
但他没有办法,还是得穿上电梯工的制服,老老实实工作。可随着工作的深入,他逐渐了解爸爸为什么如此重视这份工作。
他还遇见了不喜欢自己女演员身份的“公主”,还有和蔼得过分亲切的业主太太······
不仅如此,电影里的主要故事场景,这栋六层公寓,应该算是孟买都市人的理想寓所,人与人之间妙不可言的机缘就在这里产生。
但如果止步于此,这部电影就只是一道清爽甜蜜的点心,不会荣获那么多的奖项,也不会在孟买电影节上大放光彩。
比如电影的开头,就借男主角赖朱之口,抛出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为什么要有电梯员?难道他们都不会自己按电梯吗?”
特别是在繁忙拥挤的都市里,有很多看起来无关紧要的工作,也有很多没有姓名的“赖朱”从事着这些工作,提供着服务。
这份可有可无的服务性工作,能有什么价值?可如果不做这份工作,还有其他养家糊口的选择吗?
对于印度大部分家庭来说,能给孩子选择的“工作”的只有两种,一是“医生”,二是“工程师”。
赖朱内心深层,是想要成为一位作家。他对工程毫无兴趣,考试也考不过,只是为了满足家里人的期盼,勉强地、将就着读着。
更加值得一提的是,本片的导演乔纳森·奥古斯丁(Jonathan Augustin)线岁,可谓是未来可期。
在接受印度媒体采访时他也提到过本片的创作初衷,也是他自己的亲身体验。在商场里乘坐电梯时,他偶遇一个“电梯男孩”。
那天,商场的电梯在某一层楼上停了很长一段时间,因为有人要进来,大家都在等那个人进入。可其中一位顾客就很不耐烦,想将火撒在电梯男生身上。
当电梯到达另一层楼,电梯门再次打开,那位很不耐烦的顾客恶狠狠地瞪着那位男孩。而男孩抬起双眼,无奈且无辜地对着顾客表示“我只是按下电梯按钮而已。”
乔纳森·奥古斯丁坦言,自己就是这样被触动到了,他看到了那位电梯男孩的双眼,里面全是温暖。
困于社会系统里的我们,可被绑定在电梯里的男孩,本质不都是一样的吗?但我们仍然可能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同时给别人带去温暖。
赖朱和他的父亲,在电影的开始,关系并不能算太好。赖朱对于父亲的工作,并不算尊敬。甚至还和自己的朋友撒谎道,“我的父亲可是特警,总要执行一些很危险的任务。”
在家中,父亲让赖朱帮自己熨制服,赖朱都是一脸的不情不愿,满脸不耐烦地从床上站起来,只是抖了抖衣服,挂了起来。
赖朱一步一步地走进父亲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也一步一步地了解父亲,和这份工作背后的意义。
电影中明明是涉及到了长久以来根植印度社会的阶级跨越问题,却只是浮皮潦草地简单提及,甚至也进行了简化处理。
难道赖朱在电梯间能流畅阅读英文版的《了不得的盖茨比》,也能用英语自然地和“公主”交流,就意味着他可以顺利地实现人生目标,实现阶级跃迁吗?
正如导演自己说的:人生就像电梯,有时会往上走,有时会让我们失望,这取决于我们按下的按钮。
这部电影颂扬劳动工作者的尊严,令人动容的父子关系,并努力向世界呈现了充满期待和鼓舞人心的印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