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港韩进中医所讲: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燥是秋季主气,人体皮肤黏膜水分蒸发较快,口干舌燥,吞咽不适,口渴鼻塞,故秋季急需考虑养生。
中医认为:天人相应,人体的生理活动要与自然变化相适应。秋冬为万物盛实的季节,又为阳消阴长的过渡阶段,秋冬养生应注意一个和字,既包括精神意志方面的调节,也包括饮食起居等方面。
秋冬养神关键是使之安宁。秋季万物收获是为冬季做准备,故秋季养神也应遵循养收的原则,不断收敛神气,以适应季节的特征,不使神志外弛,保持精神上的安宁。在和字为主的季节,要顺应自然,养心安神,内心要安静,情态要舒畅。
在生活起居上,要早卧早起,与鸡俱兴,神志安宁。饮食可食用些滋润之品,以缓秋季刑乏,干燥之性。就像我们皮肤秋冬干燥,非水可缓。比如有些人出现口渴,饮水不解,这就需补精津液,需用血肉有情之品滋补,或以山药、白合和梨等填补津液。机体偏颇明显者,可用冬季膏方调整,以秋冬养阴之意。
古书记载,“晨起食粥,推陈致新、利膈养胃,生津液,令人一日清爽,所补不小”。我们要知道,粥具有养阴生津,庇护脾胃之功。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津液充足,才能条达四方,抵御秋燥之气。因此早餐很重要,要好好吃。
另外秋冬的风邪较多。肺为娇藏,喜润恶燥,易伤于风邪,这个时节开始要顾护肺气,应适时添衣,用些润肺之品。此时若伤及肺气,则肺卫不稳,冬至痛患。
中医所讲求,顺应天时,秋冬天气转凉,阳气沉降以收藏,人生顺应秋气,一生阳气得降,以收藏,肺气得敛,保持清肃。此时应随天气调节衣物,避免外感风寒之邪。同时避免长期熬夜、夜半洗澡、酗酒、饮冷等耗伤阳气之事。很多疾病都是在日积月累中逐步损害,而我们却并未意识到。当累积到一定程度,发生明显症状,方才觉察,而这时往往损害程度已较重,不能逆转。
所以,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治未病三个字涵盖于平日如何顺应天地之气,如何养身之中。
简介:从事临床内科工作20余年,多次至省级医院进修内科、呼吸ICU。擅长中西医结合诊疗呼吸科疾病,在慢性咳嗽、气喘病的治疗上有专长。对急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心脏病,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复杂肺部感染、呼吸衰竭等方面,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