崛起在汉武帝国人民网南宁5月22日电 (吴明江)近日,广西江滨医院院长胡才友做客人民网“人民好医生·八桂名医”系列访谈演播室,介绍该院近年来,特别是在国内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最吃劲的时刻,发扬医院康复专业特色,守卫人民群众健康防线所采取的系列举措和取得的的成效。以下是访谈实录。
问: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直接关系经济大局稳定。请您介绍一下江滨医院的一线医务工作者和各支持部门,是如何坚守初心、践行使命,打赢打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的?
胡才友:广西江滨医院(自治区第三人民医院),是一家以老年和康复为特色的三甲医院。医院成立于1950年,前身是广西省人民政府干部疗养院,拥有优良的革命传统。
建院七十年来,广西江滨医院(自治区第三人民医院)一直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救死扶伤、生死相托”的医护精神,尤其在各个关键的历史时期均表现坚定的革命精神。此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也是如此。
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广西先后派出八批支援湖北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医疗队。其中,广西江滨医院(自治区第三人民医院)共选派35名骨干医护人员驰援疫情防控工作重点地区,35名队员分别被派驻到了武汉市黄陂区中医医院、武汉市中心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西院区,和武汉当地的医护人员、乃至钟南山院士的团队并肩作战。自1月27日第一批队员作为广西第一批支援湖北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医疗队队员出征,到3月31日最后一批队员作为广西最后一批踏上返程的医疗队员回到南宁,广西江滨医院(自治区第三人民医院)既是广西最早参与支援湖北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医疗机构之一,也坚持战斗到了最后一刻。这40多个在前线奋战的日夜,广西江滨医院的医疗队队员们不负重托、不辱使命、不辞辛劳、不计得失、团结协作,为支援“湖北保卫战”“武汉保卫战”做出了巨大努力,圆满完成了组织交付的任务。
不只是这些队员,在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全院医护人员其实一直坚守岗位,奋斗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一线,做出了巨大努力。作为康复医院,广西江滨医院(自治区第三人民医院)有大量住院患者。即使是春节期间,仍有600余名患者在院进行康复治疗,还有70多名血透患者需每周三次透析才能活下去。这些人普遍免疫力低,基础疾病多,易受感染,又要集中在相对密闭区域治疗,加上陪护、保洁、保安等服务人员,防控管理工作十分复杂。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医院不断强化应对处置工作,1月24日起对发热门诊(急诊)医务人员实行24小时值班;为了调配人手,强化疫情防控工作,医院党委两度发布倡议书,得到了白衣天使们的热烈响应,先后有500多人报名。其中,甚至有正在休产假、甚至已经退休的医护人员抢着报名……
战“疫”时刻,全院医护人员不惧危难,主动请缨,勇敢逆行,做到了院内零感染,生动诠释“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精神,筑起抗击疫情的钢铁长城。
广西江滨医院还牵头并组织全区康复质控委员共同完成了《广西壮族自治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康复医学科诊疗工作指南(试行版)》,《小剂量短疗程糖皮质激素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重症肺炎疗效评价》申报广西科技厅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制定《新冠肺炎护理康复指南(试行版)》,发行新冠肺炎康复科普读本等,在疾病研究和学科建设方面形成了一系列成果。
问:推动科研和临床一体化是医院推进人才骨干队伍建设、实现诊疗服务能力不断提升的重要途径。请您介绍一下,近年来贵院在推进先进诊疗技术应用、疑难重症攻关方面,有怎样的探索与突破?
胡才友:和其他医院不太一样的是,即使都穿着防护服、戴着口罩、护目镜,在支援湖北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广西江滨医院(自治区第三人民医院)的医护人员也充分体现了专业优势,做好疾病护理的同时,发挥了江滨康复特色,在患者心理、身体结构功能的恢复方面做好工作:用心肺康复护理技巧,为危重患者减轻痛苦;教长期卧床的病人做踝泵运动、呼吸训练;指导轻症或留观期患者,在安全的前提下推行超早期的功能训练,如八段锦、有效咳嗽训练、呼吸康复操等。
作为一家以康复为龙头发展的三级甲等医院,广西江滨医院(自治区第三人民医院)已经打造成“广西第一、全国一流”的康复医疗体系,其康复医学综合实力,是区内其他所有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无法比拟的。
在很多人的认知中,医院就是治病的地方,但是,随着人口老龄化和各种慢性病的发展,越来越多人认识到了康复的必要性。
康复是一门以消除和减轻人的功能障碍,弥补和重建人的功能缺失,设法改善和提高人的各方面功能的医学学科。其他临床医学学科多是针对疾病,而康复医学着眼于整个人的健康,包括生理和心理上的健康等。
康复医学在中国起步较晚,但在2008年汶川地震后迅速升温,康复医学在我国迎来了第一次发展契机。随着老龄化社会的进程,我国已有近3亿慢性病人群,康复的社会需求逐年增加。为此,国家相继出台利好政策,提出“防、治、康”紧密结合政策,以及建立康复医疗服务体系、医养结合、康养结合等一系列康复发展方向。2016年的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以及“健康中国”战略中都阐述了康复在国民健康中的重要作用,康复医学进入黄金期,迎来了飞速发展的好机遇。
广西江滨医院(自治区第三人民医院)是广西医疗卫生行业康复医学领域唯一的重点学科。目前,医院的康复医学部,有脊髓损伤康复科等7个康复亚专业学科病区,认知康复、心肺康复等9个专业康复科室,其中就包括了广西科技厅去年评审通过的广西唯一的神经康复临床中心,中国康复医学会心血管病预防与康复专业委员会等联合认证的心脏康复中心等。
随着科技的突飞猛进,现代康复医疗的发展也是日新月异。比如说,以前康复医疗的重点可能是肢体残疾康复方向,如今,失语、失认、失用、昏迷促醒等都已成为的康复医疗的发展方向。康复医学在治疗某些疾病上发挥着弥足轻重的作用。
康复医疗的服务对象,也从伤残人群,逐渐扩展到慢性病、生活方式病、心理精神障碍、亚健康人群等,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疫情防控获得阶段性成果后,医院的复工复产进展顺利,各康复科室的病房基本住满。因为疫情不仅是对患者的影响,而且很多人、尤其是慢性病患者和处在康复期的患者长时间待在家里,其各方面身体机能会有所下降,所以复工复产提上日程后,很多病人和家属就把康复医疗作为了刻不容缓的家中大事。这也从一个方面体现出,大家对康复医学的认知、了解都在不断提高,老年、康复医疗的需求也在日益增长。
问: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城乡居民防病治病中承担着重要使命,是群众健康问题的第一个接触点。请您介绍一下贵院近年来通过推进医联体建设、加强院际交流等方式助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各项能力提升方面有哪些做法和经验?
胡才友:随着社区老龄人口不断增多,老年人的认知功能异常问题凸显。据统计,每10个60岁以上的老人中至少有一个存在认知功能异常,80岁以上的老人当中有50%的存在认知功能异常者进展至痴呆。
作为一家老年病专科医院,近年来,广西江滨医院(自治区第三人民医院)也一直在关注老人的认知问题,多次组织医疗团队到社区开展义诊,免费为老年人体检等,并通过国家“老年认知障碍多模态评估与智能康复系统研发”项目,与国内知名大学附院合作开展“认知评估与康复训练系统验证和示范应用”。
南宁市桂雅社区,就是与广西江滨医院(自治区第三人民医院)合作的模范示范社区:医护人员每年为社区居民普及认知知识,体检并定期追踪,实现早检测、早发现、早干预,延缓老年人认知障碍发展,取得了社区医疗服务实效。
要提高全社会对康复医学的认知和接受,仅靠一个医院的努力是不够的。为此,广西江滨医院(自治区第三人民医院)还积极推进联盟建设,积极与广西43家医院建立康复专科联盟,并定期派出康复专家团队,赴全区各地联盟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学术巡讲、技术帮扶、康复进基层等活动,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助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各项能力提升。
医院还通过积极推进社区医联体建设,建设县级二级医院紧密型医联体,持续开展三级医院对口支援县级二级综合医院等工作,从各方面发力,积极推进医联体建设。
例如:早在2018年3月,广西江滨医院(自治区第三人民医院)就与隆安县中医医院建立为紧密型医联体。近2年来,陆续派出各科医疗骨干共20余人到分院驻点,支援分院开展新技术新项目,着力提升隆安分院的医院管理、医疗服务能力,取得了明显成效。医联体医院隆安分院整体面貌有了明显的改善。2018年当年分院门诊人次提高了10.8%,出院人次提高了15%,三级手术比往年同期增长54.1%,四级手术比往年同期增长70%,分院专科医疗技术水平得到明显提升。
广西江滨医院(自治区第三人民医院)还对口支援革命老区百色市两家县级综合医院:百色市田东县人民医院和田阳县人民医院(近期改为百色市田阳区人民医院)。广西江滨医院(自治区第三人民医院)每年派出各科20余名临床医疗骨干到两家医院长期驻点开展医疗工作,为帮扶对口支援医院在学科建设上取得明显效果。
此外,广西江滨医院(自治区第三人民医院)还积极开展社区医疗服务,先后与南宁市桂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兴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紧密型社区康复联盟。针对社区专科医师紧缺的情况,通过派驻临床医师和功能诊断科医师到社区开展临床医疗工作,着力提升基层卫生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让社区居民在家门口就享受到三级医院的医疗服务。
经过不断努力,广西江滨医院(自治区第三人民医院)在助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各项能力提升、解决医疗卫生资源分布不均衡、发展不充分问题方面,都发挥了积极作用,使群众能就近就医,受到社区居民、县级医院和患者的欢迎和赞誉。(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