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昕开的什么车农工甘肃省委员会反映,医学健康科普教育,是将医学科学知识、防病治病方法、医学保健措施和健康生活理念,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传播给公众,提高全民健康意识,提升健康素养,倡导健康生活,降低医疗资源支出。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发展及经济的繁荣,人们快节奏的生活和工作方式、不良的生活习惯以及生活环境的变化,导致亚健康状态人数越来越多,中青年过劳死、猝死的发生率也越来越高;同时老年人在医疗保健方面上当受骗的案例愈来愈多。通过分析,其根本原因还是医疗预防工作滞后,而预防工作的首要任务就是加强全民的医学科普教育。与此同时,人们在解决温饱之后,对自身健康和治未病也提出了更高质量的需求。加大医疗科普教育力度,使其高质量服务百姓生活,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
当前我省医疗健康科普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有:一是公众医学基本知识缺乏,难以实现科学就医用药。具体表现为患者和家属有病乱投医,过度治疗,过度用药。在医疗和用药上造成不必要的巨大浪费,加剧了医患矛盾,助推了看病难、看病贵。过度治疗不仅对患者身体健康造成伤害,同时,也加大了自身和家庭不必要的经济负担。抗生素的滥用,造成抗生素赖药性的增大。盲目听信虚假医药广告宣传,甚至听信迷信等,为虚假医疗机构的行医和假冒伪劣药品的泛滥提供了滋生的土壤。二是队伍缺乏,存在人才空档。专业的医疗健康科普人才,并不一定是某学科的专家、权威,而是需要有足够的基层工作经验,要学会如何开展亲民的演讲,要有独创的思维模式,能够把科普小知识通过打油诗、顺口溜或俏皮话的方式传递给大家,让科普变得更加接地气,通俗易懂,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让科普落到实处。三是宣传缺位,存在认知误区。
认为医疗科普对象主要是针对患者,健康人群无需进行医疗科普;医疗科普事业是社会公益性事业,无利可图,不少人不愿意从事和参与医疗科普宣传;医疗科普工作是科普工作者的事,与其他人无关等等,这些认知上的误区,无疑严重制约了医疗科普工作的健康发展。四是财政和社会对医疗科普工作投入不足。由于缺乏必要的经费,难以建立起科学有效和持续的医疗科普工作。五是虚假医疗医药广告误导公众。由于缺乏获得正确健康保健知识的渠道,不少人上当受骗。特别是电视虚假广告的不良事件时有发生,加大了社会矛盾。
为进一步做好医疗健康科普教育工作,切实提高全民健康意识、提升健康素养,倡导健康生活、降低医疗资源支出,建议:
一、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社会认知。政府主管部门牵头,各部门联动,高度重视全民医学科普教育,报纸、电视、新媒体等新闻单位加大对开展医疗科普工作重大意义的宣传,使之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在全社会形成推动医疗科普工作的良好氛围。
二、聚合各方力量,确立推广主体。卫生健康部门牵头,区县卫健、工会、医保等部门指导,组织引导社会各公益组织,整合爱心企业等社会力量,形成全社会医学科普教育的强大推广体系。组织广大市民参加各类有奖健康公益活动,如跑步、爬山、体育运动及健康科普答题,其中跑步计步奖励效果最好。
三、吸纳社会精英,加强队伍建设。组织老科技工作者、医学高校师生、医学研究工作者、媒体工作者等参与医学科普宣传,加强志愿者队伍建设。组织开展医学科普专家、志愿者等交流培训。鼓励医疗机构学科团队,充分发挥专业优势,从治疗疾病转向预防与治疗并重。针对不同时期的健康热点问题进行科普宣传,及时辟谣,传播权威信息。
四、整合投入渠道,加大资金支持。通过设立医学科普教育专项基金,引导医疗机构、医药企业、医药连锁店、公益组织等积极参与,多渠道争取资金项目支持,鼓励社会各界积极组织和参与医学科普活动。
五、整顿社会秩序,优化科普环境。加强部门协作,依法整治虚假医疗医药广告、违禁出版物、媒体失真宣传等问题,对查处的众多“伪”医学科普事件进行曝光和处理,特别是对借科普宣传之名涉嫌传销、销售假药等违法行为,应予以严厉打击,防止人民群众上当受骗、保护人民权益,营造良好的健康科普教育环境。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