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棱香木。当我们迈进校园便开始了系统的学习,真正的去了解这几千年以来发生的一些我们民族传统的“
孔子说“人之初,性本善”,儒学作为“性善论”的代表,表达人从孩提时就是善良的,是后天的环境和教育才导致了这个人的品格形成,而在汉代时,赞同并将儒家精神融合到“治国之道”的就是我们最早接触的一位历史人物——匡衡。
凿壁偷光的故事我们在小时候就听大人以劝说的名义来教育我们学习,讲述的是匡衡小时候家境贫寒,在晚上没有蜡烛可以用来照明学习,所以凿开了邻居家的墙壁,通过凿出来墙壁的孔洞透出来的光用来照明学习。形容一个人学习刻苦的程度,以此来激励后人要不怕困难艰苦奋斗。
邻居也被匡衡这种好学的精神所打动,不仅没有追究匡衡凿开墙壁的责任,还允许他和自己家的孩子一起上学接受教育,最终匡衡成为了汉代的名相,后面还被皇帝封侯,这种荣誉可以说是贫民出身的他自己努力奋斗得来的。
我们不可否认匡衡为国家做出的奉献,可也不能抹去在他在朝倾权野的同时,利用自己的职位占有土地。在汉代私占土地可是重罪,匡衡最终被割掉侯爵贬为庶民,一朝辉煌因为自己的私欲功亏一篑,多年来的努力也都没有了。
在我们小学二年级就学习了一篇课文《孔融让梨》,描写幼年时的孔融把最大的梨子让给了自己的哥哥,自己选择了一个小的梨子,教育人们要懂得谦让。其实在现在看来,人都是有占有性的,通常会选择一件最好的给自己,孔融当时在幼年就选择把好的刚给哥哥姐姐,也能证明孔融当时是一个很好的又懂事的孩子。
可是我们只知道这些,却很少有人知道当时让梨的孔融在后期却拒绝赡养自己的父母,可以说是颠覆三观的改变,所以说后天的教育和环境对一个人品行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牙牙学语的幼儿都能把李绅的这首《悯农》背的非常熟练,教育我们要珍惜劳动者的成果,珍惜粮食不浪费……可就是这样一位“怜悯”农民的人,晚年确实一个骄奢淫逸样样俱全的人,李绅在家中频频大宴宾客,整日喝酒作乐,一次的花费就是巨资,浪费的东西更是数不胜数。
李绅在做官后还经常利用自己的职位压迫威胁他人,以便自己得到好处,更是利用自己的职务黑白颠倒导致了当地很多的冤假错案,最终查明真相后李绅得到了自己应有的惩罚。
我们总在从前的人走过的脚印下再继续前进,能够学习他们优秀的地方,也要摒弃他们浮躁野蛮的地方,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正是有了这些流传下来的典故,从小指引我们教育我们,在我们的成长道路上时刻警醒我们,我们才能更好的成长,变成一个更优秀的人!
可这一路上我们会遇见很多诱惑和阻拦,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坚守自己的初心,不在逐渐的大环境下动摇自己,就像我们前面提到的那些历史人物一样,他们年轻时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典范,是我们人格启蒙就会学习的榜样,可后来的他们没有经受住诱惑,一个一个都最终走向了毁灭。
他们一定很后悔,后悔自己为什么没有坚守住自己的初心,后悔自己为什么身居高位以后却不能再像从前一样体察民心,真切的关心人民的生活疾苦,而是放纵自己只顾自己享乐。其实也证明,一个人如果只在意自己的享乐而不顾别人的苦痛,那这个人很快也就会“跌落神坛”,希望大家能够坚守自己的初心,继续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