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落天堂河北新闻网讯(通讯员李雪松 河北日报记者王育民)连日来,在河北省滦南县安各庄镇西姚各庄村,种植户姚宝芝在大棚里忙得不亦乐乎:“现在采摘的这种果子叫‘黄姑娘’,可以从每年2月份一直采摘到8月份,全都是发到城里超市去卖,‘洋柿子’让咱致了富!”
姚宝芝所说的“洋柿子”,是唐山滦南等地对西红柿的俗称。安各庄镇地处沙区,过去主要种植传统农作物,由于种植方式单一,农业收入水平不高。针对农户对改变传统落后的农业经营方式的诉求,近年来安各庄镇党委、镇政府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推广以西红柿为主的棚菜种植,以党建引领特色蔬菜种植进而带动农民致富。目前,全镇设施蔬菜大棚已有15000个,西红柿年产量达7.8万吨,年种植收入达2.8亿元;“滦南安各庄番茄”被评为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番星”商标被评为河北省著名商标,“安各庄番茄”也已成为当地农民“致富果”。
大棚种植西红柿需要技术型人才支撑,也需要经营和管理型人才参与。安各庄镇党委深入实施党群共同致富“头雁领航”行动,注重发现和培养懂经营、善管理的农村实用人才,引导党员致富骨干依托自身优势,充分发挥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的“双带”作用,结对带动身边群众共同开展生产经营。
在西姚各庄村,姚宝芝是大棚种植西红柿的“第一人”。“初期推广时,大家都有所顾虑,担心种不好、产出不高、努力白费。作为党员,我就先站出来‘吃螃蟹’,有了经验才能让大伙安心。”姚宝芝说,通过示范种植,大棚西红柿的亩效益超万元,大大超出了传统作物种植效益。于是,当地农户种植西红柿的积极性调动了起来,西红柿种植范围从西姚各庄村一直扩展到郑横坨南、中姚、东一六、西一六等村。
随着西红柿越种越多,如何让整个产业发展越来越好,成了安各庄镇的工作重点。经过充分调研和科学分析,该镇把目光放在了实施经营产业化和生产标准化上。
“我们创新采用‘市场+协会+基地+农户’模式,提高蔬菜生产组织化程度,同时以点带面推广绿色生产,已建成铁匠庄、西姚、高横坨三个无公害标准化示范村。”安各庄镇党委副书记、镇长李志楠说。
为了“绿色生产”“无公害”“标准化”这个产业发展方向,连日来,在农户忙于收获的同时,安各庄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负责人李恩福一刻也没有停歇,他带领工作人员协助上级相关部门在各个大棚穿梭,采集农产品样本进行农药残留检测。“过去我只是研究农业种植技术,去现场帮农户解决一些问题,带着种植大户定期进行新技术新品种的参观学习,今年镇里建立了农产品快速检测室,虽然更忙了,却进一步保障了农业生产绿色、优质。”李恩福说。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为凝聚当地沙地大棚西红柿产业的发展合力,安各庄镇还成立40余家蔬菜合作社,并建立合作社联合社及经纪人协会,把分散的各合作社及百余名经纪人联合起来,组成强大的销售组织网络,确保西红柿畅销无虞,持续推动优质产品走向更大市场。
此外,自2018年开始,安各庄镇已举办了三届“河北滦南·安各庄番茄文化节”,通过“丰产优质王争霸赛”“阳光培训”等一系列活动,促进西红柿种植技术交流,助力优化新品种,提高农民科学种植的积极性和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