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立峰后台揭密成功,有时候往往就“差一点点”,实际上这个道理也适合用在教育孩子方面。当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不论你的孩子有多么不优秀,有多么调皮,多么不争气,但是我们永远都不要放弃自己的孩子。要知道在这个世界上本一开始是没有“坏孩子”,孩子刚出生的时候干净的如一张白纸,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能力。
人各有其才,只要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再结合因材施教,相信不成器的孩子也会慢慢改变。即使我们没有及时找到孩子的闪光点,也不要着急,最需要的就是父母的耐心,发现等待和宽容。要知道像爱因斯坦这样的天才,曾经在学校因为表现的平庸,还被教导主任批评说“一事无成”。
实际上和爱因斯坦一样,早期平庸的孩子还有很多,小儿科医学家的蒙斯克,小时候到了三岁还不会说话,很多人都以为他是一个低智儿,可谁又能想得到这个到三岁不会说话,每次开口都是慢吞吞的蒙斯克,最后会成为小儿科里赫赫有名的医学博士呢?
每一个孩子的成长都不可能一蹴而就,都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个漫长的过程里,孩子是有自己身心发展的规律。比如,有些父母可能会抱怨孩子考试太过粗心,不该错的地方会频频犯错,其实这并非是孩子的本意出错,而是孩子的年龄比较小,他的大脑和神经系统都没有发育完善。
在记忆和注意的短暂瞬间,包括思考的不周密,都会造成他们的粗心、大意。每一个孩子的成长速度都不同,有的孩子很早的时候锋芒毕露,有的孩子开窍的会比较晚,可能很多家长也看到过一些例子,比如,孩子在小学的时候成绩一般,到了初中、或者高中的时候,他们的成绩会有着明显的突出和优秀。
每个人的一生在不同阶段都会有不同的使命,在孩子的童年时期,他们的使命便是学习和掌握知识,小时候知识掌握的有多牢固,在日后的人生成就上也会有多丰富。孩子们为了这一使命,他们必须学会把学习当成一种责任,而这一阶段的使命同样也是父母的使命,让孩子学会忍耐、学会付出,这不仅仅是学习中的需要,更是父母和孩子人生共同的一种修炼。
学习从来都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情,没有付出就没有回报,很多人都比较向往西式的快乐教育。其实在国外那些优秀的学生们,他们同样需要付出很多努力才能够取得优秀成绩。就拿新加坡的教育来说,据说在新加坡中小学的教室后边,都会挂着一把戒尺,当孩子表现不好的时候,老师就会用戒尺把孩子手心打三下。
寓教于乐的快乐教育固然是好,但让孩子去体验学习的辛苦也非常重要,没有辛苦的孜孜不倦,又何来学习优秀一说法呢?那些优秀的尖子生,他们所付出的辛苦和努力,都不是用肉眼可以看得见,我们要用心去感受、去体悟学习这份辛苦,小的时候让孩子对学习多刻苦一些,长大之后面对困难的时候才不至于一筹莫展。
不知道有没有家长有过这样的体悟:孩子对孩子感兴趣,总是缠着爸爸妈妈学这个、学那个,结果学习班不少报,但孩子最后却是一事无成,只不过是学个三天两头的新鲜劲罢了。
其实这种现象非常普遍,在孩子的童年时期他们喜欢探索、也喜欢学习,但兴趣却并不代表就一定会“学有所成”。有些孩子明明对舞蹈或外语非常感兴趣,但他们真正接触之后,会发现现实和想象有所不同,以至于孩子在体验到现实之后,对之前苦苦追寻的兴趣抛之脑后、甚至是毫无兴趣。
虽然说兴趣是学习之基础,但家长们也要让孩子分清楚,兴趣到底是喜爱还是无趣里的一种消遣。我们在对待兴趣的时候,也需要把兴趣当成学习里的一种责任,如果只是把兴趣当成无聊里的一种消遣,最后不过是家长眼里的“猴子搬玉米,前边掰后边扔”。
比如说有一个孩子,她对画画非常感兴趣但并没有因此努力过,那么这个孩子长大之后,会如愿成为一个画家吗?只有兴趣没有努力只不过是幻想里的“假象”,也很难成为真真正正的现实。所以当孩子有兴趣的时候,家长们还要让孩子朝这个兴趣去努力,最终突破种种困难,把幻想里的“假象”变成现实。
努力让孩子知道学习是一种责任,是家长在培养孩子学习中最重要的一种使命。在生活中更多的是,要让孩子在认真努力学习的情况下懂得拼搏,积极向上、辛劳付出的责任感。尤其是孩子们在上学阶段,他们最重要的任务和使命就是学习,对于上学阶段的孩子来说,努力学习便是他们最大的责任。
所以说,父母在培养孩子积极努力的责任感时一定要从小树立,以便他们长大踏入社会之后,具备积极向上、有责任感的优秀品质。不管是工作也好家庭也罢,有责任感的优秀品质,才能成为优秀里的优秀者,在工作、家庭方面也能维系得非常优秀。
总体来说,我们在培养孩子学习阶段使命的时候,一定要让孩子掌握学习里的知识,此目的就是为了让孩子未来的人生可以获得更多成就。为了这个使命,孩子必须要努力学习、付出忍耐,这不仅仅是学习里重要的需求,更是父母和孩子共同的人生修炼。
而人生修炼的过程一定是辛苦的,不管是国内国外都是如此,我们提倡快乐教育,但不提倡快乐里的放松和享受。让孩子把努力学习当成一种责任,还需要激发孩子的兴趣,并朝这个兴趣努力不断突破,最后才能体验到兴趣里的另一番景象,这番景象就是孩子站在高处一览众山小的成就俯视。
*注:持续更新性文章!以亲身事例、各种家庭教育实例,来记录育儿感触的瞬间,励志于育儿方式的发现和探索,对育儿有想法的朋友,欢迎一起学习沟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