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时快e通编者按:暑热渐退秋意凉,刚刚陪伴孩子度过欢乐假期的家长们,正在为即将到来的开学季而忙碌。新学期要准备些什么?如何帮助孩子调整好状态,迎接新的学习生活?家长该如何说,孩子才愿意听?如何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本期我们为大家介绍一些家庭教育书籍,既有国内外前沿的家庭教育理念,也有可操作的实践方法,帮助家长更加了解孩子,学习做智慧型父母,更好地帮助孩子适应新学期的生活,让他们快乐学习和成长。
“教了好多遍,孩子怎么还是学不会?”“贪玩、磨蹭、注意力不集中,孩子的毛病怎么这么多?”“别人家的孩子都那么优秀,我家的孩子竞争不过别人怎么办?”……相信不少家长都有类似的各种焦虑,而在这些焦虑中,有三分之二都是关于孩子学习问题的,应该如何激发孩子的学习动力呢?
我们不妨翻开马紫月所著的这本《让孩子为自己而学》,作者教父母如何通过运用RAPC学习动力模型,培养孩子面对困难、战胜学习挫折的能力,教父母引导孩子进行目标管理和时间管理,使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另外,针对父母在解决孩子学习问题上的困惑,为父母们提供实用、有效的解决方案。
从事17年儿童心理与学习能力研究的作者通过家庭辅导与咨询、培训和公开课等接触过几千个家庭案例,发现和孩子学习有关的问题是家长最关心也最焦虑的,其中集中一个问题——孩子对学习缺乏信心、动力不足怎么办?
作者把自己多年来辅导各种儿童及家庭的案例进行了整理和归纳,并以自我决定论为理论基础,总结出了一套能有效帮助孩子提升学习动力和自我管理技能的“RAPC学习动力模型”以及以此模型为依据的儿童学习动力解决方案。据书中介绍,已有十多万个家庭从这个模型中受益,帮助孩子重拾学习信心,让孩子逐渐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什么是RAPC学习动力模型?具体而言由4个部分组成:R(relationship):关注内在需求,建立认同和信任的情感支持;A(autonomy):激发自主能力,让孩子能够自己做出选择、决定和掌控行为;P(positive):正向帮助,启发孩子自我改进的力量;C(competence):能力感,引导孩子看到自己能力增长的过程。
为了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个模型,作者坦然地以自己的学习经历为例:她曾经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差等生”,严重厌学直至逃学,对学习完全丧失信心的她被诊断为“适应性障碍”和“重度抑郁症”,后来曾多次企图自杀。幸运的是,她遇到了一个老教师,在他的帮助下,她从班级倒数第1名上升到班级第14名(全班共42名同学)。后来,成绩一直呈直线上升,在班级、年级均名列前茅。在这个过程中,这位老教师是怎么帮助她找回学习动力的呢?
首先,R:建立关系和情感连接。这个老师每天陪她聊天、带她去市场买菜,去乡下体验采摘蔬菜,在这个过程中,她感到自己是被老师接纳和欣赏的。其次,A:自主,你的未来你掌控。对于学习这件事,老师把思考和选择权交到她的手中。P:正向帮助。老师通过让她做试卷,用她所得的实际分数证明她自己的能力,基于现实的分析和实际有效的方法,给了她足够的信心。C:胜任的力量。让她从一步步的努力中,获得成就和信心。从案例中我们得到启发,关注孩子的内在需求、激发孩子的自主能力、正向帮助、让孩子体验到能力感,是提升孩子的学习动力和自我管理能力四个重要因素。
该书是一本关于儿童学习潜能开发,集科普性、实用性与可操作性于一体的家庭教育指导类书籍,其中所运用的案例,都是作者在工作中遇到的实际家庭辅导案例。作者以“案例+问题分析+实际解决方案”这样一个架构组合而成,希望能为父母们提供一套清晰、深入且行之有效的培养孩子学习能力的方案。通过这些真实案例,让家长了解到孩子真正有效的学习,不是依赖于说教和管制,而是源于被爱、自主、能力和自我信任的心理需求获得满足后,孩子自发生成对学习的渴望。
新学期即将开始,意味着孩子们即将迈入学习新阶段。而很多家长在将孩子第一次送进小学时都有些焦虑,因为经历着从幼儿园向小学转变的孩子们往往会胆怯、畏惧,如何帮助孩子尽快地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呢?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会会员、长期从事青少年心理研究的钱诗金在其所著的《好方法决定好成绩》书中介绍了60个真实案例,阐述在幼小衔接时期孩子和家长会遇到哪些问题,作者以专业的知识和理论,告诉家长应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不同于其他育儿书籍,这本书没有艰涩难懂的理论和太多的说教,每一个小章节都围绕一个父母关心的话题入手,先阐述一个很有代表性的案例,然后作者针对这个案例进行简单明了的点评,最重要的是,文中还提出许多切实可行的方法,这些方法都非常具有启发性、实用性和指导性。
在“提高孩子的注意力”这个小节中,作者就以一个自控能力差、好动的一年级小朋友叶西西为例。西西上课时,每节课只能保持5分钟注意力,爸爸妈妈用了各种办法,但收效甚微。和西西爸爸一样,很多家长都对自己孩子的顽皮和坐不住而苦恼,甚至疑惑——这孩子是不是得了多动症?作者认为,保持注意力对孩子的学习作用是巨大的,但是,一年级小学生的注意力保持时间最长大约20分钟,家长不要要求太高,也千万不要把爱动和多动症混淆。书中,作者还分享了一些提高孩子注意力的方法:比如,给孩子提供简单的学习场所,避免过多的外界干扰。另外提倡劳逸结合、多运用心理暗示等。
晶晶是个6岁的小男孩,新生开学第一周,头三天还兴冲冲地去学校,可第四天就懒得背书包了,后来更是常常逃学。妈妈问他:“晶晶怎么不想上学呀?”晶晶说:“上学真没意思。”作者认为,孩子厌学是很正常的现象,尤其是刚上一年级的孩子。家长首先要克服焦虑心理,冷静地观察孩子,与孩子交流,找出原因。通常有三个原因:与亲人感情有关,比如不想离开亲人;父母给孩子的压力太大,比如“你不听话,就告诉你们老师”或者“你不好好学习就让老师批评你”等威胁的语言刺激孩子,给孩子造成很大的压力,对上学产生了恐惧感;不完整家庭结构也会使孩子不愿上学。作者建议家长先找到原因,再有的放矢,找出相应的对策,让孩子逐渐喜欢去上学。
除了学习上的一些问题,作者还列举了一些与老师相处、与小朋友相处的问题,例如在“让孩子喜欢他的老师”这个小节中,作者以一个叫许微的小朋友为例,因为他和老师闹了别扭,就和家长说,不喜欢老师了。作者认为,孩子的心理比较稚嫩,看待问题仅凭自己的感觉,也许就因为一个眼神,他会认为老师不喜欢自己,进而讨厌老师,讨厌老师的讲课。因此,一旦父母发现孩子思想有波动,就要及时和老师联系、沟通,帮助孩子消除误会,恢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该书还阐述了如何培养孩子的观察力、思考能力、注意力,如何提高孩子的注意力、记忆力、语言表达能力、听课能力。同时,作者建议家长把爱护和培养孩子的兴趣放在第一位,用爱心帮助孩子获得学习的自我价值感、激发孩子对科学的兴趣、帮助孩子树立远大的理想,本书内容精确且翔实地阐述了作者多年的观察心得,并从许多例子当中教育父母该如何从日常生活中去引导孩子自然地快乐学习。该书还提供脑科学的知识、最新发现和案例研究,以及读者可以采取行动的具体建议,教你如何让孩子走上自主学习的成功道路。
文化世家不仅强调家风承继,向高贤大德学习,保持德行不坠;另一方面努力做好自己,成为新一代的典范。家风是一个家族(家庭)的精神内核,是一种无言的教育,是一种道德力量,也是一个社会的价值缩影。本书选录了汤霖、梁漱溟、叶圣陶等八位中国文化世家后人讲述的他们自小熏陶的家风家训故事,读者们可以在感受他们所取得成就的同时,也深入了解他们对子孙的教育方式。在不经意的耳濡目染中,教育孩子如何成人,如何成才,这也是家风家训的魅力所在。
亲子沟通是一门艺术,世界上最成功的家庭教育是在父母与孩子的沟通中不知不觉中实现的。只有这样,与孩子的沟通才会变得顺畅、有效,跟孩子才会彼此互相理解,亲子间的关系才会更加和谐与融洽。本书讲述了亲子沟通的50种技巧:10种与孩子心灵碰撞的沟通技巧,9种让父母树立良好形象的沟通技巧,11种培养孩子自主学习的沟通技巧,5种培养孩子良好生活习惯的沟通技巧,6种与青春期孩子的沟通技巧,9种让孩子配合父母的沟通技巧。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这句中国的老话正在被越来越多的现代心理学和教育学研究所验证。美国哈佛大学教育学博士王涛,为您讲解如何体现爱的管教和管教的爱、如何正确与孩子交流、呵护孩子情感智力的发展。王涛博士认为,在没有规矩的爱中长大,孩子失去了感恩;在没有爱的规矩中长大,孩子学会了自卑;在没有规矩也没有爱中长大,孩子失去了敬畏;在规矩和爱中长大,孩子学会了谦卑和自信。
作者:威廉·斯蒂克斯鲁德(William Stixrud)、奈德·约翰逊(Ned Johnson) 译者:叶壮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享誉全美的临床神经心理学家威廉·斯蒂克斯鲁德博士与亲子互动和焦虑管理教育专家奈德·约翰逊强强联合,共计60余年脑神经科学研究成果和一手的临床案例和咨询经验,总结成了这本书的内容。本书提供脑科学的前沿知识、行为疗法的最新发现、来自数千名儿童和青少年的案例研究,以及读者立刻可以采取行动的具体建议,教您如何让孩子走上自律自控自主的成功道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