哑肾2022年全国两会今日落下帷幕。本次两会上,相关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议案提案一如既往地被视为教育领域的“风向标”。在代表委员们热议的教育话题中,以下六大教育热点更是直击家长内心,引起广泛热议。
全国政协委员、江苏省政协副主席、南京师范大学教授朱晓进认为,“双减”不是目的,实现立德树人目标才是根本。如果不把中高考“指挥棒”跟“双减”落实途径和实施路径协调起来,部分家长的困惑和焦虑仍难以消除。他在调研中发现,不少家长用请家庭私教的方式代替进入校外机构培训,使得费用翻番,家长负担更重。
朱晓进在调研中还发现,校外培训机构锐减,未能直接有效地转化为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他说,过去校外培训机构热的出现,是因为它在一定程度上能满足部分家长对高质量教学的多元需求。因此,应该考虑如何通过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来满足这种需求。同时,将优质的校外培训资源引入校内进行服务,提升校园活动的丰富性、专业性和选择性。
针对学生和教师在校时间延长,一些学校缺乏活动场地和匹配师资,有时只能增加作业量来填充延长的时间的状况,朱晓进指出,如何用好这段延长的时间,是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如果大部分教师每周工作时间超过50个小时,还需应付各项任务和检查,会加剧职业倦怠,无暇投入更大精力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朱晓进建议,要同步推进校外培训机构压减和课堂教学质量提升,夯实教育教学主阵地。同时,要同步深化中高考改革,确保命题方向与“双减”精神相吻合。
“要缓解中国家庭的‘教育焦虑’,关键在教育体制改革。建议尽快推进九年制义务教育体制改革,缩短学制、取消中考、普及高中,实行小学到高中的十年制基础义务教育。”
可通过调整课程设置与教材内容,把小学六年制改为五年制,保留初中三年制,普通高中三年制改为二年制。同时,把小学入学年龄推迟到7岁,这样更有利于儿童身心健康发展。他还强调,除了缩短学制外,必须限制课程难度和考试难度,将目前的遴选型考试改为达标型考试,取消“初升高”的遴选式考试,把学习和考试压力推迟到高中阶段,可以减轻初中阶段学生升学考试压力,这将有利于我国青少年的整体身心健康发展,有利于提升中华民族未来的整体竞争力。
甘华田说,把接受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选择,从初中阶段推迟到完成普高教育之后,避免升学竞争和职业选择的低龄化,可以让更多有潜力的孩子做出恰切的选择,从制度上彻底解决中小学的内卷,缓解中国家庭的“教育焦虑”。
2022年高考近在眼前,全国政协委员、南开大学教授钟茂初提交的《关于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学科相关专业招生名额按各省市区考生公平分配的提案》引起考生和家长的热议。在这份提案中,他认为出于公开角度考虑,建议凡是进入“双一流”第二轮大名单的高校及学科在招生时一律取消各种加分,以高考裸分公平录取。
“‘双一流’高校在各地区招生比例应该和各地区当年的应届考生比例大体相当”。
这个提案得到了高考大省而非高教大省的老百姓的大力支持,如河南、安徽和山东等地区的考生和家长,对此非常认可。钟茂初表示,我国各高校在招生中,对本地生源还是有侧重的,在这种情况下,那些没有顶级高校的地区在每年的高考中非常吃亏。
在取消高考加分的问题上,钟茂初认为这种加分会带来高考的不公平,也不利于人才的选拔。他的这个观点,一方面获得了很多考生和家长的认可,但另一方面也有人认为值得商讨。后者认为,我国的高考加分制度执行多年来取得了不错的成效,为社会的公平和稳定带来了很大的推动。适当取消部分高考加分政策是可行的,如果全面彻底取消一些高考加分政策,不是特别妥当,比如对英烈的直系亲属加分。
不管是支持的声音还是认为值得商讨的言论,伴随着这份提案的提交,对于部分制度进行一定的修正,或许可以更好地推动我国高考公平的进一步实现。
一份来自新华网的调查显示,69.75%的网民认为高质量教育首先要关注青少年体质,重视心理健康。有网民认为,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是家庭与民族的未来。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亲子沟通不畅导致的青少年自杀,2021年引爆网络的成都49中学生坠亡事件,以及抑郁症低龄化突出等问题,引发社会担忧,引起了两会代表委员的高度关注。
全国政协委员俞敏洪在今年向两会提交的《关于重视青少年抑郁预防和治疗的建议》中就指出,国家层面要进一步高度重视青少年抑郁等精神困惑问题,建立教育部、卫健委、团中央等部门联合行动的机制,形成全社会重视青少年精神困惑问题的氛围。
对于青少年存在的心理危机,全国政协委员黄晓娟分析认为,这与信息渠道的增加和学习压力的增大有关。她建议,在我国目前中小学校专职心理教师师资及软硬件建设情况都不容乐观的情况下,地方财政在拨给学校的义务教育年度经费中,要增加心理健康教育专项经费,实行专款专用。同时,中小学校要把心理健康活动课列入课表,逐步覆盖到农村学校,加强对在岗教师的培训。
在预防青少年心理危机方面,全国人大代表、西安广播电台播音部主任孙维建议开展深度家校合作,为孩子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她提出,通过教师家访、家长课堂等形式,让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都回归到孩子的发展需要上,破解“唯分数而学”“为成绩而学”“为父母而学”,让孩子为自己、为求知而学。
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在今年提交的提案中,建议取消中小学生各种艺术类等级考试,同时推动博物馆、美术馆成为学校的“美育课堂”。
在学校开齐开足美育课程的提前下,吴为山认为,应大力鼓励各个学校根据自身办学优势,将具有民族地方特色的艺术、体育活动编入课程,如蒙古族的摔跤、藏族的锅庄舞、瑶族的竹竿舞,陕北的剪纸、苏州的版画、天津的泥人等。通过“教会、勤练、常赛(展)”,使学生从小增强体质、陶冶情操。
他同时还建议,在美育中融入体育精神,在体育中贯穿美育思想。比如,观赏表现体育精神的美术作品,聆听表现运动节奏的音乐作品,在舞蹈编排中结合体育类的动作,观赏体育类的经典赛事、电影等,使学生对于身体美、运动美有更为艺术化的理解和领悟。在体育教学指导中,向学生传授与运动美相关的知识,增进他们对于身体美的感知力和理解力,引领他们在运动中发现审美、享受乐趣。
这一信号指向让孩子学习非功利化,真正享受教育,提升美感。同时减少孩子负担,增进不同发展区域教育公平化。
影视剧《隐秘的角落》让校园欺凌暴露在更多人面前。据心理精神科专家介绍,长期遭受校园欺凌的学生成绩下降、不良情绪增多,严重的甚至会引起自杀。相关研究也表明,童年时期经常处于欺凌中的孩子,他们在成人时期都存在患有精神错乱的高风险,比一般人高出4.5倍精神病风险。
作为广受家长关注的话题,自然也引起了代表委员们的重视。全国政协委员曹园雅、莫俊文建议:
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出台相关规定并开展预防和治理校园欺凌事件;校方要加强普法教育和反欺凌知识科普,指导学生在被欺凌或目睹欺凌时采用正确的应对措施,并教导孩子们平等待人待事,不恃强凌弱,拒绝任何形式的欺凌,营造尊重、平等、包容的校园文化;以学校或社区为基点,组织建立完善的反欺凌社团、机构等,帮助监督与处理校园欺凌事件;家长应努力创建良好的家庭环境,不让家庭暴力成为校园暴力的模仿对象;动员和鼓励心理工作者加入反校园欺凌的组织和队伍中,为受到校园欺凌的孩子提供心理咨询帮助,尽早发现问题并进行合理干预。
善的反欺凌社团、机构等,帮助监督与处理校园欺凌事件;家长应努力创建良好的家庭环境,不让家庭暴力成为校园暴力的模仿对象;动员和鼓励心理工作者加入反校园欺凌的组织和队伍中,为受到校园欺凌的孩子提供心理咨询帮助,尽早发现问题并进行合理干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