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缴费基数是社保知识中最常用的概念但还是有人不了解其中的含义 |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4/5/29 6:32:43 | 【字体:小 大】 |
金亨俊整容所谓的社保缴费基数,就是按照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作为参照,再按照本人每月的实际工资计算的出的缴费指数工资,就是每月的社保缴费基数,社保的缴费基数也是根据每月计算社保缴费比例计算缴费金额的基本数据。下面和大家分享我的个人观点:
我们所说的社保,包含了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生育险、工伤保险等五大保险,五大保险的缴费基数是基本一致的。在这五大保险中,其中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是需要由用人单位和职工个人按比例缴费的,生育险和工伤保险由单位承担全部缴费金额,个人不缴纳费用。由于用人单位需要承担大部分的缴费比例,但是在这个缴费比例的基础上,需要计算每月缴费的绝对值,这个绝对值的计算依据就是缴费基数。缴费的绝对值除以缴费比例,就是我们所说的缴费基数。单位的缴费基数分为两种形式。第一种是按照上年度本单位职工的工资总额来作为缴费基数,另一种是按照本单位上月的工资总额来作为缴费基数,单位职工工资总额的计算方式,就是每月在职职工工资之和的总额。
个人缴费基数,主要是指缴纳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的缴费基数。缴费基数的参照标准就是当地社保部门公布的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以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作为参照标准,这个参照标准就是100%的标准也就是基本标准。在基本标准的基础上,按照有关政策的规定,划定缴费的上限和下限。所谓缴费的上限和下限,是按照“保低限高”的原则来确定的,其目的是确保今后的养老金差距能够在一个合理的区间范围之内。保低就是通常我们所说的缴费下限,也就是按照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总额的60%来确定;限高就是就是按照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300%来确定,这就是缴费的上限。
根据当地社保部门划定的缴费上限和下限来计算的职工个人的缴费指数工资,也是作为衡量你是按照什么档次缴费的标准。按照社保法的规定,职工个人是按照本人的实际工资来作为缴费基数,但根据“保低限高”的原则,当本人的实际工资低于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60%时,就不能按照本人的实际工资来作为缴费基数,而是要按照上年度的职工月平均工资的60%作为缴费基数;当本人的实际工资高于上年度的职工月平均工资的300%时,也不能按照本人的实际工资作为缴费基数,只能按照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300%作为缴费基数。
缴费基数是衡量参保人缴费水平的重要指标。缴费比例是一个固定值,这是不能变的,全国的规定都是相同的,比如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是16%,个人缴费是8%,这个是不能变的,所有单位和个人都要按照这个比例缴费;但是缴费基数是一个变动值,这个变动值的是根据本人的职务、岗位和工资的变动而变动的,缴费基数越高,缴费的标准也就越高,今后的养老金就会越高。比如在同一个单位按照60%的标准缴费和按照300%的标准缴费,每月的缴费金额相差了5倍,计入个人账户的资金余额也会相差5倍,个人账户养老金也会相差5倍。
但在养老金的计算中,除了个人账户养老金以外,还涉及到基础养老金的计算。基础养老金的计算是按照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和本人历年平均缴费指数工资之和的平均值来作为计发基数,每缴费一年发给1%的基础养老金。在基础养老金的计算中,计发基数是非常关键的,计发基数由两个部分组成。一个部分就是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这也是一个固定值,在同一个统筹区,在当年办理退休的人,这个数字都是一样的;但平均缴费指数工资就是一个变动值,这个变动值就是每个人的缴费基数不一样,所以根据缴费年限进行平均以后,缴费指数工资也是不一样的,平时缴费基数高的人,经过平均以后平均数就会高,所以最终的计发基数就会比较高,基础养老金所计发的1%就会更高。
综上所述,社保的缴费基数,是计算各种社保种类缴费的基本数据,这个数据是以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作为参照,根据本人的工资得出一个缴费指数工资,这个缴费指数工资,就是我们每月的缴费基数。缴费基数越高,再加上缴费年限越长,今后的养老金就会越高。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
|
栏目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