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掷羽毛球的学问明日,有三部新片将要登陆全国院线,分别是由郑芬芬导演,张子枫、彭昱畅主演的奇幻喜剧《快把我哥带走》;马楚成导演,梁朝伟、吴亦凡、唐嫣、杜鹃主演的动作喜剧《欧洲攻略》以及朱延平导演,王宁、孔连顺、王智、梁超、吴孟达、郝劭文等主演的动作喜剧《新乌龙院之笑闹江湖》。有意思的是,三部新片都是知名的“IP”打造,《快把我哥带走》是漫画家幽灵的人气连载漫画,有很庞大的粉丝基础,也有改编成的同名动画和电视剧;《欧洲攻略》则是导演马楚成与主演梁朝伟继《东京攻略》与《韩城攻略》之后的攻略系列第三部;《新乌龙院之笑闹江湖》则是朱延平导演在24年之后,再次重拾“乌龙院”这个IP。新京报采访了影片部分主创,对于为何改编IP,改编过程中与原著的不同,进行解析答疑。
幽灵创作漫画;中日合作改编同名电视动画;企鹅影视/中汇影视出品同名剧集
《快把我哥带走》是双胞胎姐妹漫画家幽灵的人气连载作品,漫画描写了霸道妹妹时秒和二货哥哥时分,以及“甄开心”“万岁”“妙妙”等同学间的各种怪咖故事。作为国内“条漫”(一条横的或竖的且没有限制格子数的漫画)轻松风趣,拥有着庞大的受众,甚至在韩国、日本也拥有固定粉丝。
前两年,该漫画的影视改编版权被深圳中汇影视公司买走。万达影视制片人吕旭之前就看过这个漫画,表示特别喜欢,就想改编成电影,经过协商之后,由万达影视主控,深圳市中汇影视公司联合开发。“大约同时期,他们把剧授权给了企鹅影视,基本上同步操作电影、动画和剧集的制作。”2017年4月,国内与日本动画制作公司一块制作了同名动画,在腾讯视频播出;2018年6月,同名电视剧也同样在腾讯视频播出。
之所以将这个漫画改编成电影,有两点非常吸引制片人吕旭。一是漫画的风格非常有趣,一般的漫画都是二次元,脑洞很大,想象力很丰富,“但是幽灵漫画有一个很大的不同是她们画的所有东西,行为举止虽然有点小夸张,但是在生活中是能够找得到的,我能够代入进去,这提供了一个改编的先机。”真正让他下定决心一定要做这件事,是因为漫画作者更新了一话父母离婚的话题,“原著漫画本来是一个很开心的漫画,但是这一话却能看哭人。”吕旭看到这一话的时候,想到了当下独生子女的孤独感,“因为我当过高中老师,那会开家长会的时候,六成父母都来不了。后来来北京之后我做过一个调查,北上广深离婚率非常高,我记得有一个数字,忘了是哪个年龄段的,离婚率达到40%多。”正是由于漫画中父母的离婚率和现在独生子女普遍存在的孤独感,让吕旭看到这部电影改编的现实意义。
虽然电影没有用漫画中的故事线,但是吕旭说,电影中也保留了漫画里特别好玩的一些元素,比如哥哥吃妹妹的烤肠。“前面喜剧的部分,一定程度上来自于原著作者,作者是电影的剧本顾问,我们每一稿都要和他俩探讨。”另外,电影中还用了大量作者之前漫画中的一些元素,幽灵之前有个讲明星偶像的漫画叫《头条都是他》,里面很多元素都被移植到了电影中。
因为原著漫画属于条漫,有点像小段子,没有一个完整的故事线,也没有叙事冲突。制片人吕旭当时比较痛苦,不知道怎么改编成剧本。有一天,他就跟原著作者聊天,说改编挺难做的,“做出来可能就是类似拯救父母的婚姻大作战,但是我觉得那样做的话就太家庭伦理剧了,心里有点不服。”原著作者给了他一个启发,说要不要看看漫画的名字,从名字上找点灵感。吕旭就想,要不就试试让妹妹许愿把哥哥带走,然后哥哥就真的走了。
正好那年回家的时候,微博上有一个“独生子女无法体会的痛”的话题,吕旭就翻了翻,评论区讨论的点特别集中,要么就是哥哥姐姐欺负弟弟妹妹的事,要么就是弟弟妹妹控诉哥哥姐姐的事,独生子女都在说国家欠我一个哥哥姐姐,或者欠我一个弟弟妹妹。“既然这个有话题基础,不如就从这个角度做一做。”吕旭和编剧商量就将故事设定为:哥哥时分被变走,妹妹时秒变成独生子女,而另一个独生女妙妙想要个哥,时分就成了她哥哥。这就让时秒和妙妙互换了一下,从时秒的第三视角出发,哥哥变成别人的哥哥之后,自己是什么样的感觉。
这种身份的互换是电影与漫画最大的不同。漫画中妙妙的描述很少,但在电影中戏份增加了很多,而之前漫画中时分的几个男生同学在电影中戏份就降低了。
香港导演马楚成是摄影师出身,最早给张艾嘉的《最爱》担任摄影师,之后又陆续为《红番区》《甜蜜蜜》《玻璃之城》等电影掌镜。1998年执导了处女作《幻影特攻》,1999年执导了爱情片《星愿》,《东京攻略》为他的第三部导演作品。一开始,导演马楚成就对这个电影系列有一个很清晰的定位,国外实景拍摄,走的是动作加喜剧的时尚路线,再加上导演本是摄影师出身,特别擅长镜头调度营造视觉效果,所以,相比当时的港片,整个系列的画面相当漂亮流畅。2000年,由梁朝伟、郑伊健、陈慧琳、张柏芝主演的《东京攻略》在香港上映,斩获票房2818万港元,位列当年香港电影票房榜第二位。票房上的成功,也催生出了第二部《韩城攻略》,由梁朝伟、任贤齐、舒淇主演,2005年内地上映,票房为4100万元人民币。
导演马楚成说,2005年《韩城攻略》在内地票房非常好,很多人让他马上拍第三集、第四集。但是,导演当时并没有想到第三集要拍什么,想不到拍什么东西好,“要题材好,要有科技感,本子也要好。”结果一等就等了十年,终于导演和编剧谈到《欧洲攻略》的时候,大家觉得对,不管是动作、剧情、电脑特效,还有整个格局都可以变得更大,相比之前的两部电影算是2.0版本的。“以前的市场跟现在的市场没得比,以前的市场拍一个五千万的,大家觉得好大了,现在随便收个两三亿的(影片)很多,所以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时间,在四五年前就开始筹备这个戏,我觉得等这么长时间是应该的。”
此次是梁朝伟继《东京攻略》《韩城攻略》后,时隔13年回归攻略系列。作为攻略系列的灵魂人物,不论演员阵容、场景、特效如何升级,梁朝伟始终是不变的男主角。梁朝伟塑造的风趣幽默的林特工,成为许多人心中雅痞男神的代表。
当初,导演马楚成找梁朝伟演第一部《东京攻略》的时候,脑海里就觉得只有他最适合,拍完之后觉得还是他最好,就没必要再换了。“如果能拍第四集、第五集,除非我们两个老得不能动,否则都希望往下走,还是我们原来的班底。我觉得这个是他的品牌,如果他不在的话没必要拍下去。”
演员阵容 相比前两部作品,《欧洲攻略》在演员阵容上做了很大升级,梁朝伟、吴亦凡、唐嫣、杜鹃、林子祥等。导演马楚成说,这次主要把很多演员的剧情放在比较重要的地位,更像是一个群戏,希望这个故事从整个结构上让观众意想不到。
酷炫感 从日本到韩国再到这次的意大利,《欧洲攻略》和前两部相比格局更大,影片开场就是黑夜里,梁朝伟穿着LED灯的衣服从山上一路速滑下来,特别酷炫。导演决定要拍《欧洲攻略》的时候,他看到一个广告,是有人穿着LED灯衣服在滑雪,“我当时觉得这就是《欧洲攻略》的开场,我把这个构思讲给梁朝伟听,梁朝伟也说太好了。”导演找了一个美国团队到阿拉斯加拍摄,这场戏花了1000多万人民币,100多万美元。
科技感 相比前两部作品,《欧洲攻略》融入了更多高科技的现代元素,片中最厉害的是有一个叫“上帝之手”的网络系统,是林子祥饰演的黑客发明的,所有人都想要得到的,它在电影里呈现的方式是非常现代。吴亦凡饰演的天才黑客,装备上也是科技感十足,在被敌人追赶的时候,通过手机就能手动操控天上的卫星发射炮弹将敌人击中。
漫画《乌龙院》;1994年电影《笑林小子2:新乌龙院》;1995年电影《新乌龙院2无敌反斗星》
《乌龙院》是台湾漫画家敖幼祥的成名作,1980年在台湾连载,讲述一座寺庙中,性格迥异的师徒四人,一面习武,一面挑战江湖的轶事。当时该漫画在台湾十分风靡,销量达百万册。1994年,导演朱延平将其改编成电影《笑林小子2:新乌龙院》,由郝劭文、释小龙、吴孟达等人主演,同年7月在香港上映,收获票房448万港元。其实,这个电影在当时无论是票房还是口碑都不算理想。之所以内地观众对于这部电影如此喜欢,主要得益于当时内地录像厅时代。因为影片是喜剧,并且主演郝劭文、释小龙当时又十分可爱,圈了一批粉丝。
《新乌龙院之笑闹江湖》仍然由导演朱延平执导,王宁、孔连顺、王智、梁超、吴孟达、郝劭文等主演。之所以时隔24年才又开启这个系列,很大程度上依然是想把冷饭炒热,观众对于“乌龙院”这个品牌依旧十分喜爱,内地近年来又十分缺乏同样把儿童、古装、动作、喜剧结合在一起的类型电影,如能在市场分一杯羹自然皆大欢喜。最近十几年,港台导演北上之后,很大的一个共同点就是利用观众对于之前港片的热爱来打“情怀牌”,将十几年前的经典作品拿出来重制、重启、拍续集,而在故事、表演等层面的追求并不高,最明显的代表人物就是王晶、刘镇伟,《澳门风云》系列、“大话西游”相关的系列,都是如此。
时隔24年,这个取材自经典漫画《乌龙院》的IP又被重启了。除了已经去世的“长眉大师”李明炀和没有参演的释小龙之外,导演朱延平,主演吴孟达、郝劭文等乌龙院主创悉数回归,24年之后,曾经乌龙院的大师兄吴孟达此次荣升为“长眉师父”,而曾经的“臭屁文”郝劭文也升级成为大师兄,基本延续了旧版的人物设定。
为了能够勾起观众对于前作的记忆,新版电影中借用了旧版的一些影像画面,比如吴孟达抱着吉他深情演唱《吻别》的镜头,达叔与小红触电的画面,郝邵文与释小龙小时候的一块镜头,吴孟达抱着郝劭文用脑袋撞钟的桥段等。并且,影片结尾,导演还为观众制造了一个惊喜彩蛋,让旧版中吴孟达朝思暮想的小红出现在乌龙院中,用以勾起观众的怀旧情绪。
影片在演员阵容上除了乌龙院原班人马之外,还有开心麻花中的王宁、王智,万合天宜的孔连顺,本山传媒的宋小宝,有点各地区喜剧大杂烩的感觉。并且,该片与前作最大的变化就是整个故事基本是以王宁和孔连顺的视角出发,两人作为“卧底”进入到乌龙院,想要偷取院里的宝贝,最终良心发现,与乌龙院站在同一战线对抗外敌。其实,无论是故事的主角还是线年前的那个“IP”没有多大关系,更多的是想引发观众的回忆。
铸牢共同体 中华一家亲丨因“绿”而美 因“绿”而兴——探访马鞍山村蝶变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