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批扭矩测试仪编者按:在南京市的十四五规划中,将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作为重要的战略目标。特色新消费品牌在拉动消费、促进经济方面有巨大的潜力和能量,融入在地文化的本土新锐品牌在适配度和个性化上都具有区别于连锁商业品牌的优势。为关注扶持本土特色品牌的创新孵化,积极培育本土消费新势力品牌,助力打造一批示范性、创新性强的特色消费场景,2023年,南京商业地产商会正式启动“寻找主理人”系列专项,链接多方资源,激发南京新消费品牌创新活力,助力南京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
见到梁超前,了解过他的创业史,身为受到YOHO!影响的一代人,我无形中为想象中的他加了几层“滤镜”,但见到本人后,亲和是第一印象。邀请我们落座后,我环顾了梁超的办公室,桌上的摆件、墙边的画、角落的椭圆机……看得出对潮流时尚文化的喜好不仅是他的工作,更是他的生活。
我从南航毕业了就进了电视台,工作两年后辞职下来做了YOHO!,先从媒体开始做,算是在潮流的文化领域里摸爬滚打了十几年。
如果要总结我这么多年做了什么,那就是一直在做改变和创新。《YOHO!潮流志》算是国内第一本完全原创的潮流杂志,后来YOHO!成为第一个涉足网站的潮流媒体,再之后我们进入电商领域,在全球率先做了线下的潮流展,还开发了MARS APP,专门给年轻人推荐线下的好玩好逛的地方。
我们围绕年轻人喜欢的内容做了大量的创新,但是万变不离其宗,永远都在发掘和创造年轻人喜欢的潮流内容,再结合年轻人间主流的社交平台渠道,把内容传递给他们。不同的潮流内容适合装在不同的载体里,所以我认为线上线下是一体化的,它都是年轻人生活中的一部分,只不过现在大家可能习惯了线上购物的便利性,但是逛街感体验感等又是只有线下能带来的。怎样把线上线下结合,为年轻人提供更好的、完整的、独特的体验,一直是我们在不停摸索和创造的事情。
疫情几年,YOHO!的经营模式发生了较大变化,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开始涉足线下,这也是圆了我十几年前就有的一个梦。十几年前我第一次去东京原宿和代官山,当时就觉得潮流的内容创作虽然以纸媒作为传播载体和表现形式,但是真正的内容还是来源于街头,后来我们去参观纽约的SoHo街区、洛杉矶的一些潮牌聚集地等,我最深的感触就是这种线下的文化积淀既是最原始的也是最长久的。
但在国内其实没有这样的潮流文化聚集地,所以我们一直在想什么时候有机会能够真正把这些潮流的内容和文化在线下做呈现,不管是以街区还是空间的形式,只要能够让大家聚在一起、真正开始去碰撞潮流文化。十几年前的时候,YOHO!的规模还很小,但已经在筹划这些想法的落地,今天终于开始一步踏入线下领域,这是今年YOHO!最大的改变。
另一方面,我们也开始尝试原有积累的潮牌、艺术家、明星等资源跟线下的餐饮、文化、娱乐品牌的主理人产生各种跨界和碰撞,把潮牌和其他品类的业态做交流融合。比如SWOOP咖啡,它是南京咖啡饮品品类里较为头部的品牌,也是未来有机会去成长和复制的在地新消费品牌。SWOOP品牌的主理人很喜欢潮流文化,品牌的IP形象是一个拿着滑板的男生,所以我们在与主理人沟通后,计划在国内找两个滑板品牌,在开业或者年度庆典等活动的时候,大家跨界合作做一些产品和营销活动等。
诚然,疫情给YOHO!带来了很多挑战和调整,经历了许多起伏和波折,但我还是会坚定地把精力放在潮流内容的创造上,调整自己,在解决发展问题的同时做更好的创新。
日本和洛杉矶有非常潮流的街头文化,我认为中国也会有潮流内容和文化逐渐集聚,形成自己的一方天地。我们看到国外这些文化和产业的发展其实是依托于线下的,这些人扎堆在某个空间涂鸦、玩滑板,逐渐很多工作室的门店就会开在那里,慢慢的一些知名品牌也就愿意把店开过来,一些艺术文化活动也会放在这……这些街区慢慢变成潮流时尚文化艺术街区,它是一种扎堆的集聚。
以前在国内很少有这种潮流文化集聚的体现,但是现在各地都开始涌现出非常不错的潮流项目。比如成都COSMO的思路明显就是做在地的潮流文化,广州的东山口也从一两个人在那开咖啡店,逐渐吸引一些潮人集聚,慢慢的更多愿意做潮流文化的人就会到这来开店,愿意把工作室开在这儿,文化慢慢就形成了。所以我认为,中国每个二线以上的城市未来都会有这样的潮流文化集聚的地方。
潮流从来都是叛逆的,它始于伴随二战之后反战或反叛精神出现的街头涂鸦艺术,所以它一定不是从众的。潮流文化历来都属于叛逆的文化,我对潮流的理解就是不停的变化和创新,就是新鲜有趣。我们一直帮年轻人去找到新鲜有趣的内容。
现在的年轻人就是要与众不同,随心随性,比以前更个性化,80后或90后的从众心理相对更强,有从属性,现在的年轻人身上的叛逆和个性更多了,更加追求独立和与众不同,喜欢自己喜欢的而不去管别人怎么说。
现阶段是中国时尚潮流文化发展最好的时代,我认为最重要的因素是自信。八九十年代那时候的年轻人看到的内容太少,大部分的人甚至都没有看过,而且大部分的时尚信息来自国外,以前的信息传输不像现在这么快捷,还得靠杂志来传递内容。现在通过互联网,不管美国欧洲或国内等任何地区的时尚界有一点点的动静,关注的人马上就能知道。所以说信息已经完全没有时间和空间的阻碍,并且年轻人看得多了就自信了,自信之后就有自己的选择了。
以前可能觉得自己懂得有限,就不会自信,但今天喜欢这双鞋、这个设计师或这个品牌,并不是因为懂得少是因为看得多,在了解的基础之上才喜欢。所以我认为这是文化自信很重要的一方面。另外,现在潮流文化逐渐集聚,进入一个好的发展时代,也是由于很多留学生回国创业,开始做自己喜欢的潮流的工作,这就是人才的回流,这非常重要。
这几年各个城市都出现一些新消费品牌,2017年左右中国有嘻哈开始播出的时候,国潮品牌开始一波一波地盛起,我认为这与很多因素有关而绝对不是某一个点,不是到了今天这个时间点了才单独爆发出来的。
本土新消费品牌是城市活力的最重要体现,代表了城市的消费力和发展状况,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目前我接触到的南京本土新消费品牌主理人都很实干、很有想法,而且最重要的是想法都能落地。
对于本土的新消费品牌,我认为主理人一定要坚持自己的核心价值和核心特色,千万不要被商业“绑架”,只要坚持机会就一定会有,但品牌一旦被商业“绑架”,变得随波逐流或只追求销售额,为了短期利益而放弃了自己的长期价值,很有可能就失去竞争力了。所以最重要的是要守得住寂寞,守得住自己的优势和价值,不忘初心。
首先介绍一下我们今年接手总策划的创新商业项目——“西城·夜未央”24小时活力街区。
第一,“西城·夜未央”24小时活力街区比较特殊,它是在一个产业园里打造的商业项目。它代表了南京这座城市24小时的活力,整个产业园里白天有将近10万的上班族,到了晚上大家会发现原来产业园里还有一个南京夜生活的集聚地,是城市空间的24小时利用,所以它叫做24小时活力街区。
第二,整个“西城·夜未央”24小时活力街区引进的品牌和内容都尽量符合年轻潮流。我们做过人口统计,整个产业园的年轻人有40%年龄在35岁以下,所以街区在定位时就是做24小时、做年轻、做活力,优先选择年轻活力的新消费品牌。
第三,在筹划过程中,我们充分考虑了品牌的内容共创和孵化的能力,在建邺区政府的支持下,打造了前店后厂的运营模式。品牌不光可以在“西城·夜未央”24小时活力街区开店,还可以把总部办公全部迁到这来。政府提供了租金、税收、贷款、基金支持等方面的扶持政策,能够帮助更多的品牌从建邺或者南京走到更多的城区、更多的城市,孵化出更多南京在地的头部新消费品牌。所以“西城·夜未央”24小时活力街区不只是一个商业街区,更是一个产业和商业相融合的街区业。
第一,“西城·夜未央”24小时活力街区的一、二楼是它的商业部分,大概12,000方,有40~50家商户,包含了文化娱乐类、餐饮类、生活服务类、酒吧等各种业态。我们引进品牌时,希望它本身都是有潜力的、有热度的、受消费者欢迎的,尤其希望这些新消费品牌能够做更多的内容共创。
第二,因为品牌有足够的潜力,所以我们就把它的总部直接也引进产业园,政府提供政策扶持尽可能去帮助这些中小品牌,希望他们未来有机会成长起来。
目前引入“西城·夜未央”24小时活力街区的品牌一部分是我们挖掘并引入的,一部分是主动联系我们想要入驻的。在前店后厂模式和政策复制越来越成熟化和模式化的情况下,我相信后续会有更多的品牌关注到“西城·夜未央”24小时活力街区。
从商业逻辑上来讲,前店后厂的模式是可以复制的,但是也有一定的难度。相对来说,文化产业的集聚不那么容易被复制,但我们的经验是大部分的品牌主理人还是愿意集聚,所以南京未来一定还会有其他做新消费孵化的基地和产业园,只不过建邺区现在走得比较快。
从今年的省市政府的报告中都能看到,消费是排在第一位的重点工作,所以我相信政府为了支持消费产业的发展一定会拿出很多实实在在的扶持政策。但有一点值得注意,消费和数字经济等产业有较大区别,消费产业相对来说“比较散、比较小”,而且风险比较大,不是每一家都一定能快速成长,这意味着政府以何种模式帮助和孵化新消费品牌非常重要。“西城·夜未央”24小时活力街区就是在帮建邺区去挖掘、筛选品牌并持续进行沟通。所以我们的工作不只是做街区的招商,也包括街区或建邺区的消费产业前期集聚。
刚刚提到南京对于品牌引入的重视,其实现在各个城市都很重视品牌首店的引进,品牌是否选择进入某个城市,首先考虑的肯定是这座城市的商业活力、消费力和创新力。城市一方面引入首店,另一方面不停地创造首店,一定会形成相互促进的作用。成都近年来商业发展极为迅速,一方面作为西南地区的头部城市,很多品牌的首店进入西南首选就是成都,但另一方面有很多品牌走出成都、走进其他城市,成为其他地区的首店。
我认为南京未来也应该是这种氛围,谈到“首店经济”不只是引入首店,更是在这样一个充满经济活力的土地上孕育首店,会有更多的本土新消费品牌被创造出来。建邺区和“西城·夜未央”24小时活力街区给了大家这个可能,很低的租金、很好的扶持政策的目的就是让品牌能够存活、能够挣钱。相比之下,如果把租金放在首位,可能稍显急功近利。所以从这一点来看,我认为建邺区政府的决策很有前瞻性。
南京整体的营商环境已经走在大多数城市的前列了,但我觉得相对来说还有点保守,可以再大胆一点、再突破一点。南京的实力是毋庸置疑的,南京都市圈作为全国首个都市圈有非常大的人口基数,辐射力、影响力、消费力也不容小觑,但可能就是因为底子太足了,所以没有意识到或者说没有充分发挥在消费上的创新力。“西城·夜未央”24小时活力街区项目启动后,有不少本地和外地的政府部门联系我们,我相信一定是大家都意识到南京要创新,更多的商业创新的案例的出现会吸引到更多的想要加入创新的人,也会让政府和行业从业者更有信心去做创新。
提到南京的商业,很多人想到新街口,或是近年来发展比较好的江宁景枫,但建邺好像没有一个代表性的商业让大家印象深刻。但我认为,第一,建邺区是新城区,它可以发挥的空间更大;第二,建邺区现在的商业格局受到一定的历史因素影响,从江东门一路过来,有金鹰、万达、吾悦等商业综合体,但分布较为分散,建邺区主要领导提出的元通商圈还是值得期待的。建邺区如果能够在商业上有所建树、扩大区内商业影响力、吸引和带动更多人来购物消费,一定是靠一个商圈,靠相对于南京的传统商圈来讲更时尚、定位更好、更具备差异化的商业体组成,结合各种活动的举办等形成一个新的更潮流时尚、更好逛的商圈。据我所知区里已经做了很多次规划,关于商圈到底怎么做,我们也充满期待。
我们动身离开后,一路上还在你一言我一语地回味梁超在采访中提到的诸多观点,不得不说他的很多决策成为当年国内时尚领域的优秀风向标,更难得的是时至今日依然坚持初心,很多想法依然纯粹、直接,将热爱融入生命大概就是这样吧。
声明:南京商业地产商会头条号为行业交流平台,所转载文章不作任何商业用途。文中图片除标注来源,皆源自网络获取,若作者和原始出处不准确还望谅解修正,如文中有涉及版权问题,敬请联系我们,非常感谢!
南京商业地产商会是国内特大城市首家跨界地产、商业和产业的综合性行业社团法人组织,创始于2010年3月18日。商会致力于商业地产生态圈的营造,全面实践“政府+商会+企业”三位一 体推动行业健康发展的运营模式,深得政府认可,行业信赖。
南京地区(都市圈)的主力地产企业、国有资产平台、新兴综合体开发运营企业以及国内行业的头部服务机构,是南京商业地产商会的主要成员。以携手共创商业地产美好未来为使命,在商贸流通、楼宇经济、产业园区和城市更新等领域,为会员单位和全行业提供专业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