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雨霖不知从何时起,“食不言寝不语”已成为中小学校园生活教育的通用标语,连一年级小学生都能信口拈来作为口头禅。
细问之下才知,这要归功于几年前的一部仙侠剧《花千骨》和一部清宫剧《甄嬛传》,让这句古话重新深入百姓心。
由此可见,古装剧在传播传统文化基础常识和经典典故过程中的影响力有多大,也越发显出影视剧本和摄制方的价值观和历史观有多重要。用孩子们的话说就是:“大人们可要认真学习历史和传统文化啊,可别给我们讲错啦!”
在仙侠剧《花千骨》中,长留山的资深上仙、师父白子画,为资质平平的零基础学徒花千骨,立的第一个学艺的规矩,便是“食不言寝不语”。
二来,吃饭这件事,就算是果腹之需,最讲究的也是一个“品”字,鼻到口到舌到,才能品出真味道。
三来,修行的基本功便是屏气凝神,所谓“气足不思食,神足不思睡”,精气神足了,连吃饭和睡觉的时间都可以省了;而“口开神气散”,把嘴闭上,吃饭和睡觉的效率也会提高。
语出《论语·乡党》,文中详细记述了各项日常生活礼仪,涵盖待客餐食、祭祀仪轨等乡俗的方方面面:
食不语,寝不言。虽疏食菜羹,瓜祭,必齐如也。席不正,不坐。乡人饮酒,杖者出,斯出矣。乡人傩,朝服而立于阼阶。问人于他邦,再拜而送之。
嘴里嚼着东西的时候不要说话,到了该睡觉的时候就按时睡觉,不要发出声音吵到别人。
席子摆放不端正,不要坐。在举行乡饮酒礼后,要等老年人先走出去,自己才出去。
在本乡的人们举行各种祭祀祈福除灾仪轨时,总是穿着朝服站立在东面的台阶上。
托别人代为问候在其他(诸侯)国的朋友时,要躬身下拜,拜谢至少两次才送走所托之人。
这段文字描述的是孔子用自己的言传身教,去倡导学生们的言谈举止应当自觉遵守合道的规矩。他时时处处以君子的标准要求自己,让自己“行不逾礼”,这里倡导的“礼”是指合道的行为规范。
这一方面是孔子个人修养的具体反映,一方面也是他向学生们传授知识和仁德时所身体力行的。
其实,“食不言寝不语”并不只是祭祀或生活的礼仪规范,亦点中了修养精气神的基本要领,与中医经典《黄帝内经》中揭秘的古人养生常识有异曲同工之妙——“精神内守,病安从来”。(该中医名著已拍摄成纪录片,有心的家长不妨买来给孩子普及一下。)
如果世人能调整自己的日常行为习惯,依照大道运行的法则去生活,真正做到“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或许真的可以如上古之人那样,“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黄帝内经》语)。
古人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对于身处瞬息万变环境中迷茫的人们,要想让这具身体健健康康的,最基本的作息时间先得调正了。
“得悟道者,常清静矣。”道家经典《常清静经》中,便清晰地梳理出了人们的身心如何回归大道,实现长生与自在的真谛:“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
古代“四书”之首的《大学》开篇,在强调“明德”和“亲民”的同时,也点出了“止”的重要性:“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可以看到,无论是儒家的“知止后定”,还是佛家的“制心一处”,或是道家的“抱元守一”,都在强调这一点:一个人只有清静下来,才能全身心融入手头所做的事情,心性也会更加稳定,定能生慧,智慧自然生发得更高,从而更究竟更全面地掌握物相真谛。
无论是修行界要求的内观和清净心,还是物道界弘扬的工匠精神,都讲求一个“专注”。自古不少圣贤大家,皆是由一门深入而把握本心和物道,后触类旁通得悟生命真谛。
道圣庄子在《达生》篇中,就说过不少“凝神守一”的例子。其中记载了一位捕蝉的老人:
仲尼曰:“子巧乎!有道邪?”曰:“我有道也。五六月累丸二而不坠,则失者锱铢;累三而不坠,则失者十一;累五而不坠,犹掇之也。吾处身也,若厥株拘;吾执臂也,若槁木之枝;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唯蜩翼之知。吾不反不侧,不以万物易蜩之翼,何为而不得!”
孔子去楚国途中,见到一个驼背的老人在捕蝉,这个老人捕起蝉来神乎其技,像在地上拾东西一样就拿住会飞的蝉。
这个老人说:“有,我为了提高技巧,在竹竿顶上叠泥丸,经过五六个月后就可以摞上两个泥丸而不掉下来,这时候捕起蝉来失手的时候极少,如果练到摞三个泥丸而不掉下来,那失手的时候就只有十分之一左右,摞五个泥丸不掉,那捕起蝉就如取死物一般容易。
我捕蝉时,身体像木桩一样静止不动,我对胳膊的感觉,就像枯木枝,虽然天地万物有很多,但是我的全部精力都放在蝉的翅膀上,我心无二念,不因外物而干扰一点,这样还有什么得不到的呢?
孔子马上回头现场对徒弟们进行教育:“‘用志不分,乃凝于神’,这就是神奇的驼背老人告诉我们的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