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中杨八姐市健促中心介绍,清明,既是二十四节气中第五个节气,又是传统扫墓祭祖的节日,通常在每年公历4月5日前后,仲春与暮春之交。此时,气温上升,阴气渐退,万物生长,吐故纳新,是养生的重要时节。这一时节饮食起居有什么讲究呢?一起来看建议↓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清明,三月节。万物齐乎巽,物至此时皆以洁齐而清明矣。”此时气温上升,阴气渐退,万物生长,吐故纳新,是养生的重要时节。
同时,心火过于旺盛,肝气容易郁滞,易造成情绪失调、气血运行不畅,也是头晕、烦躁、易怒、心烦、失眠等高发期。
《黄帝内经》云:“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此时养生需讲求顺应自然,目的在于更好舒展人体的阳气。
春为肝气当令。春主生发,立春之后,人体内的肝气逐渐旺盛,在清明之际达到最旺,而阴气相应逐渐消退。此时节,应有意识地调整作息,做到晚睡早起(晚睡并不是指熬夜)。
中医认为,辰时即上午7-9点,人体足阳明胃经当令,应吃好早餐以养护胃气。同时,睡好“子午觉”(中午11-13点的午觉,晚上11点到凌晨1点的晚觉),补足精力,以防春困。一般情况下,成年人每天保证6-8小时睡眠即可。
另外,适当户外锻炼、注意开窗通风、听音乐、踏青等,都能舒经活络,保持心情舒畅。
清明正值肝阳上升时节,食用一些嫩芽类新鲜菜蔬,有助于祛除冬日浊气,升发春日阳气。但肝气过于旺盛,反而容易损伤脾胃。酸味入肝、甘味入脾,因此春季应少吃酸,以防肝气过旺;适当吃一些辛味食物,疏发肝气、补益脾气;饮食宜减酸、增甘、多辛,清淡可口,富含营养。
多吃荠菜、菠菜、韭菜、豆芽、香椿等护肝;多吃薏苡仁、赤小豆、扁豆、山药、大枣、银耳等健脾;不宜多吃羊肉、狗肉、白酒等过于辛热、生发之物,以防生痰助火。
需提醒,高血压患者应注意低盐饮食,适当增加钾的摄入;多吃新鲜水果,如橙子、苹果等;也可以泡玫瑰菊花茶、桑叶枸杞茶、金银花茶等,滋阴生津柔肝。
1.清明时节乍暖还寒,昼夜温差大、早晚温度较低,要注意加减衣物,特别是脚踝、腰腹、头颈等部位需保暖,避免受风感冒。
2.晨起外出锻炼,应在太阳初升后,并且要汗出有度,及时更换衣物。“血汗同源”,若大量出汗,会影响人体的气血。
3.过敏性体质的人群,应警惕花粉症、鼻炎、哮喘等发生,避免与过敏原接触。饮食上,减少高蛋白、高热量食物的摄入,忌食发物如海蟹、海虾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