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医联体建设的重点工作任务具体包含哪些? |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2/12/6 16:30:06 | 【字体:小 大】 |
洪荒之蚊子妖道开展医疗联合体建设,是整合区域内医疗资源,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完善医疗服务体系的重要举措,是推动建立合理有序分级诊疗模式的重要内容。
随着医改不断向纵深推进,我国医疗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医疗服务水平较快提升,但医疗资源布局和服务能力与人民群众的需求之间还有一定差距。为提升基层服务能力,着力解决患者跨区域就诊、向大医院集中等问题,不少地方以医联体为切入点,构建不同级别、不同类别医疗机构的分工协作机制,有效促进了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截至2016年底,全国共有205个地级以上城市(占地级以上城市总数的60.8%)开展医联体试点,逐步形成多种有效模式,试点工作成效初显。2016年,国家卫计委印发《关于开展医疗联合体建设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卫医发〔2016〕75号,下称《意见》),《意见》中明确了开展医联体建设和发展工作的总体要求和基本原则,并指出要逐步形成科学的医联体组织模式,强调以医联体为载体推进分级诊疗。开展医联体建设是推进分级诊疗工作的重要举措,要以医联体为载体,因地制宜的建立分工协作机制,重点做好几项工作:
一是科学实施双向转诊。根据医联体内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功能定位,明确双向转诊服务流程,畅通双向转诊通路。
二是形成诊疗-康复-长期护理连续服务模式。鼓励护理院、康复医院、社会力量举办医疗机构等加入医联体,建立医联体内转诊机制,为患者提供疾病诊疗-康复-长期护理连续性服务。
三是落实医疗机构功能定位。医联体内建立利益共享和责任分担机制,调动医联体内各成员单位的积极性,落实各自功能定位。
四是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充分发挥牵头单位技术辐射作用,有效下沉优质医疗资源,提升基层医疗机构薄弱专业服务能力。
五是加强区域信息化建设。在医联体内部建立一体化信息系统,实现医联体内诊疗信息互联互通,发挥远程医疗作用。
六是实现区域资源共享。医联体内依托牵头单位建立医学影像中心、检验检查中心、消毒供应中心、后勤服务中心等,为医联体内各医疗机构提供一体化服务。推进医联体内医疗机构间检查检验结果互认。
为开展医疗联合体建设,国家卫生计生委印发了《国家卫生计生委关于开展医疗联合体建设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详情及案例参考权易汇找国资国企改革类条目国卫医发〔2016〕75号。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
|
栏目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