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让历史名人活起来 |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3/1/7 14:47:51 | 【字体:小 大】 |
中国算命先生近年来,在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旗帜下,一些地方为了扩大知名度,发展旅游经济,采取行政手段,借助文史专家之力,凭藉各种炒作,不惜动用大量的资金、人力、土地、文化资源,兴起了发掘、争夺、重塑、宣扬本地历史名人,尤其是历史文化名人的热潮。
这些所谓“名人”,无论在典籍文献中是否有确凿的记载,是否在推动历史进步、文化发展中有无卓越的贡献,有无持续的影响力,凡考取过进士、有过一官半职、刊印过诗选文集者,尽都当作神明、圣贤一样列为供奉对象;有的捕风捉影、穿凿附会,把未经详实的史料证明、考古证实的上古民间神话传说人物也当着本地的历史名人加以炫耀,自娱自乐地声称历史悠久、文脉深厚、祖德流芳。更有甚者,将历史上有过的臭名昭著的无道昏君、奸佞酷吏、无耻文人、盗匪倡优列为家乡的荣光,津津乐道,大肆宣扬。
于是,为本土的历史名人重建陵墓、打造故里、重塑金身、营造遗踪遗迹、出书编戏、祭祀庆典、文化研讨,大把大把地花银子投资,轰轰烈烈地撒钱搞活动,以此吸引眼球,赢得一时的自我满足和精神快愉。其结果是雨过地皮湿,背离了当代旅游注重观光、感悟、体验、追求新奇乐精神文化和强身健体需求,而非专家学者的历史文化考察、文人墨客的寻古探幽——这些人的到访是需要地方政府买单、景区免门票的——因此少有旅游团队和自助旅游者光顾那些人造的历史文化景区景点,资源闲置、资源浪费已是不争的事实。
这还罢了。许多地方的名人故里打造不仅停留在物质层面上,而且停留在历史名人出生地及其家世、族谱、踪迹的考据上,就像新红学研究派那样,不去研究《红楼梦》的文本,而是钻进故纸堆里,穷其一生去考证曹雪芹的家世、谱系,以及作品的版本。本地力量不足,就广泛搜罗全国各地对此有专长的名宿鸿儒,延请他们千里迢迢奔赴历史名人故里,在政府作支撑的学术组织举办的论坛、讲座、研讨会上讲经说法,论证某某历史名人生于斯土长于斯土,斯土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前景灿烂。之后出版专著,印发画册文集,传输多媒体视频,以此作为文化名片,彰显地方的文化影响力。如若这是学界无可争议的研究成果,那是做了一件功德无量的考据工作,于学术界于地方善莫大焉。但有的考据就很离谱,都是捡拾前人不可确定的只言片语,主观臆断出的一家之言,缺少有说服力的科学依据,有的推断甚至违背了历史常理、文化常识和文明演变规律,实在令人匪夷所思。至于那些把历史上公认的负面人物作为家乡的荣耀,这不仅践踏了全民族的道德底线,而且是社会价值观的误导,更不值得提倡。
宣传历史名人(包括未经科学论证的上古神话传说中的名人),其目的是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增强文化自信,激发建设现代化强国的文化自觉。要学习他们坚持民族大义、胸怀高远志向、修身治国平天下的家国情怀,学习他们为推动历史进步、文化繁荣、人类文明自强不息、锲而不舍、勇于创造的奉献和奋斗精神,学习他们爱憎分明、不畏权贵、扶危济困、严以律己的思想品质,将这些文化基因作为本地的文化传统、思想资源,融入当代人的思想、智慧、文化、行为之中。这才是我们今天宣传历史名人的要义。历史名人作为旅游名片似无不可,但不能停留在斯土有斯人的空洞炫耀上,更需要运用多种现代传播手段,通俗易懂地宣传历史名人的贡献和他们的思想品质、精神风采。简而言之,就是要让历史名人活起来,使之成为在思想光芒的照耀下进行历史创造活动的智者、勇者、贤者,而不是让旅客瞻仰冷冰冰的塑像,观览仿古建筑,扫描翻印的古籍,听几句传说故事。
让历史名人活起来,首要的是在科学论证的基础、给本地的历史名人进行准确的定位,确定其在中国历史、文化、科技、经济史上所占的地位,不溢美,不拔高,不贬损,不虚妄,让人信服折服;其次,要做好历史名人承载的思想文化、精神品质、历史贡献的概括工作,作为弘扬本土传统文化、历史名人故里建设的总纲,大力倡导,广泛传播;再者,可运用实景再现的人造景观还原历史名人筚路蓝缕的文明创造活动,用影视剧、传记、画册、书画展览展现他们波澜壮阔的人生经历,也可举行历史名人报告会、作品分享会、经典诵读会演唱会等形式传播他们的思想文化、文明成果,让家乡的古之圣贤走进民间,走进大众。
绵阳的历史名人众多,我们不能止步于原始的、粗放式的、臆断似的故里硬件打造上,要在软件上营造出“仅此一家”的文化核心竞争力。这条路子长着呢。
|
|
栏目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