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话放送e28北京市西二环阜成门北大街矗立着一幢大楼,这是金融街附近一座文化地标,由亲笔题写的“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0个刚劲的大字,在出版社大楼上与朝霞相辉映。
“大中国,大百科”,一部中国大百科全书的历史及背后的动人故事,既彰显着改革开放中国的文化科学建树,也折射出五千年中华文明的强国梦想。“40年前,我们引进来;40年后,我们走出去。这‘一进一出’,不仅为中国的现代化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也为国际舞台上展现中华文化提供了最佳载体。”面对40年的发展历程,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社长刘国辉说。
作为一家与改革开放同行的出版社,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40年来拓荒深耕,从以出版中国大百科全书为主,业已成长为具有百科特色同时出版门类齐全的国家级大型综合出版机构,以自身努力不断推动中国百科事业向前发展。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夕,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一项高瞻远瞩的决策——编辑出版《中国大百科全书》,成立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为出版一套书而成立一家出版社,这在中国出版史上可以说绝无仅有。”刘国辉感慨道,“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中国人终于要编纂一部属于自己的百科全书啦!这一消息鼓舞并激励着当时的知识分子纷纷聚集到“大百科”旗下,著名系统工程学家钱学森、物理化学家卢嘉锡、生物学家贝时璋、法学家张友渔等一大批各行各业的学术权威,他们都亲自动笔撰写词条,为这一伟大的国家文化出版标志性工程“添砖加瓦”,以实际行动推进“四化建设”。
“那时编撰百科全书的学者专家们,真的是以‘只争朝夕’的精神投入到忘我的工作中,丝毫不敢懈怠。”在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工作了一辈子的原副总编辑阿去克,回忆自己一毕业入社工作时,天天怀揣着专家们写的小卡片去图书馆里查阅核实资料,“基本是‘长’在图书馆里,虽然也苦也累,但却感到无比的光荣和自豪”。
1993年,历经十五载艰辛,《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一版)》问世。共计74卷,7.7万个条目、1.2亿字。全书汇集了当时世界最新科学文化成果,体现了中国知识界数十载学术研究水准,著名科学史家李约瑟称赞其“内容之广,用功之深,有如苍穹”。
修订,是使百科全书生命之树常青的一项重要工作。1995年12月,国务院批准《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正式立项,并成立了以周光召为主任的《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总编辑委员会。2009年,知识内容全面更新的32卷《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集合6万个条目、6000万字、3万幅插图、1000幅地图……终与读者见面。
如果说,《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一版)》筚路蓝缕,结束中国没有百科全书的历史;《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创新传承,再创中华文化辉煌;那么,步入新时代的《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则要积极响应时代的号召,与时俱进,打造数字化时代的新型百科全书。
“现在正在编纂的《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将实现纸网联动,网络版首批词条将于今年年底上线测试。”刘国辉表示,除专业版外,还将推出专题版、大众版,其中部分条目还将结合音视频等多媒体手段,使得呈现形式更加生动形象,“百科全书最大的特色就是权威、准确,我们要在网络时代发出最有影响力的声音”。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党委书记刘晓东也表示,《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将成为一部能够代表世界水平的网络化、数字化的百科全书。
开放,是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自成立以来发展的主旋律。为了编好中国的百科全书,必须认真地研究外国百科全书的经验,洋为中用,取其精华。为此,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的编纂者们开始收集世界上有名的百科全书,在对外学习交流的借鉴中,便有了《不列颠百科全书》中文版的引进出版。
在中国出版《不列颠百科全书》,“这是个好事情”“中国的部分我们自己来写”。1979年,改革开放总设计师同志在会见美国不列颠百科全书公司代表团时,为双方这一合作项目的开展定下了基调。
《不列颠百科全书》也产生了多个具有历史意义的第一:中美建交后第一个文化交流合作项目;200多年历史的《不列颠百科全书》第一次由中国学者撰写中国条目;它还是第一个获得国家图书奖的引进版图书。
1985年的秋天,《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1—3卷)北京首发式举行当天,王府井新华书店门口排起了长长的购书队伍。阿去克回忆说:“还没开门,排队的人群已经达到一两千人,需要靠警察维护秩序。当时美国不列颠百科全书公司的副总裁到了现场也被惊呆了。”怀着对知识以及对外面世界的渴望,当时的很多中国民众认为,一套百科全书也许是了解世界的最佳窗口。
这套书的出版,离不开编纂者们的努力付出。院士钱伟长与《不列颠百科全书》的故事也一再被人提及。八十高龄,有着繁忙公务的钱伟长,坚持亲自动笔翻译,并保证提前交稿。
“20多年来,《不列颠百科全书》简编、国际中文版以及修订版几大出版工程,之所以能够克服各种困难,在较短的时期内出版,首先应归功于小平同志的关怀和由他倡导制定的改革开放政策,而以钱伟长同志为代表的一大批知识分子,爱国敬业、为振兴中华奉献自己全部心血的无私精神,也是促成小平同志所说的这件‘好事情’成功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社长助理蒋丽君饱含感情地说道。
与此同时,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更加瞩目我国的港澳台地区。1995年,与台湾锦绣出版事业有限公司合作,原文一字不改地在台湾地区出版《中国大百科全书》繁体字版(60卷);2000年,与香港龄记出版有限公司合作,将《中国大百科全书(简明版)》以《新世纪百科全书》之名推出繁体字版(12卷);2002年,与台湾远流出版公司合作,全文推出《中国大百科全书》网络版。
“港澳台地区的读者,以及广大海外华文读者,通过百科全书对我国改革开放有了更加全面、客观的了解。”刘国辉说,借助百科全书,让这些读者读懂并了解当代中国。
近年来,推动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融合发展,成为行业发展方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也是积极推动者和实践者。
在前不久落幕的第十三届中国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上,由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推出的《穿越时空的大运河》数字影像展再度亮相。《穿越时空的大运河》依托流媒体、虚拟成像以及三维立体成像等前沿技术,穿梭于运河的古与今,在数字长卷上讲述大运河通州段的故事,实现了当代学者、艺术家对传统文化的当代阐释。
“此次影像展是传统出版行业将海量独家优质内容重新整合,依托新载体、凭借新媒体的一次全新的转型尝试。”数字影像展的策划人、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中国故事”项目组负责人杨振说,研发团队已与国际知名出版机构达成协议,通过内容海外授权的形式实现文化输出,“明年8月份将有多语种版本的图书覆盖欧美和亚太地区的十几个国家,实现全球同步发售,让运河故事更好地走出去”。
在今年的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上,国内首个百科机器人——司南君在“百科发展国际论坛”上发布。“它的独特之处在于存储了来自《中国大百科全书》的权威内容数据资源,还针对人工智能应用,对这庞大的语料库进行了深度标引,做了大量基础性、先进性和前瞻性的技术处理工作。”刘国辉表示,百科机器人的问世,是将百科资源与人工智能结合,“以多元立体方式对百科发展之路的积极探索和大胆尝试”。
事实上,1998年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就成立了百科术语中心,开发了“中国百科术语数据库”项目。2001—2011年,出版社依托百科术语数据库,以《中国大百科全书》为主要内容资源,陆续开发了《中国大百科全书》图文数据光盘版、在线版、数据库版等。“数字化,既是时代的需求,也是行业的未来。作为人类知识精华呈现的百科全书,对其进行数字化、智能化建设,需要不懈努力、开拓创新,走在时代前沿。”刘国辉表示。
成立40年来,支撑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一路向前、持续发展的动力,源自“大百科精神”——一种执着的爱国主义精神,一种高尚的集体主义精神,一种主动开拓的创业精神,一种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一种无私的奉献精神。
“四十不惑,两翼齐飞。步入新时代的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将继续秉持并发扬光大‘大百科精神’,并在与时俱进的实践中,赋予其时代特色。”对于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的未来,刘国辉信心满满。
编者按:近期,互联网应用适老化改造成为舆论热点。相比尚不熟悉互联网的老人,已经能够熟练掌握互联网应用操作的老年网民同样面临网络谣言、网络诈骗、虚假广告等陷阱,他们抵御风险的能力远低于年轻网民。…
在现代社会数字化与智能化飞速发展的当下,老年人与互联网之间的“数字鸿沟”已成为必须逾越的课题。2020年底,工信部正式印发《互联网应用适老化及无障碍改造专项行动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