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99tnt雨夜、乌云、狂风,海关的大钟上洒满鲜血……此时,沉重的合唱响起:“冷风呼号暴雨浇,血流干,头颅抛,交出枪的那一刻,成待宰羔羊……”民族歌剧《八一起义》,以“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作为开场,以其创新的叙事手法、生动的人物刻画、大胆的舞台科技手段和丰富的音乐唱段,艺术再现了中国独立领导武装打响反抗反动派第一枪、创建人民军队的历史性壮举。
八一建军节前夕,记者走进民族歌剧《八一起义》创作团队,探寻这部歌剧台前幕后的故事。
1927年8月1日凌晨2时,在以周恩来为书记的中共中央前敌委员会领导下,贺龙、叶挺、朱德、等人率领党掌握和影响的军队2万余人在南昌举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反动派的第一枪。
这一声枪响,像划破夜空的一道闪电,使中国人民在黑暗中看到了胜利的曙光。也正是这一声枪响,宣告了中国独立领导革命武装斗争的开始,标志着人民军队的诞生。
“40多年的部队文艺工作经验,让我对革命历史题材和当代现实题材有种天然的亲近感。”近年来,总导演黄定山带领团队创排了《沂蒙山》《红船》《半条红军被》等多部民族歌剧。在接受《八一起义》民族歌剧创作邀请后,他既荣幸又焦虑,“一部优秀的革命历史题材作品应该在情节设置和技术技巧背后,包含着对革命历史的深刻理解。我希望我们的剧作不仅要呈现历史,更要深入历史动因层面,给予观众思考和启发。”
“整个筹备过程,有太多难忘的时刻。”编剧王晓岭介绍,为了让作品更有深度,创作团队走访多位历史学者和亲历者,与革命历史先辈进行深入交流,“听到老前辈对我们的民族歌剧抱有强烈期待时,我感到无比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南昌起义的枪声虽然远去,但革命精神需要歌颂和传承。”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广场上军旗猎猎,军徽闪耀。再一次参观起义纪念馆,黄定山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如何用更加现代、更加精心的艺术创作手法来表达起义过程,让他久久思索。
经过反复研究与讨论,创作团队决定以“军魂所系”统揽全剧,以起义中多名高级将领的信仰和抉择为切口,展现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等人在中国革命紧要关头,力挽狂澜、绝处逢生的历史壮举,体现了南昌起义在党史上的非凡意义,标志着党独立领导革命斗争、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
“要讲好南昌起义这样一个重大历史题材,就要秉持‘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的艺术创作原则,深入挖掘核心人物行为的内在逻辑,展现符合人物性格特点的细节。”黄定山告诉记者,“一切的创作基础均源自对历史的尊重。”
为此,主创团队历经3年多时间筹备,他们多次前往相关纪念馆和史料馆,翻阅历史文献,查阅相关资料,试图更加深入地了解那段历史。以甄别史料为例,主创团队严谨细致地考证了每个主要角色的诸多细节。
“艺术创作不仅需要尊重历史,还需要一些想象。”黄定山告诉记者,在剧情结构上,《八一起义》采用经典线性叙事与多时空交叉叙事相结合的方式,对一波三折的起义过程、紧张严肃的矛盾交锋、历史十字路口的艰难选择等进行了层次分明、跌宕起伏的呈现,突破了线性叙事的时空限制。最让观众惊喜的是,该剧打破了“就史写事”的编剧思路,创造性地加入与周恩来在武汉讨论革命前途并击掌约定的重头戏。正是这次见面,推动了两位伟人在剧中关键时刻的跨时空“对话”,凸显了以、周恩来等为代表的中国人,在重大历史时刻崇高的革命信念、深邃的历史洞见和面对危局舍我其谁的英雄气概。
此外,剧中还讲述了周恩来与志同道合、携手风雨的伉俪深情。两人的二重唱《相伴一生》多次重现,在回环往复的咏叹中体现了革命伴侣在斗争中相互激励的强大情感力量。在主题叙述的间隙,该剧还穿插了丰富的历史细节,如甘棠湖小筏子会议上“大鱼吃小鱼”的妙喻,贺龙带领官兵抢修铁路等场景,赋予作品令人回味的意趣与哲思,也让观众更加深入地了解起义的历史背景和人物关系。
饰演周恩来的石倚洁以在西洋歌剧中的出色表现为观众熟知,《八一起义》是他出演的第一部民族歌剧。“我的唱段比较多,大幕拉开后,基本没有下过舞台。”石倚洁说,“最难的是要把握住角色的神韵。”为此,石倚洁研究了大量史料和影视作品,从中汲取灵感。他在剧中演唱的《我在等待这一刻》旋律豪迈,情绪激昂,赢得观众的一致好评。
“我深知,要想创作出走进人民内心、鼓舞人心士气的佳作,必须坚持守正创新,让作品既有意义又有意味。”作为一名深耕革命历史题材的文艺创作人,黄定山认为,“革命历史题材的作品,如果没有引起当代观众思想情感的震荡,就不算好作品。”
今年4月16日,民族歌剧《八一起义》在完成南昌首演后首次亮相中央歌剧院剧场。
两个多小时的演出中,现场掌声雷动,喝彩连连。演员们的精湛表演,不仅让历史中的人物形象跃然台上,更让观众真正读懂了那个时代的英雄群体。他们用自己的热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曲壮丽的史诗,诠释了起义军民的英勇无畏和坚定信念,再现了革命斗争的曲折波澜。
事实上,《八一起义》自首演以来,在社会上引发强烈反响,吸引了一批又一批观众走进剧院观看。老红军后代罗旻带着一家人走进剧院。“爷爷生前常给我讲这段历史,但我没有想到,过程这么曲折不易!”歌剧落幕后,罗旻哽咽地说。
家与国的情感交织,生与死的对立冲突,一次次戳中观众的泪点。“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反动派的第一枪,作为江西人,我从小听着起义的历史故事长大,看到越来越多的人不断以新的形式传播这段历史,我觉得很感动。”市民杨昊感慨。
“听说八一南昌起义的故事以民族歌剧的形式呈现,我第一时间购票观演。”北京市第八中学历史老师朱女士格外兴奋,“大幕落下,余声犹在,革命前辈的身影与精神永远不会黯淡,革命先辈的付出,我们不能忘记,作为一名教师,我会将这部民族歌剧推荐给更多的学生和家长。”
目前,民族歌剧《八一起义》已演出36场。“我们不仅仅是舞台剧的创作者,也是革命历史的学习者、八一精神的传播者。”在前不久召开的专家研讨会上,主创人员对剧目演出情况进行了阶段性总结,同时对前期收集到的观众反馈逐一分析研究。黄定山表示,下一步,创作团队还将继续收集专家和观众的意见,不断改进细节,使剧目节奏更紧凑,内容更精彩,让《八一起义》民族歌剧真正“留得住、传得开”,让革命精神永传承。
民族歌剧《八一起义》一经演出,便引发强烈反响。据统计数据显示,江西省外观众占比36%,年轻观众占比70%,凸显了该剧对新生代观众群体的强大号召力。
如何让过去的历史打动现在的观众,如何塑造与时代共振、与观众共情的人物形象?这是当今所有红色题材创作必须面对的难题。民族歌剧《八一起义》打破了歌剧长于抒情、拙于叙事的固有标签,在宏大历史叙事中将全景式描写和特写式描写相结合,巧妙地对八一南昌起义的历史细节进行重新演绎。
“一部优秀的民族歌剧,既要‘曲高’,也要‘和众’,作品要引领大众审美,也要让大众喜爱和理解。”在总导演黄定山看来,今天的青年受众是在新媒体时代传播方式下成长起来的,“审美习惯的转变首先要求戏剧创作实现与观众的同频共振。”
民族歌剧《八一起义》首演前,主办方创造性地将剧中一系列经典唱段、曲谱在网上提前发布,吸引了全国各大专业艺术团体、高等音乐学府,以及广大音乐爱好者的热烈关注。《我在等待这一刻》《相伴一生》《我的入党志愿书》等核心唱段,借助新媒体平台收获了庞大的在线关注群体,点燃了一波网民参与的跟唱、学唱风潮。正式演出时,台上演员深情演绎,台下不少观众情不自禁地加入合唱,实现了演员与观众的双向奔赴。
可以说,民族歌剧《八一起义》以独特的叙事、深厚的唱功和创新的宣传赢得了观众的一致认可。该剧通过再现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讴歌了革命先烈甘于为理想献身的无私精神,展现了当代中国歌剧人强烈的民族责任和使命担当,并以其深邃的思想内涵激励我们传承革命精神,赓续红色血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