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剑第一件,是在东北,在东北大学建校100周年之际,9月15日,习给东北大学全体师生回信。
作为东北地区办学历史最悠久的高校之一,100年来,东北大学与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同向同行,与国家重大需求和区域经济发展同频共振。在回信中,习强调,站在新的起点上,希望东北大学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弘扬爱国主义光荣传统,坚持立德树人,继续改革创新,着眼国家战略需求培养高素质人才,做强优势学科,不断推出高水平科研成果,为推动东北全面振兴、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着眼国家战略需求”“推动东北全面振兴、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几个关键词,引人注目。
十几天前,习在黑龙江考察调研,并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习指出,“推动东北全面振兴,根基在实体经济,关键在科技创新,方向是产业升级”,并提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这些都与高校息息相关。东北大学地处辽宁,辽宁省提出,希望学校“更好融入区域发展,促进更多科研成果本地转化、更多东大学子留辽创业就业,助力辽宁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新质生产力有别于传统生产力,涉及领域新、技术含量高,其中,依靠创新驱动是关键。高校是中国科技力量和国家创新体系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一流大学更是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的策源地。当前,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还需大幅提高,融入产业链、创新链的路径还需更加完善。如果高校可以更好发挥科技创新的增量器作用,必将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构建新竞争力和持久动力。
因此,习对东北大学明确提出的“推动东北全面振兴、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彰显对高校的深切期望。
第二件,是在西北,9月15日,2023亚欧博览会·教育国际论坛在新疆乌鲁木齐举行。
教育部官网介绍该论坛“是落实教育部和新疆、兵团战略合作协议的重要举措之一”。稍往前看,8月1日,教育部与新疆、兵团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刚过去一个多月,三方就有了相当大的实际动作,足见落实效率。
高效率的背后,是教育可以为新疆发展提供的有力支撑。8月1日,教育部还在新疆举行了教育强国战略咨询会,在聚焦国家战略和区域需求方面,强调要“围绕打造向西开放‘桥头堡’,做好‘引进来’‘走出去’两篇大文章,提升教育国际影响力”。
新疆是亚欧大陆桥的必经之地和“一带一路”的关键节点,区位优势极为突出。就在这次论坛上,新疆提出,要以论坛为契机,持续深化新疆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及国内高校在人才培养、科研合作、学术交流、师生互访等全方位、多领域、深层次的交流合作,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
教育高质量发展必然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动力。从有关各方的认识和新疆这次教育国际论坛举办的实践中,可以清晰看到,要把区位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教育的作用无可替代、独具特色。
从上一周发生在东北、西北的这两件事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无问西东,教育在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中能起到的作用越来越高能,能带动的范围越来越广阔。
这便是为什么教育“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先导”。在国家发展的新方位新征程中,我们要找准教育强国建设的新定位新任务,自觉增强服务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历史主动和责任感、使命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