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曼p7喜茶、磨边牛仔裤、“斩男色”口红、淘宝、抖音、滤镜、网红主播、线上知识付费课程、企业家高管培训班,等等。在每一个生活场景里都有属于这个时代的特定产物,可能是日常生活的必需品,也可能是同事朋友之间交流的谈资,还有可能是为了虚荣心和面子而购置。
面对纷繁复杂、日新月异的流行时尚,在这个属于“后浪”的时代,有人冷静旁观,更多人则选择热情追随,迫不及待地参与其中,想要成为潮流的一部分。
就以很多人每天必刷的抖音来说。抖音在推出半年后,用户量就突破了1亿人次,截至2020年1月,日活跃用户量超过4亿。也就是说,每天有4亿人次在抖音上观看、留言或上传短视频。这已经成为今天很多人的一种生活方式,甚至像上瘾一样,只要打开手机,就有点开看更新的冲动。我有一次回家,看到小区里的保安站在分类垃圾桶旁边,一边举着手机自拍,一边微笑着念念有词。我凑过去一问,原来他是在拍抖音视频,还热情地告诉我他的抖音账号,让我赶紧去关注。
社交媒体让每个人都感觉自己可以成为这个世界、这个时代的发声者,每个人都可以通过互联网吸引到欣赏自己的人,也可以由此了解日常生活以外的其他世界。一条15秒的跳舞唱歌的短视频背后,也可能是某大V的一次千万级网络营销,这种无限的推送更新,构成了属于我们这个世界的时尚,也深刻地影响了当下人们的消费观、价值判断、社会心理。
首先,时尚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唤起了人们对于外表的追求,或者说,一种对自我的幻想。比如,穿一件与明星同款的衣服,背一个同款包,可能就有10秒钟的时间感觉自己和偶像一样在人群中闪闪发光。这是很多人努力赚钱“买买买”的动力,是由消费主义推动的。
用德国著名社会学家齐美尔的话说就是:“时尚有真正令人感到刺激和振奋的魅力。在过度的刺激面前,现代人逐渐陷入拜物教。”
其次,时尚在像一阵风一样迅速俘获大众芳心的同时,也让大众在潮流中找到了一种归属感。在齐美尔看来,人们对于时尚的追求,是一种个体追求能被整体肯定的期待。齐美尔指出:“对某些个体来说,时尚是一座真正的乐园,展示了一些与众不同、引人注目的东西。时尚也提高了默默无闻者的地位,使他成为整体的代表,而他也感觉到自己负载着一种整体精神。”
齐美尔的这番言论很好地解释了今天为什么有那么多人喜欢并追求在互联网上被转发和点赞。当把加过滤镜的照片、视频,以及精心编辑的文字上传到社交媒体后,就期待着能够得到朋友或是陌生人的赞同、羡慕、崇拜,甚至追随,并且希望自己可以成为时尚的推动者,有机会站在时代的巅峰。当然,大多数人只是想借着时尚更好地参与主流的社会生活,获得一种心理上的放松和安全感。时尚的阶层划分
齐美尔认为,时尚本质上是一种阶层划分的产物。要知道,任何一种时尚的新鲜事物都不是从天而降的,都是由一个群体或阶层开始,受到大范围关注后,再慢慢被其他群体或阶层接受、追捧的。就好像现在流行的骑马、打高尔夫、弹钢琴、看戏剧等,在以前都是只有贵族阶层才能接触到的奢侈生活方式,但现在已经逐渐走入寻常百姓家,甚至成为一种普通人的时尚。
让我们举个例子来更清晰地理解这种对时尚的“模仿”。生活在北京、上海的“80后”,童年时吃一顿肯德基、麦当劳都觉得是一件非常奢侈的事情,难得去吃一顿,还要拍照留念,可能很多人家里都有大笑着和麦当劳叔叔合影的照片。但在今天的一二线城市,这类消费已经稀松平常,甚至因为有了更多更优的选择,很多人已经不太去光顾了。而在四五线城市以及一些小县城、小镇,则出现了像“肯麦鸡”“康帅傅”“萬事可乐”等山寨品牌。如果站在一二线城市的角度,自然会觉得这很可笑,和时尚完全搭不上边,是一种消费降级,但如果从四五线城市的角度来看,这其实是一种对时尚的模仿,是一种对生活方式的升级。
而当小镇上的人为吃到香脆的炸鸡而感到新鲜、兴奋的时候,大城市里的人已经开始为了追求健康,形成了吃素菜和深海鱼等负担轻、有营养的绿色有机食品的时尚风潮。所以,时尚让阶层分化这一点尤为明显。
而在任何一个时代,只有稀缺的资源才可以让身在更高阶层的人获得心理上的快感、地位上的彰显,体验一种鹤立鸡群的优越感。比如,当中产与精英都能购买名牌手袋、轿车,能负担起去国外度假的费用的时候,一眼看上去,似乎两者没有什么明显的区别。中产阶层甚至因为更爱在社交媒体上晒、炫,显得更为高调。但其实这几年,精英阶层已经越来越多地把钱花在无形的、需要坚持长期投资才能看到丰厚回报的地方,譬如给美国顶级大学捐赠以期提升孩子入学的可能性,还有各种自我提升的商学课程,抑或是艺术品和珠宝收藏等。
从数据上来看,随着中国高净值人群(资产净值1000万人民币以上的个人)数量的增加,有钱有闲又追求品位的人越来越多,中国艺术品市场这几年非常活跃。巴塞尔艺术展和瑞士银行联合发布的《2018年全球艺术品市场的研究报告》显示,2018年中国艺术品市场的交易额为128亿美元,占全球艺术品市场份额的19%,仅次于英国。如果仅从拍卖市场来看,中国的成交额目前位列全球第二。在一些世界级的拍卖会上,也能看到中国顶级富豪豪爽出手。
所以,时尚不仅仅是表面的光鲜华丽,更是齐美尔所强调的一种阶层划分的产物,是个体用来维护社交圈、人脉网的有效工具。时尚中的迷失
时尚作为阶层划分的产物,正以自身的逻辑和方式重构社会。有人正是看准了这一点,把时尚当成一种媒介,希望可以通过一款限量发行的名牌包、一个精英荟萃的MBA班,来实现自己的阶层跨越,获得地位、人脉的提升。
如果说物质上的消费只要不太超出自己的支付能力,还能算是一种现代生活刚需的话,那么,眼下到处可见、已成为一种社会潮流的各种总裁班、MBA班,则是人们被虚名、隐形的圈子文化集中套路的表现。有个朋友告诉我,他认识一个人花高价读了一个MBA班,但一读就是好几年。大家关心他,以为他是因为课程太难、论文不好写,所以迟迟毕不了业。没想到他说,不着急毕业,只要一直在这个班级里,就相当于拿到了一张知名企业家俱乐部的门票,可以源源不断地认识一些精英,比起每年多交的几千块学位费,这实在是太划算的一笔生意。
除了时髦的总裁班,还有人趁着大众创业的大潮,将公司包装成一个花哨的PPT,各处演讲、营销,却迟迟见不到实实在在的产品,不但让投资人的钱打了水漂,也欺骗了市场,违背了自己创业的初心。靠投机上位,成功不会持久,靠牺牲大众利益换来的财富,来得快去得也快。
而过分追求所谓的时尚,再加上野心勃勃的目的,可能会导致从众甚至盲从的心理,其实反而会带来个性的消失。换句话说,你以为你追了流行,但其实是被流行套路了。比如,有家长听说游泳、打高尔夫的特长和参加NASA(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夏令营、会做机器人的经历等,可以帮助孩子增加将来被欧美名校录取的概率,于是不惜砸重金、当陪练,日复一日地苦训,又漂洋过海地送孩子去参加各种科学营。姑且不论孩子的身体素质是否适合这些运动,也不论这些孩子是否真的有兴趣,只说他们有没有想过,在未来的招生官眼里,这种千篇一律的特长和培养路径,真的能让孩子脱颖而出吗?保有内心的自由
所以,在追求时尚的过程中,有人會被外在的浮华吸引,迷失了自我,在金钱利益和虚名地位里穿行,却很少关注自己真正的需求是什么、什么才是适合自己的。时尚的本质就是模仿,之后同化,再形成阶层分化,这是一个不断循环的过程。时尚并不是简单的物质需求,而是由社会塑造的。社会风潮的更迭虽然短暂快速,但是时尚本身是永不改变的,它会一直存在并深刻地影响人类的生活。
在我看来,时尚作为社会的产物,本身是无辜的,它是现代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时尚是一面镜子,折射了当下的光怪陆离、善恶交织和社会的螺旋式发展。希望我们每个人都不要掉入一些由时尚而起,却又因人心而变的陷阱和套路中,拥有植根于内心的修养,葆有内心的自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