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田爱丽如果你还对2015年左右的时尚有任何印象,不难回想起当时仅一个极简风潮(Normcore)的影响力是如何无处不在。然而到了2022年,这种单一潮流趋势的统治力已经不复存在,市场上同时流行的时尚风格可能多达数十种。
老钱风、知识分子风、千金大小姐财阀风、厅局风、Bloke core球衣风潮、Y2K辣妹风、Athflow、City Boy、Gorpcore、怪女孩风、Balletcore芭蕾风等等,仅国内社交媒体上常见的名词就有不下十种。这些小众时尚风格有一些来自本土市场的衍生演绎,部分则来自欧美时尚趋势的移植。
由于抖音海外版Tik Tok在欧美市场的走红,各种各样的时尚“微趋势(microwave)”被制造出来。人们用后缀“core”来给每一种微趋势进行命名。从芭比美学Barbiecore,到田园风格Cottagecore,再到以倡导节俭美学的Thriftcore,core几乎成为了万能词缀,意指一种小众时尚趋势,大约相当于中文中的“风”。
短短两三年间,Tik Tok在创造现象级时尚的能力上已经抢去了竞争对手Instagram的风头。与Instagram不同,Tik Tok上叙事型的时尚内容往往更加亲民。Tik Tok特有的“For You”推荐界面,可以根据算法将相关主题下的任何内容随机推荐给用户,相较于需要关注才能获得内容的Instagram而言,每个内容创作者都更容易引发大范围的病毒式传播。
加上疫情之下社交方式的转移,自带上瘾机制的Tik Tok集中了大部分Z时代年轻人的的注意力,一旦带有某种炫耀性美学的内容产生,往往能从0开始快速掀起一种“微趋势”。
在潮流媒体Hypebeast题为《2023年能否成为Nothing Core之年?》的文章中,作者Dylan Kelly评价道,任何人都可以创造一个core,任何东西都可以成为一个core。
,Bloke core风潮的始作俑者是TikTok上一位名叫Brandon Huntley的年轻人。去年12月,他因一时兴起而重新开始穿上了自己以前的球衣,并玩笑似的打上了“#blokecore”标签。
但令他没有想到的是,这种乍看不起眼的穿搭方式在Tik Tok潜伏数月后突然爆发,成为了今年夏天时尚爱好者的新宠,而视频中Brandon Huntley复古蓝色足球服、牛仔微喇叭裤和adidas Sambas球鞋的打扮成为了Bloke core迷心中的标准模版。
这生动地诠释了当下的core风潮的特征。人人只追求形似,而不关心风潮的源头是什么。不同于曾经极简主义拥有的明确价值主张,各种各样的core在定义和主张上都颇为模糊。它们没有核心的风格偶像,而是通过大量的复制传播形成了影响力。
对于这种舶来的时尚趋势,小红书上的时髦年轻人几乎立刻便开始效仿。由于Bloke并不是英文常用词,而是英国俚语(通常指比较阳刚的男人),国内时尚爱好者对此并不熟悉。但由于风潮如病毒般复制蔓延,很多人急于仿效新兴时尚风格的搭配公式,将该趋势错写为Block core,导致这个错误拼写的词条#Block core也在小红书获得令人吃惊的话题曝光量。
这还仅仅是数十种不同小众时尚风格中的一种。可以说,在2022年,没有一种时尚风格可以占据市场主导地位。每一种小众时尚风格都拥有一批受众,但他们也随时准备奔赴下一个新兴趋势。一种风格往往会在聚光灯下达到高光时刻,然后就消失了。
小众时尚风格的普及是否意味着时尚终于摆脱了单一的议程设定,走向了真正的多样化品味。若果线年将是时尚行业民主化过程中的一大里程碑,进一步打破了由少数奢侈品巨头和以时尚杂志为首的媒体权威设定的标准和框架。
种种迹象表明,每一股时尚风潮就像网络流行语和热点话题一样,起初令人摸不着头脑,但是在没人能讲清楚一种风格到底是什么之前,人们已经按照公式穿上了一整套造型。然而在传播的往复之间,市场并没有沉淀出时代的进展,也没有推动消费者形成独立的时尚观念。
简而言之,core是模仿和跟风,不是时尚品味。而无论是海外的Tik Tok还是国内的小红书,科技算法机器虽然助长了信息的流动,却没有让消费者离时尚更近。小众时尚风格填满了人们的衣橱,也填满了时间和注意力,却未必带来了时尚本应制造的愉悦感。
Hypebeast文章将这种现象归咎于超快时尚SHEIN过度生产的推波助澜。加速生产、加速消费,无止境的更新换代让人们停不下脚步。然而在淘宝盛行多年的国内市场来看,问题从来不在于物质的过剩,或者说,物质过剩不是新鲜话题。
真正造成时尚市场碎片化的是当代社会难以逾越的差距,以及一代年轻人在差距面前透露出的无力。
以老钱风为例,这种在国内社交媒体平台凭空而生的时尚风格反映了国内消费者对欧洲老钱家族的想象与向往。财富传承几代的欧洲高净值人群以保守著称。他们不追求季节性时尚,偏爱经典和品质的品牌。
就时尚观念而言,简洁的穿着和品质追求固然值得借鉴。身份幻想从来不是新事物,Ralph Lauren的崛起也是依靠利用美国中产阶级乃至非裔底层人群对富裕人群生活方式的向往。
但问题在于,大多数时候大众在效仿的过程中难免堕入符号化陷阱。最终,人们将注意力放在Ralph Lauren的马球标和Polo领上,而忽略了高净值人群真正值得借鉴的穿衣理念。
与“老钱”相关的笔记在小红书上超过1万篇,“知识分子穿搭”相关笔记则超过3万篇
事实上,将老钱风作为一种时尚风格类别,本来就是与所谓老钱阶层追求经典风格的核心价值南辕北辙。
当国内消费者追求老钱风时,这一切更是隔了层纱。由于老钱这一舶来概念在国内缺乏文化连接点,这种时尚风格更是注定了其流于形式的结局,真正有意义的价值讨论从来不在流行文化的议程上。
因此一种批评观点认为,如果以时尚是身份的表达作为前提,那么市面上流行的老钱风就是对身份的虚伪掩饰,努力伪装成自己本来就不是的样子并不酷。
类似的还有知识分子穿搭和千金大小姐财阀风。模仿知识分子的穿着和生活方式,从积极的方面来看是对智慧的向往。但令人担忧的是,知识分子穿搭和知识分子身份从来不对等。把知识分子的生活方式固化为一套公式,加剧了社会不同群体之间的割裂,而那些效仿这种穿搭的年轻人无一不是这种割裂的受害者。
即使是知识分子时尚的代表人物、本世纪最有影响力的时装设计师Miuccia Prada,多年来也面对着文化界对其小布尔乔亚品味的批评。她一方面从自己的布尔乔亚身份中获利,一方面进行有意识的自我反叛,但这些复杂的挣扎和有价值的社会辩论,在大众流行文化和漂洋过海的全球信息传播中一概被掩去。
更不用细究“财阀”这一具有负面色彩的词汇,究竟是如何被娱乐化为一种令人向往的身份。
无论是老钱风,还是知识分子和财阀穿搭,都渗透出对财富、知识等资源掌握者的谄媚。当人们试图松弛的时候,恰恰最为紧绷,人们仍然不能掩饰面对鸿沟时的无力与不安。这就像是2022年新晋时尚偶像谷爱凌登上注意力顶峰时,更多人的心情是复杂的。
近日小红书携手中国社会科学研究所发布“2023年度生活趋势”,其中“简法生活”、“闲置循环”和“野到家门口”都反映出年轻人更加节俭的生活态度。
由于社会价值维度的单一化,消费成为大众为数不多拥有选择权的范畴。但是“我买故我在”的消费主义无法带来有关存在的答案。面对永远超出能力范围的奢侈品,以及不断吃紧的钱包,人们的无力感更甚。
愈发显著的财富差距已经成为全球年轻人共同面对的处境。年轻人当前备受诟病的空心化,以及对严肃思考的躲避,可能来自于思考的无用。有评论称,对于热播剧《亢奋》所描述的典型美国Z世代,他们需要的正是漫无目的的无意义,因而SHEIN和Tik Tok成为了填满他们时间的两大利器。
这样的社会现状也推动Nepo Baby(裙带婴儿)突然成为2022年欧美社会的热门议题。
裙带婴儿起初指那些走后门进入好莱坞星光大道的名人,由一两个富有的名人父母为他们铺路,而后泛指所有依靠特殊裙带关系获利的二代。
裙带关系从来不是新鲜事,也并不是Z世代特有的现象,安吉丽娜·朱莉,索菲亚·科波拉等人都是名人后代。在时尚界,Dolce & Gabbana2017年邀请众多名人后代走秀,加上卡戴珊一家进军时尚产业,似乎开启了该行业的裙带现象。最近五年,这一趋势的极具发展超出了人们的预想,终于引起了年轻一代的警觉。
由于知名影星约翰尼·德普与Vanessa Paradise之女Lily-Rose Depp在访谈中坚称自己的成功都是努力而来,超模Vittoria Ceretti公开批评了以Lily-Rose Depp为代表的优越星二代抢占普通模特的机会,而对自己享受的优越地位不自知。
据Dazed的一篇文章,Tik Tok上如今有一个专门揭发裙带宝宝的社区,视频的浏览量高达数百万。人们惊讶地发现包括Hailey Bieber、Bella Hadid、Iris Law等新一代拥有时尚影响力的社交名人几乎全部出身名人之家。
人们更喜欢白手起家的故事,比如从底层摸爬滚打的Cardi B。这也是为什么人们对真人秀节目越来越痴迷。披头士乐队如此吸引人的一个重要原因,来自北方城市的四名普通青少年仅凭实力就能成功,这种故事很鼓舞人心。
New York杂志更是于近期专门为裙带婴儿制作了整本专刊。在题为《裙带婴儿是如何诞生的?》的文章中,作者也指出了Z世代在面对裙带婴儿时的复杂心理,即人们既恨他们,又迷恋他们,人们通过嘲笑裙带婴儿来追星,继续推动平庸的名人后代走后门进入竞争激烈的娱乐和时尚产业。
德国社会学家Georg Simmel在1904年撰写的期刊论文中指出,人类社会由模仿和区分这两股力量驱动。就时尚而言,它既引导人们走上社会适应的路径,又满足了人们差异化的需要,以及人们对变化的渴望。
当人们识别出资源分配的不均衡时,人们所做的不是改变现状,而是迷恋和慕强,或继续用注意力投票,在结果上巩固了现有的权力结构。对于模仿的渴望远远超过了自我区分的努力。人们将追求“小众”错认为是自我区分,却依然掉入效仿的陷阱,而没有走向个人风格的思考与塑造。
Dylan Kelly在Hypebeast这篇文章中倡议2023年成为“Nothing Core”之年。当各种微观趋势充斥市场,人们追随所有趋势成为不可能,这时候人们将别无选择,只能向他们的个人风格靠拢。尽管这种观点可能引导人们走向虚无主义和理想主义,但它依然是对于塑造消费者强大自我的有力号召。
建立个人风格确实需要努力和坚定信念。Tik Tok账号 @oldloserinbrooklyn的Mandy Lee表示,“如果你喜欢那件天鹅针织马甲,你就把它穿出来。你买它并不是因为它是一种流行趋势,而是因为你就是真的喜欢它。”
唯有如此,市场才能诞生真正的时尚偶像,以足够的影响力推动有意义的质变。否则一切只是模糊的怀旧和四不像的模仿。人们不愿承认,所谓微趋势其实不是趋势,微型意见领袖根本无法引领观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