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麻辣烫任盈盈一年一度的新春佳节就要来到了。春节是中国人心目中最为重要的一个节日。它象征着团圆、欢乐、久别重逢以及一年新的开始。它不仅仅是一个节日,更是一种中国文化的符号和象征。在现在新冠疫情的笼罩下,大家尤其体会到了健康的可贵。春节期间,只有有个健康的身体,才能够享受假期,享受和家人亲友团聚的快乐。
好好吃一顿,历来是过春节的重要内容,人们乐于用一桌精心烹制的大餐来显示节日的喜庆气氛。
以往春节期间,医疗收诊最多的往往就是肠胃病人,许多人在节日餐桌上“吃”出了问题,导致肠胃功能紊乱,患上了“节日病”。 中医分析,“饮食有节”是“度百岁乃去”的重要条件,饮食无度则是“半百而衰”的重要原因。
如果春节假日集中、连续进食大量肉类、海鲜、鱼虾等“好菜”,反而会突然增加肠胃的负担,过犹不及,同时也不符合“均衡”、适度的健康原理。 特别是老年人,高血压、冠心病等老年性疾病容易因为过饱而加重病情,甚至造成急性发作。
所以,春节餐桌不妨多些素、少些荤。节日菜肴的品种可以丰富一些,但每道菜则“浅尝辄止”。尤其是晚餐,吃个七分饱,足矣!
时下乃冬春交替之际,在保持清淡主调的同时,可适当多吃点偏温热的食物,多甜少酸,调和肝气,以补脾胃。
中医养生注重“起居有常”,而许多人春节期间的作息表与平时相比变化极大。春节假日的确要放松,给承受日常紧张工作的身体与心理减减压。但是,随心所欲、毫无规律的起居作息非但无益,反而会对健康造成损害。
假日中没有规律的生活,会打乱人体内生物钟的正常节奏与运转,肠胃功能紊乱、内分泌失调等“节日病”随之出现。更为严重的是,没有规律的生活还有可能给一些慢性疾病埋下隐患。
春节假日的作息可以与工作日有所不同,但“时差”应该控制在两个小时之内。譬如,平时是6点起床,春节假日可以推迟到七八点钟。不要通宵熬夜,然后一觉睡到中午甚至下午。如果生物钟被打乱,睡得再多也不一定解乏。
春节里,亲朋好友在一起玩玩扑克牌、打打小麻将,这些都在所难免。但是,如果过度,比如通宵达旦、彻夜聚赌,中医认为这就难免伤身。春节期间,在玩乐方面要张弛有度,不宜朝朝美酒之后再夜夜笙歌。要保持豁达开朗的心情,要注重精神调养,不可暴怒亦不可抑郁。暴怒和抑郁都容易伤及肝脏,而现在这个时令正是护肝养肝的好季节。
春节是亲朋好友团聚的传统节日,在欢度佳节的同时,要结合时令特点,根据每个人的生活规律,顺时顺变,切勿放纵身心,乐极生悲。
肝病患者饮酒,会直接伤害肝细胞,甚至会使肝细胞变性或坏死,导致病情进一步恶化。
节日期间食物油腻,胆病患者如果大量进食荤腻食品,会加重胆囊的负担,诱发急性胆囊炎。因此,有胆病的患者要忌食油腻食品。
春节期间,有的地方还有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人们如有伤风感冒,走亲访友聚在一起,极易造成疾病的交叉感染和流行。因此,感冒患者不宜外出,最好在家中调养,这样既有利于病情恢复,又能避免将病传染给他人。
节日期间,美味佳肴丰富,如过量进食会刺激胰腺大量分泌胰液,造成胰管压力增高,致使胰管破裂,诱发急性胰腺炎。
节日期间,亲朋好友相聚,人多热闹,可使大脑处于兴奋状态,导致体内儿茶酚胺分泌增多,促使心跳加快、血流加速、小动脉痉挛、血压升高而诱发心脑血管病发作。
节日期间操劳太多或玩乐无度,会使心跳加速、心脏负荷加重、血压升高,可诱发心绞痛、心肌梗塞或脑中风。
节日期间,糖尿病患者应忌“甜”食,否则会使人体内负担加重,甚至可能危及生命。
节日期间,常有亲朋好友来家“拜年”,脉管炎患者为了招待客人而陪着频频吸烟,这样会使血小板聚集性增加,并能抵制纤维蛋白溶解,使血液处于高凝状态,从而使病症加剧。
我国民间有除夕“守岁”的习惯,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如果也同家人一起熬夜,或通宵看电视,使身体过于疲劳或睡眠不足,极易引起疾病发作或病情加重。
春节期间,气温还未升温,因此支气管炎、肺气肿等呼吸道疾病患者应注意防寒保暖,避免受凉,以防旧病复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