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都白领“洋泾浜”,这个词上海人都不陌生,现在的它作为形容词,时常被人们所使用。但更早的洋泾浜,指的是上海过去的一条河浜,于20世纪初被填没筑路,即现延安东路。
时光荏苒,洋泾浜已成回忆,但它所代表的城市历史文化内涵,却不曾因时光而褪色。5月28日上午,正值第22届上海市社会科学活动普及周,杨浦区图书馆联合上海通志馆、学悦风咏书社,在绿瓦体育书店举办了一场“何以上海”系列讲座第二讲——“洋泾浜北边:历史与风景”。
本次讲座特邀中国近代史学科教授、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特约研究员陈祖恩作为嘉宾,借助“洋泾浜”这一上海近代的特殊意象,鲜活展现都市人的生活史。
上海开埠以后,工商业的繁荣、新兴的都市文化、中西文化的冲突与交融都集中在洋泾浜北边,东面以外滩为界,西至西藏中路,南面是今日的延安东路,北面则是汉口路。
陈祖恩从“洋泾浜北边”“市民生活的烟火,都市的灵魂”“闹市里的大旅馆”三个方面,展开主题论述。他认为,洋泾浜与上海都市形成的起点相联结,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在洋泾浜北边,当时开设了英国总会、仁济医院、格致书院、三井洋行等,说明它在很多方面是领上海风气之先的。
很多人提到洋泾浜,就联想到“洋泾浜英语”,这是因为洋泾浜曾是上海对外贸易重要河流之一。由于中外商人语言交流不便沪语结构为主、夹杂英文词汇的洋泾浜英语才逐渐形成。
在洋泾浜北边的商业中心,居民住宅鳞次栉比,街角烟火气旺盛。总有人说,“上只角”是上海的灵魂,陈祖恩却不完全赞同。他说,西南的高档住宅区固然有其精华,但沪江人情、市民生活、街角人文以及西化东渐的传承,才是上海的真实内核。讲座中,陈祖恩通过讲述杏花楼的欢宴、竞争中的天蟾舞台、慈善团体仁济堂、富庶地段的菜场等历史故事,带领读者走进百年历史,一同见证当时市民生活的兴盛,重温那一抹记忆的亮色。
大量的图片资料、清晰具体的讲述,一场讲座仿佛带领读者穿越时空隧道,让大家能切身感受到近代市民的日常生活与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的碰撞,进一步了解海派文化的精髓。
互动环节,读者就洋泾浜与洋泾的联系、洋泾浜北边的界限、上海桥梁的命名等主体与陈祖恩深入沟通。活动后,不少人还与陈祖恩进一步交流,并表示获益颇多。
记者了解到,“何以上海”系列讲座聚焦上海城市发展与海派文化特色,下一步将继续邀请上海文化资深研究专家,在宏大的历史讲述中体现沪江人情、市民生活与城市的烟火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