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内斯塔的残卷《心理抚养》。作者是我国著名的犯罪心理学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李玫瑾。
 早在1999年,李玫瑾教授就登上了央视《今日说法》栏目的舞台,解析各种犯罪心理问题,讲得最多的,是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线年间,她曾多次参加凤凰卫视的谈话节目“锵锵三人行”,通过各种刑事案件为公众科普犯罪心理学知识,解读犯罪行为背后深层次的原因。
大家可能或多或少看过一些李玫瑾教授的讲座视频,比如,2013年重庆男童被摔案,伤害了人类基本情感;“天生犯罪人”一般都有情商障碍;甘肃白银连环杀人案分析;还有“恋爱很容易,婚姻却需要选择”,等等。
电视屏幕上的李玫瑾教授,一头银发,淡定从容,凭着扎实的专业见识,极强的洞察力和一针见血又平易近人的风格,在网络上迅速大火。
通过三十余年的教学和研究,李玫瑾教授发现,人的心理问题和早年的养育密切相关。也因此提出了“家庭是人生的起点,要关注早年心理抚养”的观点。她强调,父母对孩子的心理抚养比物质抚养更重要,人的性格比能力更加决定命运。
 在《心理抚养》这本书中,李玫瑾教授结合真实案例,从犯罪行为倒推犯罪心理,再分析不同心理萌发的起源,详细阐述了错误的教育方式会给孩子们的人生带来怎样的危害,以及如何进行心理抚养才能培养出人格健全的好孩子——给广大家长展示了一种全新的育儿理念。
听说啊,很多学校的班主任都在跟家长们推荐这本书,不少读者看的时候还会认真地做笔记。那书里都说了些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为大家解读这本《心理抚养》的精华部分,主要包括三块内容,分别是:人生的起点是家庭,如何进行抚养孩子的心灵,以及如何培养孩子的品行。
第一个案例发生在2009年。山东潍坊农民王某,在农田保护区里违规建房,被勒令拆除。
拆房日当天上午,王某携带铁锤和汽油,强行闯进一所小学,先用铁锤打伤五名学前班的学生,接着又抱住两名学生点火,最后学生被老师奋力抢出,王某则被当场烧死。
第二个案例发生在2013年的厦门,当地一辆公交车在行驶过程中突然起火,造成47人死亡、34人受伤。
事件发生后,公安部高度重视,国务院工作组在次日凌晨便抵达厦门,会同当地公安机关进行案件侦查工作,最终锁定了犯罪嫌疑人陈某某。陈某某是厦门本地人,因自感生活不如意,悲观厌世,从而泄愤纵火。这个丧心病狂的罪犯当时就在车上,被当场烧死。
近年来,随着犯罪事件频出,人们在震惊、痛心、谴责罪犯的同时,往往也会把责任归咎于“社会”,认为这是社会矛盾加剧的表现,作案人做出丧心病狂的举动,是为了报复社会。
其实啊,研究犯罪心理学三十多年的李玫瑾教授认为,把一切推给社会并不正确。社会只是我们共同活动的一个空间,是我们每个人对社会有责任,而不是社会对具体的人有责任。
所有的社会问题,无论是道德滑坡,还是贫富分化,归根到底,都是人的问题。同样是遭遇不公、感到绝望,有的人能熬过艰难、重新开始,有的人却以身试法、一毁俱毁。为什么同样的社会刺激,落在不同的人身上,会产生截然不同的反应呢?
 通过研究这些典型案例,李玫瑾教授发现,人的心理发展是有逻辑的,人其实是“养育+教育”的产品。之所以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往往不是因为眼前的遭遇,而是根源于这个人早年的养育情况。
就像美国一位犯罪心理学家说过的那样,人不可能在35岁的某一天,突然从一个正常的人转变成完全邪恶的人,暴力人格形成的关键在于童年。大量案例表明,冷漠狠毒的犯罪人,童年时大多缺乏关爱,生活坎坷。
2003年,沈阳警方抓获了一名28岁的犯罪嫌疑人王某。王某是个身高不足1米6的瘦弱男子,在八年间连续作案30多起,杀了40多人。
这个冷血杀手在审讯中告诉警察,他的童年很悲惨,从未感受过家庭的幸福。他爸是个赌徒,一天到晚都在牌桌上,赢了就喝大酒,输了就打媳妇和孩子出气。
他8岁时,父母离婚,他被送到爷爷奶奶家,还是成天挨打挨骂,小学上了一年多就辍学了,在外面游荡、要饭、偷东西、受人欺负,也练就了一身不要命的狠劲儿。
再后来,他开始抢劫,尝到甜头后,不断单独作案,强奸、杀人,以犯罪为生,不仅丧失了是非感、羞耻感,连基本的人性都没了,只要有需要就去作恶,直到最后被抓获。
从王某的成长经历,我们可以看出,如果一个人,童年时受到的养育和教育有重大缺陷,没有经历过“爱的抚养”,就会变得冷漠残忍,不仅会让自己的一生受到影响,也会让别人,让整个社会付出惨痛的代价。
李玫瑾教授认为,学校教育之前的家庭养育,尤其是心理抚养的好坏,可以影响甚至决定人的一生。
家庭是什么?是我们每个人的起点,是我们第一所学校。但是很多人觉得,工作和事业比家人重要,赚钱比陪伴孩子更有意义,正是这些错误的认识,让很多家庭看似结构完整,其实功能不全。
2015年,贵州省毕节市的一个村子,发生了一起留守儿童的悲剧:兄妹四人在家中喝农药身亡,其中最大的孩子14岁,最小的5岁。村民们说,这些孩子的父母感情不和、经常打架,还打孩子。
后来母亲离家出走,父亲又外出打工,孩子们留在家里,虽然有房子住,有吃有喝,也有零花钱,但他们缺少关爱,性格孤僻。最后,长子留下一封遗书,四兄妹一起服毒自杀,宁可坠入冰冷的黑暗,也不愿徘徊在无爱的人间。
 一个好的家庭,不光是要结构完整,有家人在侧,给孩子提供照护和陪伴;还要具备应有的功能,关爱孩子,就要做到用心抚养。生育不是一拍脑门的决定,必须对下一代负起责任。
那么,负责任的父母具体该怎么做呢?李玫瑾教授提醒我们,有四个大方得把握好:
有一次,李玫瑾教授去参加讲座,一对年轻父母跟在身后追着问:“李老师,我孩子在幼儿园老打人,老师告过好几次状,我们回家也管他,可他就是改不了。怎么办呀?”
李玫瑾教授听完就笑了,问:“你们在家是不是老打他呀?”年轻父母回答说,是。教授有反问道:“明白了吗?”
假如这个孩子做错事时,父母不是拳脚相加,而是蹲下来看着他,轻声却严肃地问他:“你觉得这样做好吗?”耐心地跟孩子讲道理。那么,他在外面就不会打人,而是知道用沟通去解决问题。
同样的道理,有些父母希望希望孩子养成读书的习惯,而不是天天打游戏;但是话说回来,父母自己能不能静下心来读书,有没有为孩子树立好榜样呢?
父母希望孩子将来做个什么样的人,最好能自己先成为这样的人;言传身教的力量,比物质奖励、身体惩罚来得更加直接有效。
父母要亲自陪伴孩子,而不是一天到晚只想着工作和挣钱。养育孩子是个大工程,远不是有钱就能搞定的。金山银矿,都是不可持续的资源,即便父母能创造出丰厚的物质条件,也不能保证孩子可以永远衣食无忧。
不如多花时间陪伴孩子成长,以身作则,教会他们如何为人处世、如何用积极乐观地态度面对未来的挑战。因为这些心理资本才是父母留给孩子最好的财富。
亲子关系,既需要用时间培养,也需要用智慧教育。有多个子女的父母都知道,自己带大的孩子和不是自己带大的孩子,是不一样的,自己带的孩子跟自己更亲。
因为自己在不辞辛苦的照顾、呵护和陪伴,从孩子的一声啼哭、一个细微的表情,就能知道他有什么需求了。通过这样的养育和相处,父母才能读懂自己的孩子,这也是日后理解孩子的心理基础。
同时,亲自陪伴孩子成长,也是父母自我成长和成熟的过程。在抚育孩子期间,父母会遇到很多以前没遇到过的问题,需要不断学习和扩充人生知识。
随着青少年心理问题频发,很多高校开了心理咨询室,有老师反映,他们给孩子做了心理辅导,感觉孩子有所改变,但是一回家,就又变回原样儿了。为什么呢?很简单,如果父母不做改变,那么孩子的心理问题就不能真正解决。
李玫瑾教授给辅导孩子的老师们提了一个建议,说他们提供咨询的对象,重点不应该是孩子,而是孩子的家长。当孩子出了问题,一定是家庭教育有不到位的地方。所以,根儿在大人身上,得先教育大人。
父母都爱孩子,为了孩子可以付出所有。但很多父母不明白,自己辛辛苦苦养大的孩子,为什么长大后变得越来越没样子,有的不懂得感恩,有的自私冷漠,还有的甚至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他们不知道,会出现这种令人悲哀的局面,很重要的一部分原因在于自己,自己只是养大了孩子的身躯,却没有认真养育孩子的心灵。
任何在成年时期展现出的变态心理,都不是在成年时期形成的。很多犯罪人出现心理异常,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他们早年家庭的心理抚养比较匮乏。换句话说,他们小时候生活的环境大都缺少情感、温暖和依恋,往往有着孤独成长的经历。
 如果我们想让孩子有一个美好、健康、快乐的未来,就要在早年家庭养育中,注重对孩子的心理抚养和心理教养。这两种心理养育,将为孩子奠定一生的心理基础。其中,心理抚养主要侧重于情感关系的建立,是心理发展的第一个台阶。
2004年,发生了一起轰动全国的“事件”。是云南大学的学生,在2月13、14、15号,连续三天,在学校宿舍杀害了四个同学,然后从昆明火车站出逃。公安部展开了针对的全国大排查,一个月后,在海南三亚落网。
据本人供述,案发前几天,他在和舍友打牌时,因为琐事起了争执,同学说他为人差,他怀恨在心,开始上网查阅资料,准备杀人计划。后经过精密的筹划,两次购买石工锤作为凶器,之后报复杀人。最终,被判处故意杀人罪,并于同年6月执行死刑。
2013年,在一次“锵锵三人行”的谈话节目里,李玫瑾教授提到了一案。她认为,三天杀了四个人,显然非常冷静,这种灭口性质的作案方式是有预谋的。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对同窗下此毒手呢?
很多媒体认为,是因为家庭贫穷产生的心理扭曲,但是,他杀的同学比他还穷,这个逻辑不能成立。李玫瑾教授经过深度分析后,推断之所以血洗宿舍,有可能是因为这几个同学掌握了他的某种隐私。
当年,在死刑宣判后,中青报有记者要去采访,出发前给李玫瑾教授打了个电话,李玫瑾教授做犯罪心理研究嘛,就让记者帮自己补一个问题,问在寒假期间有没有过性行为。
这就很接近李玫瑾教授的分析思路了,在那个年代,大学生在校外有这种事情,会被认为是人品有问题。而很在乎面子,从内心上讲,他可能也觉得这事儿不好,但做了又不愿意让别人知道,怕事情被传播出去。
多年来,李玫瑾教授没有把对的分析公诸于世,她曾经分析过他的案件,但隐去了真实姓名,是害怕剥开太多的真相,会让他的父母亲人更加痛苦。但是,这个案件以及类似的多起案件,比如复旦大学投毒案,还有药家鑫案,这些本是天之骄子的大学生犯罪,都反映出一个共同的问题,那就是这些犯罪人的情感是缺失的,他们缺少对生命真实的感受。
所以,注重对孩子的心理抚养,在生命初期唤醒孩子的人性,让他们建立基础的情感,这一点非常关键。
 婴儿呱呱坠地时,没有任何自我保护能力,完全依赖抚养人对他付出极大的耐心和真心。一个人的情感发展,最关键的就在于生命的第一年,是否得到了足够的情感营养,比如父母的拥抱、抚慰、笑容、声音,细心的对待和足够的宽容。
联合国儿基会早就指出,孩子在一周岁之前被怎样抚养或者照料,会影响他们后半生的大脑功能。很多中国家长并没有重视这个问题,以为孩子小,除了哭闹、吃奶就是睡觉,就什么都不懂就更谈不上教育。
误区就在于,人们误把“教育”当做说教、忽略了身体接触、情感陪伴的养育过程。人出生后的每一天,给他任何的抚养,都是他的心理营养,是他未来的心理资本。
在一个家里,最具抚养资格,孩子最熟悉、最愿意贴身的人选,毫无疑问就是妈妈。但是近些年,很多年轻的父母把孩子交给保姆或者老人去带,指望着出钱代替出力,把自己从繁重的育儿工作里解脱出来——这其实很不负责任。
这不是说保姆不专业,也不是说老人不用心;而是说,父母的陪伴对孩子的成长,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李玫瑾教授强调,重视情感抚养,就是要给孩子提供无假的、真挚的爱;而不是用钱或借他人之手间接去爱,那是偷工减料的心理营养。
只有父母用辛苦付出建立了孩子对家的依恋,父母才能拥有对孩子的心理影响和约束力。
这个约束力实质上是一种情感的力量,是父母通过良好的亲自抚养,使孩子依赖、信任自己,从而对父母产生的一种依恋情感,愿意听父母的话,接受父母的要求,是因爱而生的“心甘情愿”被约束的情感。
我们身边常有这样的例子,就是孩子出生后,父母没把孩子带在身边,而是交给爷爷奶奶抚养,等到孩子大了,再接到身边上学时,就会发现,孩子见到父母就像见到了陌生人,会紧张、拘束、害怕,心理距离会持续很久。
这时候,孩子即使能接受父母的管教,那也是一种“外部控制力”,是来自父母的硬性要求,绝不是来自我们说的父母的“心理约束力”。
 好,心理抚养主要是建立孩子对父母的情感关系。接下来,我们再来谈谈心理教养。之前说过,心理抚养是心理发生和发展的第一个台阶,也就是建立孩子对父母的情感关系。
而心理教养是心理发展的第二个台阶,它是指在建立了初级情感的基础上,通过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让孩子的情感更加完整地发展。
李玫瑾教授认为,从三岁这个关键的年龄段开始,父母就要花时间开始带孩子参加各种社会活动,比如串门,去公共场所玩耍等等,通过创造和他人接触的机会,给孩子立规矩,告诉他怎样才是恰当的做法,来奠定孩子未来行为教养的基础。
 这里啊,我们给大家介绍一些好的教养方法,来帮助孩子们在后天养成良好的性格:
父母要尽早历练孩子的耐挫之心。孩子小的时候要打疫苗,这是用微量的“病原”让他们形成免疫力。
同样道理,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如果犯了错误,一定不能护短,父母要该训就训、该批评就批评,就像给孩子打心理的疫苗一样,可以增加他们内心的抗压能力。这样,等孩子长大后,走到社会上,遇到更多的艰难,才能经得住风浪。
在孩子3岁左右时,就要开始教他怎么和人互动,怎么讲道理,在有想法有要求时,学会表达自己,和别人好好沟通,而不是得不到满足就哭闹撒野。
育儿这项工作,特别不简单,需要很多的智慧,更需要极大的耐心。父母从小就要教会孩子怎么好好说话,这是对他非常重要的一种社会行为方式。
生活中的诱惑实在太多,一个没有耐性的人不可能有长远的未来,有些事做早了事倍功半,只有看准时机才会事半功倍。如果从小对孩子过于放纵,随时满足他们的要求,那等孩子过了3到6岁,上学后就会坐不住。
如何培养孩子的耐性呢?李玫瑾教授在书中提供了一个方法——在孩子稍懂事的3、4岁前后,找一个机会带他去买玩具,等他挑中了一个最喜欢的玩具后,蹲下来和他商量,让孩子先读出玩具的价钱,然后告诉他:“这个有点贵,超出了爸妈原来的计划。生活里所有的支出都要花钱,所以买玩具也要有计划。如果今天花超了,下星期家里的菜钱就不够了。”
孩子听完,也许懵懵懂懂,但他能开始建立一个概念:生活里的东西都不是白来的,需要辛苦去挣。
 孩子得不到心爱的玩具,可能会很沮丧。你要再给他希望,告诉孩子:“爸妈下周争取多加班,拿到加班费,然后到下个周日我们再来玩具店,把你喜欢的玩具带回家,只要等一周就可以了,这样好不好?”
通过这样的方式,我们有意而为地让孩子学会等待和克制,逐渐培养他的耐性。只有做好眼前的节制,才能获得长远的满足。
好,到这里,心理学家李玫瑾教授这本《心理抚养》的精华部分,我们就讲的差不多了。
 在书中,李玫瑾教授传递了这样一种新的育儿理念:培养孩子,心理抚养比物质抚养更加重要。她认为,很多犯罪行为的源头出在早年的家庭教养模式上,所以,要想让自己的孩子长大后有着完善的人格、健康的心理,走正路,过得踏实而幸福,那父母绝不能错过塑造孩子未来人生的关键时期,尤其是孩子小时候,父母要亲自参与孩子的成长过程,通过陪伴、关爱和智慧的引导,对孩子进行情感抚育和性格培养,这个过程意义深远。
在我看来,这本书其实适合每个人阅读,它不仅可以帮助家长修正自己的育儿方式,也可以帮助成年人逐本溯源,进行自我反思和自我疗愈。书中有很多实用的育儿小方法,也能给成年人自律、自修提供启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