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骄阳打开社交平台风靡的各种的食疗攻略、食疗分析帖,不少年轻人由衷感叹,终于过上了曾经不敢想的生活。
当号称“连蜜带巢一窝端”的蜂巢蜜,出现在各大网红直播间,并被冠以各种保健功效时,年轻人的心,动了。
在相关平台上,蜂巢蜜关键词主页俨然已经搭建了完善的吃法、功效、测评、真假鉴定等板块。
在许多人看来,蜂巢蜜比普通蜂蜜更有营养;食用时连蜂蜜、花粉、蜂衣、蜂胶一起,更堪称“养生利器”。
于是,在农产品逐渐电商化的时代,蜂巢蜜也被五花八门的带货手法卷出了新高度。
主播们使出浑身解数花式带货,新鲜采集、现做现切、无利润甩卖,为自己的产品“野生度”实力站台。
要么是农民无意中在悬崖间发现了蜂蜜,随即开启高难度采蜜模式,买蜜送节目,这波不亏;
要么就是由于蜂巢蜜太新鲜,主播得一边和蜜蜂斗智斗勇,一边扛着镰刀现刮现吃,吓得平台弹出“风险提示”也没关系……
然而,在消费者买单的背后,他们买下的是实实在在的“真蜂蜜”,还是夸大功效的智商税?
通常,蜜蜂在采蜜前会将蜂窝筑好;筑好蜂窝后,再在蜂巢内将蜂蜜酿制成熟,并封上蜡盖形成蜜脾。
未经加工、天然形成的蜂巢蜜,常常被认为营养成分和活性物质比普通蜂蜜要高。
同时采收蜂巢蜜,也有一定要求,需要经过采收、整修、杀虫、去湿、包装等过程。
巢蜜“一锅端”,也会影响后续蜂蜜采蜜,影响花期内蜂蜜产量/图源:《蜂蜜之地》
前面提到,蜜蜂要在建造好巢房(巢板)的基础上采蜜、打蜜;而人工蜂巢蜜,便是采用人工制成的巢础,吸引蜜蜂产蜜。
这类蜂巢蜜的蜂房和蜂蜜,多出自小蜜蜂之手;但整个产蜜过程,因为人工巢础的出现,速度大大提升。
但目前,市场上绝大部分商品巢础,都是以石蜡为主要原材料制成,纯蜂蜡含量占70%以上的,都少之又少。
而许多商家在宣传中都曾反复强调“可以嚼着吃的蜂蜜”,但石蜡并不能食用、也不能被人体所消化。
尤其,其中还掺杂着主要由蜂蜡、工业蜡和添加剂、脱模剂等组成的劣质巢础,长期接触食用,可能损害脑神经和肝脏等器官。
使用劣质巢础,因为异味大、质量差,很容易出现蜜蜂拒绝在巢础上采蜜、咬掉巢础的现象。
今年2月,四川攀枝花市查获假“土蜂蜜”100余公斤/监管部门查获的土蜂蜜/图源封面新闻
不少人认为,蜂巢蜜从卖相、制作流程以及商品完整度的感观上,比普通蜂蜜更为真实。
有的将小蜜蜂当做糖水的搬运工,直接在蜂巢旁放置糖水,蜜蜂采蜜(实际采地是糖水),可以说“旧有洗澡蟹,今有穿肠蜜”。
还有商贩为快速复制蜂巢蜜,连蜜蜂都省了,直接低价收集无法产蜜的老巢,放入糖水里熬煮。
更有甚者,直接将熬好的白糖灌入人工巢础,冷却后敲开售卖,打着陈年老蜜的旗号以假乱真。
或者干脆再精简流程,直接买来假冒、劣质的蜂蜜,灌注后刷上糖浆,放入蜂巢,速度快的仅需一夜便可封盖速成。
据相关报道,综合数十起蜂蜜造假案公开判决结果,其实蜂蜜造假的“秘方”大同小异:
用白糖、玉米粉、食用香精等加水熬制,一瓶以假乱真的“土蜂蜜”就能制作完成。
只需要经过一系列包装,就能摇身一变就价值几十元一斤的好蜜,利润分分钟翻了几十倍。
暴利背后,更让人毛骨悚然的是,判决书中多次提到,假蜂蜜中有大量的铝残留,严重违反食品安全标准。
一旦长期或是大量食用,可能造成神经系统、骨骼系统、生殖系统等多系统、多器官慢性毒性损害。
事实上,许多人选择蜂巢蜜的根本原因,除了出于健康、养生的考虑,还有很重要的考量:
街边摊贩“实打实的现场取蜜”也好,精美包装的电商商品也罢,多了一层真实的滤镜,总能吸引无数人为之买单。
可惜往往事与愿违,迷信所谓的高营养蜂巢蜜,可能最后既交了“智商税”,又付了健康税”,代价沉重且不可逆转。
电商平台所谓9.9元包邮的蜂巢蜜也好,各种“蜂巢蜜滞销,救救我们”的营销也罢,都需小心看待。
真正的蜂巢蜜可以参考消防员们现场采摘实物,往往形状并不规则,且蜂窝大小和形状都并非平整固定/图源:@三明消防
真正的蜂巢蜜由于结构较好,咀嚼后的渣是蜂蜡,略有嚼劲、结实,并非又干又脆的口感。
蜂蜜以及蜂巢蜜骗局之所以层出不穷,大概得益于商家以及消费者们赋予它的“光环”。
葡萄糖和果糖,可以从人体消化道吸收进入血液或组织液,运送到相应的器官或组织单位,成为人体能量来源。
同时,也可以通过体内相应的生化反应,转化为脂肪酸和相应的氨基酸等,满足人们生理上的需要。
对于普通人而言,蜂蜜和蜂巢蜜可用于加工蜜饯食品或酿造蜜酒之用;在烹饪调味上,也可以当成调味品使用。
据研究,每100g蜂蜜含碳水化合物就达75.6g,微量元素如钾28mg,钙4mg,钠0.3mg。
作为对比,每100g菠菜中就含钾311mg、钙66mg,钠85mg,相差不是一星半点。
每100g含热量321千卡,至少需要慢跑40分钟才能消耗,长期吃大量蜂蜜还容易导致肥胖。
提示:虽然不少人认为真正的蜂蜜没有保质期一说,但保存不当的蜂蜜仍会变质、发酸、冒泡,婴儿、老人、孕妇等需谨慎挑选食用/图源:央视网
在追求养生的时代,人们为了养生而费尽心思,也只不过是力求身心健康,在生活中轻装上阵。
但在那之前,我们更需要的,或许是在追求健康生活与对养生的“过度执着”之间,先寻找到足够的平衡感。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