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广场女尸案早上好呀!今天就是小年啦,大家一听到小年就知道离过年不远啦~大家开始买年货、扫尘、祭灶...一家人忙得不亦乐乎,其乐融融,不过小年在各地有不同的日期的。
北方大部分地区是腊月二十三,南方大部分地区是腊月二十四,是不是很好奇为啥不在同一天,给你们做个小科普:
唐宋时将祭灶时间定为腊月二十四,元明沿袭旧俗,而到了清代开始,过小年出现了「官三民四船五」的说法。
何谓「官三民四船五」?即官家的小年是腊月二十三,百姓家是腊月二十四,水上人家则是腊月二十五。
北方在南宋以前都是政治中心,受官家影响较重,因此小年多为腊月二十三;相反,南方远离政治中心,小年便为腊月二十四;而鄱阳湖等沿湖的居民,则保留了船家的传统,小年定在腊月二十五。
不过不管哪天是小年,只要是节,就肯定离不开吃这个话题,接下来就给大家说说,各地的小年都要吃些什么吧。
「二十三,糖瓜粘,灶君老爷要上天」,大多数北方地区在小年这天都是要吃糖瓜的。糖瓜一般是用黄米和麦芽熬制成而成,人们把做成长条形麦芽糖称为关东糖,扁圆型的就叫做糖瓜。
糖瓜吃起来香酥脆甜,粘性很大。人们供灶王爷糖瓜,是希望它吃过甜食,上天多给人间说点好话,这样来年生活会更幸福。
南方地区,很多家庭都会蒸年糕吃年糕来应节,年糕又称「年年糕」,与「年年高」谐音,寓意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一年比一年高。
同时小年吃年糕还有一个说法,这个寓意和北方吃糖瓜也是一样的,意为粘住灶王的嘴,让其上天言好事,不说人间坏事。
北方地区小年这天讲究吃饺子,取意「送行饺子迎风面」,吃饺子就是为了给灶王爷送行。饺子煮好后,要端端正正摆上供台。(有没有一种北方啥节都在吃饺子的错觉哈哈哈)
北方人对于饺子可以说是情有独钟,逢年过节饺子必不可少。因为饺子是包起来的,象征团聚,所以家人或朋友出门的时候吃饺子,表示希望尽快再次和家人朋友团聚 。
福州人祭灶的贡品尤其多,除了年糖年饼外,还有甘蔗、荸荠、福橘等。荸荠是取自福州方言的谐音,寓意好运从年头一直延续到年尾。
甘蔗则寓意「节节高升」,它还是灶王爷登天的梯子,一节一节向上攀登,甘蔗带着尾稍有永无止境之意。
广西南宁和广东部分地区小年这天有吃年粽的习俗。年粽,也就是粽子,小年夜吃年粽,是新年吉祥的象征,寓意「年年高中(粽)」。
廿四夜吃团子是江南许多地方的风俗,寓意着一家团团圆圆、幸福美满。在苏州,每年腊月二十四过小年,做团子、送团子、吃团子是必备的一道年味。
「廿四团」用糯米粉制作,馅儿有鲜肉、豆沙、萝卜丝等多种。蒸制好的团子上都要点印子,有圆的、方的、花瓣形的,用以区别不同的馅儿。
在河北,小年这天要吃火烧,每到腊月二十三祭灶这天,大家都亲自动手制作火烧,一家人热热闹闹,很有过小年的味道。
江西的靖安县有着「小年小年,爆米糖甜」的说法。小年这天,人们用麦芽糖和爆米花制作爆米花糖,寓意新的一年财运大,生活甜美。
海南小年要吃鸡,不光这一天吃,之后的每一天基本上也都要吃鸡。而且是变着花样吃,炒的、炸的、烤的、煮的、盐焗的、豉油的、干煸的等等,据当地的网友说,小年以后他几乎要把鸡吃到吐。
而在山东半岛的人们大多自农历腊月二十三后,家家忙做大枣饽饽、团圆饼、寿桃等面花,表示全家大团圆,日子过得年年有余。
面花的品种有面灯、巧饽饽、面老虎、小型人物、鱼等动物、花卉等,而且家家户户还会相互赠送。
小年传统美食就分享到这里啦!不知道里面有没有你爱吃的呢?你的家乡小年必吃的美食是啥呢,欢迎来评论区交流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