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宫禁书在2003年8月3日,“中国印·舞动的北京”正式亮相的那天,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先生在会徽批准书上端正地盖上了四个汉字——“罗格之印”,而这枚“罗格之印”正出自著名篆刻家张国维之手。
几天前,我们见到了张国维。他衣着随意,幽默健谈;观其印章,字体端庄古朴,颇有汉印神韵。
与国维谈饮食,须臾离不开生他养他的那一方水土——北京南城。“我从小在南城长大,对南城的一草一木充满了感情,现在还记得我家那条街上的小饭馆飘出的炒饼香味儿。”作为政协委员的他,每每说起南城往事,每字每句都透出亲切与眷恋。
给少年国维留下最深印象的是菜市口西侧的美味斋餐厅。在当时那可是家大馆子,门庭若市,永远座无虚席。对于当时“白菜熬豆腐,豆腐熬白菜”就是当家饭的国维来说,每当老爸骑车带着他从美味斋门口路过时,都无限神往何时能进去大餐一番。直至有一天,父亲把他领进美味斋,从里三层外三层的人群中好不容易凑到灶台前,看到大师傅一掀锅,把一勺子芝麻撒到水煎包上时,“那种幸福的感觉溢于言表,仿佛看到家人快乐的笑脸。”拿到了热腾腾的水煎包,他一路小跑就进了家门,忙着和家人分享自己心目中的“美味佳肴”,“那才是最最甜美的一顿饭。几十年过去了,还能回味出那水煎包的香甜。”
“除了水煎包,一大碗阳春面也是极大享受呢。”净白的瓷碗里,干干净净的一碗漂着油花的汤,丝缕不乱的面条上只点缀些许碧绿葱花。既无虾爆鳝面的诸多浇头,又无香菇面筋等汤口点缀,简简单单,毫不惊人。入口汤鲜美,面筋道,从此吃面不作他想。
引人无限遐思的水煎包上的点点芝麻,阳春面碗里的一口鲜汤……美食其实和生活一样,简单的美味是最真实却又最难得的。
国维自诩“对做饭极有天赋”、看一眼菜谱就“门儿清”。他早早就学会了做饭,炒土豆丝成了他的“看家本领”。每谈及此,国维的脸上会泛起憨憨的笑容。“与外面的大鱼大肉、推杯换盏相比,在家吃饭永远是最惬意的”。
国维记得,他常常到历史博物馆鉴定大家史树青先生那里请教问题,而史先生对晚辈总是每求必应,关爱有加。先生总会把朋友所贻分与大家。有次先生的朋友送了他不少芋头,先生分赠馆里的同事,国维也分得了三个。他拿回家与家人分享。至今还能忆起先生的一片拳拳之情。
针对北京小吃的现状,国维并不觉得它会“找不着北”:“年龄段不同,口味不同,有爱吃西餐洋味道的,就有爱喝豆汁、吃麻豆腐的。每一种吃食都会各得其所、和谐共存、相得益彰。”
在国维看来,南城的饮食品种多样、风味独特。他有时和朋友在东来顺聚会,吃小吃、品清真菜肴。提起全聚德的烤鸭,国维用“满嘴生香”来表述他的喜爱之情。每当有外地朋友来北京,国维总是到全聚德订位,“外地的朋友就好吃这口儿,不能让朋友失望啊!”
国维戏称自己是“快乐点特低的人”。最高兴的就是“回家看看书和桌上的石头”。而最近,一些离退休的老同志们练习书法,请他给刻印章,他二话没说就接了下来。过年时收到的满桌贺年卡和手机里上千条的短信,他也会感动不已,“人家能想起‘刻印章’的张国维,这对我来说是莫大的幸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