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玉林捉蛇狗出售春秋末年,中山国有个叫禸繇的部落,智伯想吞并它,可是难度相当大,主要是交通受阻,倘若派人披荆斩棘,开路架桥,对方就会警觉。于是智伯心生妙计,他令工匠铸成一口大铜钟,然后派人传谕禸繇的君长,说是决定将大铜钟赠送给他,以表示睦邻友好。
那年头,一口巨大的铜钟足以令人垂涎欲滴。禸繇的君长岂止受宠若惊,简直心花怒放,赶紧动员部落中的青壮劳力堑山堙谷,整出一条大路,迎接大铜钟。智伯的如意算盘打成了,他的军队顺着这条运钟之路,长驱直入,俘虏了禸繇的君长,占领了这个部落。
一次,诸葛亮亲自核对登记册,主簿杨顒见了,进谏道:“治理国家有一定的制度,上下级之间,工作上不可互相干扰。就如同百姓治家一样,男仆从事耕作,女仆生火烧饭,雄鸡管报晓,狗负责看家防盗,牛拉犁耙,马奔远途。这样,各种工作都井井有条。主人从容无忧,吃喝无虑。
忽然有一天,他想亲自去做所有的活儿,不再给其他人分配任务,为做那些琐碎之事,累得精疲神乏,最终一事无成。现在,您治理国政,竟亲自核对登记册,终日劳碌,您不觉得累吗!”诸葛亮听了,表示认错和感谢他。
后来杨顒去世,诸葛亮流了三天泪。但是,诸葛亮并没有线军棍这样的处罚都要亲自主持,最后只能活活累死!
西晋时,贾后专权,其外甥贾谧专权。潘岳为了出人头地,跟石崇一道,攀上贾谧。史称,他每逢贾谧出行,跟石崇望尘而拜。贾谧专权之时,大块的文章,都出自潘岳的手笔。只是贾后蹦跶没几天就败了,他跟石崇都吃了挂捞,一并被夷三族,一起受刑。
俩人在刑场上相遇之后,石崇说:“喂,你怎么也来了?”潘岳说:“我们俩可谓是白首同归。”死到临头,还能开玩笑,不失为名士。
陆贽是唐德宗时的宰相,为官清廉正直。陆贽政声很好,但皇帝却认为他“太过清慎”,暗里派人给他送了一道“密旨”:对别人的馈赠一概拒绝,办事恐怕不太方便。重礼可以不收,但象马鞭、鞋靴之类的“薄礼”,“收亦无妨”。
陆贽并没有因为是皇帝的圣旨,就遵命照办。他在回复皇上的“密旨”时说:“收重礼是受赌,收薄礼也是受贿。贿道一开,展转滋甚,鞋靴不巳,必得衣裘;衣裘不巳,必得币帛;币帛不巳,必得车舆;车舆不巳,必得金璧。可见不能因为礼薄而‘收亦无妨’,虽是小贿也必须固拒之;否则,涓流不止,溪流成灾,利于小者必害于大。”
赵普担任宰相时,向皇帝举荐某人任某官职,皇帝不同意;第二天,赵普又上奏此事,皇帝仍然不批;第三天,赵普再次上奏。皇帝发怒,撕裂奏折扔在地上。赵普面色如故,慢慢拾起奏折,回去粘补缝合,第四天又继续上奏。皇帝醒悟,终于同意了他的奏请。
后来,那个由赵普举荐的人,果然政绩卓著。不久,又有一个人立了功,应当晋迁。赵普向皇帝举荐。皇帝向来讨厌此人,不同意升迁。赵普极力请求。皇帝发怒:“我坚决不同意他升迁,你想怎么样?”
赵普说:“刑罚用来惩治恶人,升迁奖赏用来激励立功者。刑罚与奖赏,是国家的刑罚与奖赏,决不是陛下一个人的事啊,怎能依个人的好恶而独断!”皇帝不听,起身,赵普跟着他。皇帝进宫,赵普站在宫门旁,许久不离开,皇帝最终答应了他的请求。
宋仁宗时,有一个叫宋祁的官员,到开封城外游赏景色,见到老农耕田,便上前作揖,打趣说道:“老丈辛苦了。看来今年您大丰收啊。您觉得应该感谢老天爷眷顾呢,还是感谢皇上洪福?”
老农“俯而笑”,然后将宋祁狠批一顿:“何言之鄙也!子未知农事矣!我每日辛勤劳作,今日之获,全是我的汗水换来,为何要感谢老天爷?我按时纳税,官吏也不能强我所难,我为什么要感谢皇上?吾春秋高,阅天下事多矣,没见过像你这么蠢的。”宋祁被老农骂得悻悻然,也不敢生气。
明朝洪熙帝朱高炽做了皇帝不久,淮河一带因天旱歉收,“民多乏食”,他召集礼部侍郎杨士奇等大臣商量,计划免去上述地区的夏税。杨士奇为人周全稳重,徐徐奏道:“皇上,应该请户、工两部官员一起来商议,这是他们分内之事。”
朱高炽说:“救民之急,当如救焚拯溺。工部户部从他们的职责角度考虑,一定会认为免税就会使国库减少收入,因此难免会找出许多理由不同意,扯来扯去,把事儿扯黄了。你们马上派人去办!”左右领旨,刚要起行,又请示:“需要减税的地区面积很大,有的地方歉收情况严重,有的地方稍轻,是不是应该区别对待一下,这样……”
朱高炽打断请示:“恤民宁过厚。为人主者,可与民尺寸较量耶?”给老百姓做好事,宁愿做过头也不怕,政府不要工于算计,不能跟老百姓锱铢必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