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同h小说《李白长安行》全剧分五幕,讲述了唐天宝年间,诗人李白被招为翰林供奉入朝,在长安期间遇到在科考中论及边关书禁的进士薛仁,并得知其因挚爱的花燕入宫而不能相守后,力谏唐明皇开放书禁,并成全薛花二人爱情的故事。全剧表现了李白作为诗人,为促进丝路文化交流、成全薛仁与花燕的爱情而不惜触怒权贵的高尚品格,塑造了极富正义感的诗人形象。
作为易俗社自文化体制改革后,继《柳河湾的新娘》《秦腔》《易俗社》之后推出的第四部新创作剧目,同时也是其中的首部古装剧,《李白长安行》主力演出阵容由西安秦腔剧院易俗社承担,西安秦腔剧院易俗社社长惠敏莉说:“这次可以说倾全社之力,全员出动。”
在编创团队方面,该剧启用了屈鹏、陈超武等大批秦腔中青年骨干,而老一辈艺术家们则甘当群演、配唱等“绿叶”。惠敏莉表示:“希望通过这部作品,以戏带功、以戏带人,培养出一批后起之秀,为秦腔舞台乃至中国戏曲百花园,推出更多更优秀的艺术人才。”
《李白长安行》除了演员阵容强大,编导阵容同样不容小觑——该剧导演是上海昆剧团国家一级导演,中国戏曲导演学会副会长沈斌,编剧则是陕西知名作家阿莹。沈斌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自己虽曾排过昆曲、京剧、豫剧、绍剧等百部舞台大戏,但排秦腔是第一次,“这部剧的剧本让我眼前一亮,编剧阿莹文采很好,写出了深度,我喜欢有文采的剧本。”
在不少观看首演的秦腔老戏迷眼中,《李白长安行》让人惊艳,也是一部和以往熟悉的秦腔戏有些不一样的作品——该剧在传统秦腔表现形式之外,也在杨贵妃跳霓裳羽衣舞,唐明皇敲鼓、李白舞剑等多个片段,恰到好处地融入了舞蹈、诗歌等元素,让一向粗犷的秦腔增添了细腻丰富的层次,也更显底蕴内涵。
让西安观众感到亲切的,还有这部作品中几乎无处不在的“长安元素”,除了李白多篇与长安有关的诗文以融入戏词的方式展示之外,从长安城上元灯会,到曲江池畔灯火辉煌,再到兴庆宫内富丽堂皇……大唐长安的盛世繁华在戏中贯穿始末。
“诗仙”李白在中国文化传承中的地位不言而喻,每个中国人心中都有一个“李白”。
选择从哪个角度展示李白形象?编剧阿莹表示,秦腔《李白长安行》是将历史与演义结合来进行创作的,剧中呈现了“唐明皇七宝床赐食李白”“李白献诗《清平调》”“高力士脱靴”等众多历史典故和民间传说,也融入了《清平调》《将进酒》等脍炙人口的名篇,最终在剧中展示的李白形象,不仅仅是一个诗人形象,也象征着中华民族从古至今的文化理想,体现了追求和平与发展的时代精神。
西安秦腔剧院党委书记、执行董事兼总经理雍涛表示:“去年是大唐建都长安1400周年,我们打造这部秦腔大戏,正是希望用秦腔这种本土艺术形式,以长安的文化底蕴与丝路文化交流为背景,讲述李白在长安的这段历史,彰显文人情怀和时代精神。”沈斌同样表示:“故事背景是古代的,讲述的是历史文化名人在历史名城中的故事,但它传达的精神内涵是现代的——表达的是对爱情、人性、自由、文化交流互鉴的追求。”
在观众人群中,也有不少外国观众的身影,前国际音乐学协会主席、意大利著名音乐学家丁科·法布里斯就是其中之一。他表示,自己是第一次看陕西的秦腔,“秦腔要比意大利歌剧的历史久远很多,我非常喜欢这一古老剧种,它通过音乐和诗文一样的台词去感动观众,非常触动我的心灵,我也从这部戏,认识了李白这位伟大的中国诗人。”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