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只道是寻常就是那种红瓦陶的,可以扣制各种图案模子的东西。农村的小孩可能都玩过。但你或许不清楚:这些“娃娃模”就出自河南张。
从“娃娃模”到“扳不倒”,从“泥娃娃”到“奥运福娃”、动漫泥塑,惠民泥塑的种类、题材日益丰富,不断随市场的波动而革新。
带着这份好手艺,历代泥塑艺人“勇闯天涯”——早年间,艺人们赶着马车闯天津、跑北京、卖济南;三十多年来,代表作品被山东省美术馆、上海美术馆、中国美术馆等收藏,1992年在香港展出。近年,它成为国字号非遗,经常代表滨州、山东、中国参加文化盛会,甚至卖到了美国、日本、韩国、加拿大等地。
艺人张凯介绍,“解放前,主要是做小泥货,按上竹哨一吹就响,小鸡、小狗、小老虎那种。以前,商河、乐陵、阳信、无棣、滨县、高青、邹平、利津、广饶、临沂等地商贩都来家里提货。干这个(泥塑),强于拿棍子要饭吃。以前卖这个,就是拿着饼子、鸡蛋换(泥)娃娃。”
旧时,乡亲日子穷苦,买泥塑往往是物物交换。走街串巷的当地小贩儿,收了破烂就还给村民泥娃娃。
在很多老人回忆中,三十四年前的惠民泥塑作品种类少、样子差、土里土气。但这可能是因为他们没注意到张全美的作品。
惠民画家、省美协会员孙燕群回忆,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河南张泥塑的代表性艺人就属张全美。张全美往上数好几辈,手艺在村里首屈一指,卖得最好。而张全美会唱戏,家里有好几把京胡、坠琴,东路梆子、吕剧、京剧都能自拉自唱。他熟悉戏曲情节、服装、行头,就有了创作好基础。
据孙燕群文章《八十年代的泥娃娃长啥样?》:1974年,惠民县艺品厂将张全美调去当技师,试图做泥塑出口,挣外国人的钱。在那,张全美创作了《红小兵洗衣服》,《工人学毛选》,举着红灯的《李玉和》,手撑着皮大衣的《杨子荣》等作品。据说,在那时《中国工艺美术大全》上,有他带领工人制作泥娃娃的照片。随后,他的女儿也被招工进了县艺品厂。
令人遗憾的是,由于当时思想不够解放,《刘海戏金蟾》《秦香莲》《关公、周仓》之类传统作品都不让做,文革题材又不利于出口,导致张全美黯然回家。她的大女儿倒是留在了那,后来调到了省里的工艺品厂。
1980年到1985年,在河南张,张全美逐渐放开了手脚。重拾戏曲、英雄之类传统题材,还创作了“对娃娃”。
原先,河南张泥娃娃全都是单体的。而“对娃娃”则是两人连体或三人连体,最多的有五人连体的娃娃,比如《空城计》就叫对娃娃。正因为花样新、卖得好,所以张全美抓的“胎子”常被庄乡借用。不料,1985年,张全美因病去世。如果他能再多活几年,那么他的创作将有更大突破。
1988年,孙燕群曾带着张全美作品的翻拍照去山东艺术学院。在那,李晓石教授非常惊讶,说:“哎呀太棒了,你们那竟然有这么好的民间艺术,真没想到……”
孙燕群说,制作泥娃娃完全不像写字画画那样文质彬彬,胜似闲庭信步,要把细致的棉花纤维掺到泥里去,这像个泥瓦匠,要用力摔打,以使纤维在泥土里掺合的均匀,晒娃娃的时候才不会裂纹。
张凯说:“干这个活主要是在冬天,天气冷,炉子再旺也白搭,因为这个泥巴就是凉的,一直凉到整个胳膊,时间长了伤胳膊、伤腿。夏天?夏天不能做,因为天太热,变颜色。如果开风扇,泥土就凝固,那些纸、糨子也会风干了,沙土一吹到处都是。”
就是在这种艰苦中,艺人们的作品得到了广泛认可。上世纪九十年代,惠民泥塑被很多学者、记者所发现。这时期,艺人代表有张炳敖、张炳增、张炳信、张炳礼、张全福、张伦五、张建才、张建义、路占印、洪海洋等。
邓霞《惠民河南张泥塑:庙会语境中信仰与艺术的互动研究》介绍:张炳敖的泥塑,有脍炙人口的经典故事,如“空城计”、“错上错”、“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西游记”、“八仙过海”、“牛郎织女”等;也有惟妙惟肖的人物,如孙悟空、猪八戒、赵云、关平等;也有飞禽走兽“老虎”、“狮子”、“猴子”、“公鸡”、“小鸟”,也有寓意吉祥的瓜果桃实。
张炳敖头脑灵活,他的泥塑新创有30余种,作品有明显的设计意识。在当时,张炳敖特别受益于媒体的频密采访——他被央视七套、省电视台、香港大公报、大众日报、齐鲁晚报、解放军画报等报道。名声叫响后,张炳敖屡屡站上最高领奖台。他曾获文化和旅游部“中国民间艺术一绝奖”等荣誉,其作品还交流到日本、加拿大等国。
应该说,惠民泥塑之所以后来能成为国家级非遗,和张炳敖等人获得的专业奖项和媒体聚焦分不开。
张凯坦言,他最初对泥塑谈不上喜爱。但问题是父亲张炳敖已经成绩斐然,如果自己放弃了,就是不孝。
他如此说,是因为那时正值河南张泥塑的最低谷——2007、2008年,仅9户在制作。因为泥塑制作工制高,一天连工带料才三四十块钱,远不如打工挣钱多。同时,原料越来越难买。同时,塑料玩具、毛绒玩具等“工厂货”便宜花样多,极大地冲击了泥塑市场。
2010年,中国非遗博览会授予张凯民族艺术优秀传承人证书和“优秀民间艺人”称号;在2010年上海世博山东活动周,张凯亲自演绎了河南张泥塑技艺并被授予优秀演绎奖。2013年,张凯受邀参加了第16届韩国釜山国际旅游展。
近年,日本、加拿大等客商多次前来考察并购买,他们相中的是作品饱含地域色彩的原生态。
如2007年年底,三个俄罗斯人来买泥塑,他们坐了飞机坐火车,再专程坐公交到皂户李,然后步行好几里找到张凯家,买了很多小泥塑。这一趟,买泥塑没花几个钱,真正的开销全是路费。正因此,当电商时代来临,潜藏的远方大市场揭开了盖子,让艺人们“挣外国人钱”的旧梦成真。
另一方面,本地市场的再开拓,则是因为艺人“睁眼看世界”——新一代艺人爱看书,善于在网上捕捉资讯,对“山东大嫚”、姚明、各式脸谱、奥运福娃等时尚符号进行再创造。这其中,典型艺人当属生于1984年的杜增香。
瞧,她的摊位上,冰墩墩、雪融融、灰太狼、熊出没、小猪佩奇、唐僧师徒、非遗肖像等一层层摆开。这边,穿着布兜的泥娃娃,屁股上落一只苍蝇,取名谐音“一定赢”。那边,俩小孩骑斑斓小马,举着旗子,寓意“旗开得胜”……杜增香的泥娃娃时尚可爱、小巧灵动,让这个土手艺变得“最潮”,网络订单不断,其中不少订单来自海外。她有一个最简练的生意经:“越小越好卖”。
在今年首届中国·滨州传统工艺大会上,杜增香要一遍遍回家进货——不一会就卖完了。对游客,她说:“没了没了,真没了。家里剩的几箱子,是要等明天在二月二庙会上卖的,老主顾都在那盼着呢!”
今天,泥塑进校园正如火如荼开展。在皂户李,泥塑研学、泥塑社团、泥塑课堂深受孩子们欢迎。其中优秀代表,被老师们带到二月二火把李庙会上现场制作,成为摄影师喜爱的拍摄对象。
数百年来,这个老手艺借“拴娃娃”的风俗中传承,在“扳不倒”的江山抚慰民心,在“换破烂”的胡同里起步,今天强势出海推介滨州故事。它创造了一个全国少见的“娃娃会”,是手造“强起来”、非遗“活起来”的典型代表,是“在知爱建”主题实践活动中的一项宝贵文化资源。
那么,梳理、解读它的文化征途,汲取滨州手造泥土中的力量,就值得我们长期观察、深入思考。因而,对惠民泥塑,我们将始终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