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k小妾我做妃“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这种说法是出自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黄帝内经》,意思就是我们应该遵循大自然的阴阳之气变化进行养生。《本草纲目》中也提到,“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二气常存。”这里的二气指的就是阴阳两气,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如果做到了这些,阴阳二气就会在体内和谐,身体才会健康长寿。因此,秋冬季节的养生,就须得遵循“养阴”这一原则,很多人会选择食补,该如何吃呢?为此,记者专访了东营市人民医院中医科副主任医师王殿云。
王殿云:冬季,即冬三月,从立冬至立春前,包括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六个节气,是一年中气候最寒冷的季节。严寒凝野,朔风凛冽,阳气潜藏,阴气盛极,草木凋零,蛰虫伏藏,用冬眠状态养精蓄锐,为来春生机勃发作好准备,人体的阴阳消长代谢也处于相对缓慢的水平,成形胜于化气。因此,冬季养生之道,应着眼于一个“藏”字。
我国民间向来有冬季进补的养生习惯,因为从中医学角度讲冬季万物潜伏、阳气内藏,人体处于收纳的时节,这时补充的营养更容易吸收,正是中医所谓的“万物皆生于春,长于夏,收于秋,藏于冬,人亦应之”的道理。冬季调理身体,可以改善人体的阴阳平衡、提升脏腑的机能、提高人体的抗病能力。
从大的方面来说冬季饮食对正常人而言应当遵循“秋冬养阴”“无扰乎阳”的原则,也就是说既不要吃生冷的东西,也不吃过于辛燥发散的食物,以免伤阳气同时又要注意防止温补太过郁积化热。最好吃一些滋阴潜阳,热量较高的膳食为好,如黑木耳等。又因为冬季是以养肾气为主的,而肾对应的味是咸,根据五行相克,水克火,而火对应的是心脏、对应的味是苦,所以冬季饮食上应少咸。冬季本来肾气旺盛多食咸会助肾之旺转而为亢;宜增苦,因为水克火,所以食苦可以助心气,以防旺盛之肾水克心。
王殿云:俗话说“冬季进补,开春打虎”。冬季是寒冷的季节,根据中医“虚则补之,寒则温之”的原则,冬季进补应注意养阳、以滋补为主。冬季人体的新陈代谢是比较慢的,所以消耗自然就减少了,在寒冷的冬季我们摄入的营养物质会转化为能量直接储存到体内,从而帮助增强我们的抵抗力。寒冷的冬季多吃些稍微温补的食物也不容易上火,现代医学认为,冬季进补能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促进新陈代谢,提高人体抗寒能力。
记者:我们经常听到“夏病冬治”,哪些病适合冬天治疗呢?
王殿云:“冬病夏治、夏病冬治”是传统中医学的一种特殊治疗方法,也是重要的预防医学思想。其中夏病冬治即夏天会出现的疾病在冬天进行治疗,多适用于夏重冬轻的慢性疾病。
之所以“夏病冬治”,是因为夏天会加重的疾病多为阴虚阳亢的病,夏季病到了冬季,大多进入缓解期、稳定期或恢复期,这时进行治疗,大多数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阴虚阳亢的病应在冬天抓紧养阴,夏天时症状就会减轻。
一些体弱者易患春夏发作的慢性疾病,如过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虚人感冒、急慢性气管炎、慢性咳嗽、慢性咽炎、慢性胃炎、结肠炎、颈肩腰腿痛、肠功能紊乱、复发性口腔溃疡,以及汗证、红斑狼疮等常在夏季好发或加重的疾病,统称为夏病,均适宜在冬天诊治。
记者:为什么很多老年人冬季都格外怕冷,要穿好多层?老年人冬季该如何保暖?
王殿云:老人怕冷主要是和阳虚有关系,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气血逐渐消耗,脏腑功能就会逐渐的减退,是很容易出现阳虚的。冬季气温较低,老年人抵抗寒冷的能力下降,因此冬季老年人要注意保暖,这样才能安全过冬。如何保暖,以下三点尤为重要:
1、外出最好戴顶帽子。中医认为“头为诸阳之会”,医学研究表明,静止状态下不戴帽子的人,环境温度为15℃时,从头部消失的热量占人体总热量的30%,4℃时总热量消失占60%。此外,天气寒冷令血管收缩,人们就会出现头痛头晕的症状,对于脑血管病人来说,很容易诱发脑血管病。由此可见,头部保暖非常重要。
2、注意胸腹保暖。中医学认为“背为阳中之阳”,为“阳脉之海”,是督脉巡行的主干,总督人体阳气。老年人如背部保暖不好,则风寒之邪通过背部经脉而侵入人体,损伤阳气,使明阳平衡受到破坏,人体免疫功能下降,抗病能力减弱,引起旧病复发或病情加重。所以,冬天老年人加穿件棉背心或毛背心以增强背部保暖,是很有必要的。
3、足部保温做到位。俗话说“寒从脚下起”,脚离心脏最远,血液供应缓慢,皮下脂肪层薄,保温性差,脚一旦受凉,便通过神经反射,引起上呼吸道粘膜的血管收缩,血液量减少,抗病能力下降,以致隐藏在鼻咽部的病毒、病菌乘机大量繁殖,使人发生感冒,或使哮喘、气管炎等旧病复发。因此,冬天老年人要早点穿厚袜子和棉鞋,暖脚固肾。有冻伤史的人应该更早穿。另外,晚上睡觉前用热水烫脚,搓脚心涌泉穴,以增加血液循环,疏通经络,有益于健身益寿。
王殿云:中医认为“天人合一”,“冬令与肾气相通”,肾为先天之本,内藏先天之精,既关乎寿命,又关乎健康,故肾不可不养。按五行之理,冬天水旺,入通于肾,故冬天由肾主时,冬天亦是养肾的好时节,肾中精气旺盛则可以充养脏腑、经络、四肢骨骼,促进全身气血的运行,使体质强盛,体力充沛。
1、多泡脚。中国民间有个说法叫“热水泡脚,赛吃人参”“冬天洗脚,丹田温灼”。通过泡脚可以刺激足部的太冲、隐白、太溪、涌泉等穴位,起到滋补元气、疏通经络、促进代谢、延缓衰老的功效。
2、饮食进补。饮食调摄对养肾防寒非常重要。可进食具有补肾益肾功能的食品,如核桃、板栗、桂圆等。黑色食品如黑米、黑豆、黑芝麻、黑木耳等能入肾强肾。若将上述食品放入粥中煮食,既可祛寒,又可补养。由于每人的体质不同、年龄有别,在食补中也有宜有忌,应灵活掌握。如肾阳亏虚者,在饮食中以温补肾阳为宜,可选食糯米、高粱、桂圆、红枣、栗子等具有温补肾阳作用的食物;对于肾之阴精渐衰的中老年人,冬天可配食枸杞、山药、木耳等护阴之品。另外冬季饮食不宜过咸,咸味入肾,会致肾水更寒,有扰心阳。另切忌寒凉食品,以免雪上加霜,伤阳气。
3、“吹”字功补肾气。我们呼吸会和我们的内脏产生共鸣,给我们带来好的养生方法,给大家介绍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吐纳功法,即深吸气,缓慢吐出“吹”的气息,坚持练习,增强肾脏功能。
王殿云:东营市人民医院中医科主任,东营市青年名中医,副主任医师。擅长运用中西医疗法治疗内科常见疾病、多发病及疑难病症,尤其擅长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甲亢、甲减、各种甲状腺炎、代谢综合征、痤疮、失眠、慢性疲劳综合症、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湿疹、更年期综合征、月经不调、崩漏、子宫腺肌症等。
|